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春晚:舞臺上的時代記憶

發佈時間:2024-02-21 11:10:39 | 來源:光明網 | 作者:郭媛媛 | 責任編輯:張靜

當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以下簡稱春晚)舞臺上那句熟悉的“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過年好”問候聲響起,無論是身處何地的中華兒女,總能瞬間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以文藝大聯歡的形式慶祝春節,可追溯到1956年。當年,為慶祝新中國在1955年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參與錄製了《春節大聯歡》。這場聯歡會盛況空前,因出演電影《平原遊擊隊》中的李向陽一角而廣為人知的青年演員郭振清擔任“報告員”,各界傑出人士和代表齊聚一堂,如越劇大師徐玉蘭、王文娟,評劇大師新鳳霞,京劇大師梅蘭芳、周信芳,相聲大師侯寶林,作家老舍、巴金,表演藝術家趙丹等都留下了珍貴的影像。1983年,春晚舞臺開始以電視直播形式走進千家萬戶,經過幾十年發展,已成為陪伴中國人過節的精神“年夜飯”,用文藝的形式映照出時代的發展和變遷。


1、成為奮進中國的文藝紀年檔案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盤點幾十年來的春晚創作,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藝術大餐將改革開放、香港回歸、首次載人航太、北京申奧成功、建黨百年、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等時事熱點、社會關切的宏大敘事與百姓生活巧妙結合,通過歌舞、小品、相聲、魔術等藝術形式,成為一份奮進中國的文藝紀年檔案。

春晚舞臺上留下了中華民族奮進過程中的堅實腳印。2003年10月,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太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航空航太發展史上的重大進步,也是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圓。2004年春晚的零點儀式中,航太英雄楊利偉帶著在太空飛揚過的國旗出現在舞臺上,在楊利偉敬禮的那一刻,所有中國人的心都為之一顫,這一別出心裁的設計瞬間激發了無數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將三名航太員送入太空,這是中國女航太員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也是中國人第一次在太空過春節。在2022年春晚上,當零點的鐘聲響起,翟志剛、葉光富、王亞平三位宇航員為全國人民送上來自浩瀚太空的新春祝福,濃濃年味中,春晚為中國航太發展新成就再次著筆。

春晚的舞臺牽動著中華兒女的家國情。2008年對國人來説是難忘的一年,既有令中華兒女驕傲的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也發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的“5·12”汶川地震。在2009年春晚的舞臺上,既通過現場採訪、舞蹈《天地吉祥》等形式表達了對抗震英雄的敬意和對震後重建家園的祈願,也通過用奧運獎牌拼出“祖國萬歲”四個大字的設計,表達出對北京奧運會所取得優異成績的自豪。2020年春晚則被稱為“最暖心”春晚。當年春節期間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晚會在除夕夜播出前加入了抗擊疫情相關主題詞,並由幾位主持人共同演繹情景報告《愛是橋梁》,關注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志願者,用一句句溫暖如春的關切,傳遞出眾志成城的信心與決心。

春晚記錄國家發展進程,描摹人民生活面貌,刻寫國家追夢圓夢的時代印記,以藝術塑造和表達的不斷創新,形成愈加豐富的形象演繹與深刻記憶。


2、反映時代大潮中百姓生活變遷

春晚用舞臺藝術記錄國家年度大事、社會風尚、生活時尚、文化走向;用百姓自己的故事,展現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的生動圖景。縱觀春晚節目,一年年的舞臺變換與中國歷史發展、社會轉型進程相伴相隨,反映的正是時代大潮中,百姓生活向好變遷、向美提升的歷史過程。

語言類節目是備受觀眾期待的重頭戲,將這些節目串聯起來,我們在言語間聽到的是人民生活邁向富足的鏗鏘腳步聲。1989年春晚小品《懶漢相親》中,來相親的魏淑芬對彩電的關切,映射出在黑白電視機基本普及之後,農民對以彩電為代表的新家用電器的追捧。

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改善,中國百姓對精神生活也有了新的追求。1997年春晚小品《紅高粱模特隊》中,新農民不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不僅轉變成為養雞養鴨專業戶、種糧大戶,還擁有了自己的現代時尚生活。2023年春晚小品《馬上到》中的快遞小哥,正是城鄉融合發展後進城成為新市民的農民代表,他們“不急不躁、樂觀微笑”,為更美好的明天繼續奮鬥。春晚小品的“戲説”,成為觀察中國發展進程的一個窗口、一面鏡子。

