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馬德:大江南北,“佛”為何長得不一樣?

發佈時間:2024-05-08 09:16:07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柴燕菲 邵燕飛 項菁 | 責任編輯:張靜

中新社紹興5月7日電 題:大江南北,“佛”為何長得不一樣?

——專訪敦煌研究院研究員馬德

石窟藝術伴隨佛教傳入中國,與中華民族的文化、思想、宗教信仰和情感深度交融,兩千年來走出一條“中國化”路徑,至今仍是洞見佛教中國化歷程、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一扇重要窗口。

中國佛教石窟藝術經歷了怎樣的歷史演變?南北方的石窟造像有何不同?中國佛教石窟藝術何以溝通世界文明?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敦煌文獻研究所原所長馬德日前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予以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請您介紹中國佛教石窟藝術的起源和內涵?

馬德:中國佛教有三大分支: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我們常説的“佛教中國化”主要是指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具體傳入時間尚有爭議(西漢、東漢或秦始皇時期),可以確定的是,距今已有兩千年。

中國佛教石窟藝術首先秉承了印度佛教造像的形式,在傳承和發展中融合華夏民族的文化、思想、情感和審美,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獨特風格的藝術瑰寶。從今天看,佛教石窟藝術是中國佛教、佛教文化的主要載體,不僅是中國雕塑工藝的傑出代表,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它內涵佛教信仰、哲學思想,同時又在各個歷史時期不斷演變、適應人們的精神需求,發揮對社會穩定和發展的積極作用。

中新社記者:佛教石窟藝術傳入中國後,經歷了怎樣的歷史演變,呈現出何種佈局和特點?

馬德:佛教石窟藝術和佛教幾乎同時傳入中國,經歷了漫長的演變歷程。早期的中國佛教石窟造像由印度經中亞傳入新疆,自西向東、由北向南發展。最早開鑿佛教石窟大約在東漢晚期,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四川樂山麻浩崖墓的浮雕坐佛像、江蘇連雲港孔望山摩崖造像中的釋迦説法像。

南北朝時期戰亂頻仍,佛教造像被統治者利用,成為鞏固政權、安定民心的載體,並滲透到各個社會階層,以佛教造像為主體的石窟也成為社會活動場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描述的就是當時佛教造像盛行的景象。隋唐結束了300多年的分裂局面,佛教造像盛況空前,但發生了功能性轉變,讓佛國世界成為人間社會的折光反射。

唐代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交流頻繁,人民安居樂業,佛教造像有“菩薩如宮娃”之説,佛像面容圓潤端詳、神情莊嚴慈祥,確切地表現了盛世之美;宋朝開始提倡儒家理學,漢傳佛教受到限制,開鑿石窟的風氣已趨衰落,造像的理想化成分減少、世俗化氣息加強,甚至菩薩、羅漢、侍者都是現實人物的寫照,同時藏傳佛教石窟造像漸嶄露頭角;元、明、清時期石窟開鑿逐漸衰落,無論是漢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寺院都是佛教主要活動場所,佛教造像也主要在寺中供奉。洞悉這一切,都深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多民族文化融合發展、歷朝歷代制度制約的影響。

中新社記者:放眼中國大江南北,胖、瘦、站姿、坐姿,佛像各不相同,請問北方和南方的佛教石窟造像為何不同?

馬德:佛教中國化也可以看作是佛教的本土化、社會化。以彌勒佛的造像為例,彌勒造像作為佛教的一種載體形式,是其所對應的時代和地域彌勒信仰的象徵性表達,它見證了佛教中國化的演變歷程,而且不斷適應中國人的精神需求。實際上,什麼樣的彌勒像也是當時社會的折射,體現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造一方神”的社會需要。

比較典型的是建於1500餘年前的“江南第一大佛”新昌大佛,三代僧人相繼雕鑿,歷時30年建成,是如今南方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佛像秀骨清相、額部寬廣、眉眼細長、兩耳垂肩,展現出佛陀沉靜、智慧、超脫的內心世界。當時的北方大造交腳彌勒菩薩,到了南方直接成為結跏趺坐的彌勒佛,實現彌勒由“一生補處”(“一生補處”為菩薩的最高階位,意為盡此一生後即能補到佛位。)菩薩到未來佛的轉變。這是因為相比當時戰亂的北方,南方社會較為安定繁榮,離人們的理想社會更近,僧人審時度勢,營造了下生的彌勒佛像。

總體看,佛教傳入中國南方的時間比北方晚,但發展速度比北方快。尤其是石窟造像盛行的南北朝時期,南北兩方在政治上相互對立,其地理、人文等各方面差異明顯,導致造像藝術、彌勒信仰的差異化發展。另外,石窟造像還與窟主的信仰、藝術喜好、權貴程度及工匠技藝水準相關。

中新社記者:當前,中國佛教石窟藝術面臨哪些適應時代與社會的挑戰,應如何推動其保護與傳承?

馬德:佛教石窟藝術是中國燦爛的文化藝術瑰寶,新時代保護和傳承佛教石窟藝術,要將其視為歷史文物或傳統文化。目前,佛教石窟藝術的保護傳承工作主要面臨自然環境、旅遊開發、歷史知識、技藝和精神傳承等方面問題,這也是國際共性挑戰,做好保護傳承可以從三方面考量:

一是注重歷史知識和民族精神的傳承。佛教石窟藝術內涵教義、哲學、倫理學、藝術等思想,學術界要秉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原則,為社會進步發展提供借鑒。其作為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可能會隨著歲月的流失而不再為眾人所關注。但其蘊含的包容、奉獻與創造精神,無論社會發展到什麼程度都需要弘揚和傳承,精神財富永遠不會過時。

二是注重技藝的傳承。流傳至今的石窟藝術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要詳細研究和傳承古人在開鑿大佛時所用的技術,使其得以延續。眼下也可以運用數字化手段,妥善保存石窟資料,比如敦煌壁畫就依託數字修復等技術永久地保存下來。

三是避免維修損壞和過度開發。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一些石窟建築遭到破壞,地方政府在修繕時需“修舊如舊”,十分謹慎。還有些地方為了博取客流,隨意新造佛像和佛寺,這不符合當今社會的主旋律,也不契合高品質發展的要求。

中新社記者:當今時代,發揚佛教石窟文化對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有何意義?

馬德:中國佛教文化蘊含的平等、包容等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謀而合。佛教石窟藝術從西域走向東方,本身就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産物,其作為紐帶,理應發揮更大價值。

例如“世界文化遺産”敦煌莫高窟是多種文化交融的産物,莫高窟藝術及藏經洞文物記錄了古代歐亞的中國、印度、波斯等文化在此匯流。如今,依據敦煌研究院向全球發佈的“數字敦煌”項目,民眾在網上就能看到精美的洞窟壁畫。早在唐代,高僧鑒真不畏艱險,東渡日本,講述與傳播佛學理論和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促進日本佛學、建築、雕塑的發展,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代表性事件。再如,星雲大師開創台灣佛光山後,又在全球創設300余間寺院,將包括佛教造像藝術在內的“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均為可圈可點之舉。(完)

受訪者簡介:

馬德,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敦煌文獻研究所原所長,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教授,甘肅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浙江省會稽山佛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河西學院“祁連學者”特聘教授。從事敦煌石窟、文獻、歷史及中國佛教文化研究,出版《中古敦煌佛教社會化論略》等10余部著作,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80余篇。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