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5000多年前的"長三角文化圈" 寺墩遺址考古傳遞新資訊

發佈時間:2024-05-08 13:18:13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秦華江 | 責任編輯:張靜

五月江南,煙雨濛濛。在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鄭陸鎮三皇廟村,南京博物院寺墩遺址考古工作隊正爭分奪秒地開展太湖地區史前文明探源,雨天在庫房內整理文物,晴天在墩體上野外發掘。近年來,工作隊考古發現的一系列新成果,為討論長江下游區域文明發展模式提供了新視角。

提起良渚文化,很多人都會想到位於杭州余杭區的良渚文化遺址。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副館長林留根看來,良渚古城是長江下游文明形態的代表,距離良渚200公里外的寺墩遺址,揭示了長三角同屬一個文化圈。“在寺墩遺址,我們還能看到良渚文化是由崧澤文化演進而來,這樣的變化彰顯了文明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林留根介紹。

距今約5500年至4500年的寺墩遺址,原是一個高出地表約20米的橢圓形土墩,東西長100米、南北寬80米。寺墩墩體恰好位於水系中心,外圈水系大致圍合面積約150萬平方米。在“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的支援下,2019年以來,南京博物院持續開展寺墩遺址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寺墩遺址的崧澤文化遺存分佈于墩北和墩東臺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已發現墓葬區、幹欄式建築、水井等遺存。墓葬高土臺上發現的建築遺跡,類似大型的祭壇。其中墓葬共40座,出土大量陶器、玉器、石器等珍貴文物。水井內出土6件漆彩陶壺,以紅、黃、黑三彩繪製的編織紋卷尾鳥形象陶壺最為精美。多位考古學者表示,綿延千年的發展歷程,昭示著寺墩古國的文明程度已達到很高的水準。

起初,崧澤文化墓葬直接打破生土埋葬。良渚文化時期,先民開始用淤泥填平南部洼地並逐步堆高,形成寺墩底部,又在淤泥上挖基槽、填石頭,形成近80米的砌石遺跡。這種砌石遺跡在杭州良渚遺址的莫角山、烏龜山等墩臺底部也有,應是利於排水的盲溝。“寺墩與莫角山的堆築技法基本相同,寺墩和莫角山的功能也大體相近。”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員于成龍介紹。

自20世紀70年代起,寺墩遺址開啟發掘工作,歷經6次考古發掘,仍在不斷“上新”,持續出土玉璧、玉琮。林留根介紹,這些玉器的功能和良渚古城出土的一樣,玉璧用來祭天,玉琮用來祭地,包含著共同的禮制思想和天人合一的理念。相似的生産、生活方式,為長江下游文明奠定了物質基礎。

“5000多年前,長三角地區就處於同一文化圈。”于成龍表示,寺墩遺址生動反映了太湖地區史前社會複雜化的形成、發展,並最終邁向早期國家形態的過程。

今年初,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發佈了第一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認定及立項項目名單,寺墩遺址入選。天寧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局長徐麗燕介紹,寺墩考古遺址公園將以寺墩遺址為核心,定位為中華文化標識——江蘇文明起源核心展示節點,規劃建設寺墩遺址核心區、博物館展示區、文旅拓展區、濕地展示區和農業體驗區。

“遺址公園的建設,有助於加深對長三角歷史文化底蘊的系統化研究。”林留根説。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