作為中國人的文化“年夜飯”,春晚一直在聚焦每個普通人不平凡的故事,為每一個追夢的普通人加油喝彩。只有關心關注百姓喜聞樂見的故事,精益求精地打磨每一個節目,才能贏得觀眾的認同和點讚。2021年春晚特別節目《向祖國報告》中,“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者代表登上舞臺,和全國人民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展現了從普通百姓視角看大事、講身邊事、説自己事。當2023年《你好,陌生人》、2024年《如果要寫年》等明亮溫暖的歌聲響起,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被捕捉到,春晚舞臺令“燈火裏的中國”變得具體而生動,把“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舞臺氛圍傳遞給千家萬戶。2024龍年春晚舞臺把“人民性”作為全部設計的基座,一改往年分會場內容相對獨立的設計,把舞臺擺到百姓家門口,串聯起“1+4”五地春晚會場,數千名普通群眾被邀請到舞臺現場參與表演聯歡,享受著屬於自己的春晚,讓整臺晚會氣韻貫通。


  3、標注技術與藝術最新融合成果

作為每年最受矚目的舞臺晚會,春晚既是“文化盛宴”,也是“科技大餐”。從首屆春晚200名觀眾聚在一個不到600平方米的演播廳,到“8K超高清+三維菁彩聲”直播;從“電話點播”“有獎猜燈謎”,到通過手機客戶端搶紅包、即時聊天“嘮春晚”;從引入聲光電設備,到大面積背景螢幕,到舞臺的複雜機械造型裝置,再到虛擬現實、擴展現實……春晚舞臺設置與場景,一直是舞臺視聽藝術與科技嵌合演進的綜合展示平臺,是舞臺藝術與科技創新創意融合發展的“風向標”。

1999年春晚歌曲節目《新時髦話》在動感十足的音樂中唱出了老百姓生活中的新氣象,歌手在三塊大螢幕內外自由進出、“連貫”表演的創意設計,也讓觀眾眼前一亮,體驗到科技賦能的力量。

進入全媒體時代,隨著新媒體、新技術的迅速發展,春晚舞臺也開始了智慧沉浸式的創新探索。8K頻道直播、8K超高清錄影機、三維菁彩聲、智慧伴隨技術、VR三維影像繪製技術等一系列媒體科技創新,最大限度還原了春晚舞臺現場的視聽效果,讓虛擬再造影像與現場實體舞臺交替呈現、無縫對接,打造了身臨其境的沉浸式舞臺,給全國觀眾帶來全新的審美體驗。2015年春晚歌曲節目《蜀繡》利用全息投影技術,讓歌手實現了四個“分身”的同臺演出,並以影像背景的不斷變換,動感形象地展現出中國刺繡藝術的魅力。2024龍年春晚的舞臺設計再有創新,“景屏聲光”協同運用,上百塊LED螢幕配合超高清視頻控管監系統集中播控,演播大廳各類舞檯燈具數量創歷史紀錄,總計達1462隻,不僅生動演繹出“飛龍在天”的翱翔之姿,還營造出春晚舞臺喜慶歡騰的熱烈氛圍。XR(擴展現實)+VP(虛擬製作)虛實融合超高清製作系統的引入,進一步為觀眾展現出美輪美奐的虛擬與現實交融空間。

春晚凝聚著一代代中國人的春節記憶,已成當代中國年的“新民俗”。作為文藝聯歡晚會的經典篇章、品牌節目,從備受全國百姓關注的總臺春晚,到各地方衛視舉辦有地域特色的區域春節聯歡晚會,到各新媒體平臺開辦網路春節聯歡晚會,到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民俗“村晚”,再到“百城千屏+海外千屏”多平臺海內外同步觀看的全媒體春晚,與時俱進、創新不止的各類春節聯歡舞臺實現了形態多樣、多屏傳播,做到了種類豐富、全景陪伴,內涵和外延不斷拓展,滿足著線上線下、室內室外、海內海外等多樣化的受眾需求。無論是在回家的歸途還是在遠行的路上,無論是身處五湖四海還是異國他鄉,看一台春節聯歡晚會,念一念親人,憶一憶鄉愁,心有歸處便是家。


作者:郭媛媛(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1日 16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