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屋檐上的文脈丨揭開神秘面紗,古建的美藏不住了

發佈時間:2024-07-01 14:16:24 | 來源:黃河新聞網 | 作者:胡娜 | 責任編輯:張靜

“五千年很遠,山西卻很近”


在山西這座“中國古建築的寶庫”


村村有古廟,處處有古建


看古建,來山西


你可算是來對了


多看


數量高達兩萬多處的古建築

定會讓你目不暇接


滿眼皆是古建


愛看


各具特色、精美絕倫的古建築


定會讓你沉浸其中


和文化撞個滿懷


更要會看


掌握欣賞要領


不再是霧裏看花


撥開層層雲霧


古建之美更“通透”


一看【屋頂】


——“頂上功夫”了不得


屋頂,是建築的“冠冕”


最引人注目


屋頂為何“獨佔鰲頭”


能擋風遮雨


這只是冰山一角


古建中的屋頂樣式


展現了各具特色的建築風格


蘊藏了獨具一格的美學韻味


更是古代身份等級的象徵


“古建屋頂家族”共有四位基本成員


身份最高者當屬【廡殿頂】


同為高級樣式,僅次於廡殿頂


當為【歇山頂】


這兩位可不簡單


擁有“皇家貴族”的身份


“高貴”“雄偉”是他們的代名詞

廡殿頂|圖為五台縣佛光寺東大殿 圖片來源:山西日報


除了有“貴族”撐腰


家族中還有兩位“平民”


他們是【懸山頂】和【硬山頂】


雖然身份略低一籌


但是卻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


秉持“實用主義”原則


在民間廣受追捧

硬山頂|圖為靈石縣王家大院 圖片來源: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


二看【鬥拱】


——“盡錯綜之美,窮技巧之變”


在屋頂和柱子之間


有一位“重量級人物”


就是“鬥拱”


在他的身份證上


標有“中國古建”國籍


他可是中國古建所特有


鬥拱美得驚艷


鬥、拱、昂變化組合


各部分銜接巧妙、渾然天成


在屋檐下層疊而出


古樸典雅、翹首蒼穹


自帶中華民族傳統之美


鬥拱強得可怕


鬥拱通過榫卯之間縱橫交錯的組合


即使不使用一根金屬連接件


古建築仍可以“穩如泰山”


被譽為“鬥拱博物館”的應縣木塔


所用鬥拱種類多達54種


正因如此


應縣木塔歷經千年而屹然不倒

圖為應縣木塔鬥拱 圖片來源: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


三看【梁架】


——“上樑不正下樑歪”


在古建築中有一位“主心骨”


他就是梁架


是他將屋頂高高撐起


讓整個“家”形成了立體空間


梁架也是一位“多變之人”


抬梁式、穿鬥式、抬梁穿鬥結合式


都是他的分身


在山西古建中


隨處可見抬梁式構架


通過柱和梁的疊放


層層疊落直至屋脊


將屋頂穩固支撐


結構複雜,要求加工細緻


但結實牢固,經久耐用


四看【天花板】


——“天上宮闕”變為現實


前三位都是“古建家族”中的實用主義者


下面來介紹家族中的“族花”


就是天花板


天花板中可謂是“美女如雲”


有五彩斑斕的平棊(qí)


在大同華嚴寺大雄寶殿


可以看到明代的平棊


這裡的平棊像盛開的花朵


美輪美奐,令人驚艷


有製作精巧的藻井


在解州關帝廟春秋樓二層次間


藻井像一朵巨大的菊花倒垂于平暗之下


花瓣舒展,肆意綻放


有如微型世界一般的天宮樓閣


在晉城澤州縣金村鎮小南村的二仙廟


廟內正殿有一座富麗堂皇的天宮樓閣


此乃罕見的宋代小木作原物


這座天宮樓閣神龕(kān)


殿中有樓


殿中有閣


樓中有像


可謂巧奪天工


五看【柱網】


——古建中的“中流砥柱”


古建築內空間佈局如何


是“幾室幾廳”


離不開柱網的功勞


由柱子形成的柱網


是構成建築骨架的重要部分


還能使建築物做到“墻倒屋不塌”


柱網並非一成不變


有時也需要根據情況


減少柱子數量或移動柱子位置


即減柱造、移柱造


從而擴大祭祀空間


這在山西的遼、金、元建築中最為常見


在朔州崇福寺大殿內部


通過減柱移柱


使柱網呈“回”字形


為大殿留夠放置佛像的空間


圖為崇福寺 圖片來源:山西文物數字博物館


見識了“古建家族”中的五位“朋友”


古建築的神秘面紗


被層層揭開


古建之美真藏不住了


別等了


何不快來山西大飽眼福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