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堅持“兩創”·關注新時代文藝:網路文學揚帆出海

發佈時間:2024-02-20 14:31:53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任飛帆 楊夢皎 | 責任編輯:姜一平

核心閱讀

中國網路文學以瑰麗的想像、精彩的故事、強烈的代入感受到海外讀者喜愛,全球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張名片

網路文學出海的不僅是作品,更是立足於數字時代的創作機制和産業形態,不少海外年輕人走上網文寫作道路,海外原創網路文學蓬勃發展

當前AIGC(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於文本翻譯,正在突破産能和成本限制,讓網路文學作品大體量、規模化走出去成為新可能

不久前,第二屆上海國際網路文學周成功舉辦,開幕式上發佈了《2023中國網路文學出海趨勢報告》。根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的調查數據測算,我國網路文學行業2022年海外營收規模已達40.63億元人民幣,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長39.87%;翻譯語種超過20種,遍及東南亞、北美、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經過20多年發展,中國網路文學已經成為講好中國故事最具活力的創新載體之一。

一個産能強勁、品類豐富的“文化超市”

“網路文學具有共用、即時、互動的特徵,是適合國際傳播的文化形式之一。中國網路文學以瑰麗的想像、精彩的故事、強烈的代入感,不僅吸引了數以億計的國內讀者,也受到海外讀者喜愛,全球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張名片。”中國作協網路文學中心主任何弘表示。根據中國作協《2022中國網路文學藍皮書》,中國網路文學累計輸出作品1.6萬餘部,海外用戶超過1.5億人,覆蓋200多個國家。

産能強勁,庫存充足,品類豐富,中國網路文學仿佛是一個大型的“文化超市”。除現實、科幻、歷史、玄幻等主要類別外,網路文學的細分類型有百餘種,千人千面的閱讀需求都能在其中得到滿足。在這裡,人們可以在《盤龍》中領略上古神話的恢弘想像,在《天道圖書館》中感受尊師重教的師道傳承;可以通過《大醫淩然》一窺醫學專業的艱深、醫者仁心的可貴,也可以通過《大國重工》了解中國工業發展的輝煌歷程。

12年前,來自越南的留學生蘇玉何在中國留學時無意中讀到網路作家殷尋的小説,被曲折的故事情節、鮮明的人物形象所打動。後來她輾轉聯繫到作者,並將小説翻譯成越南語發表在網站上,引發當地網友的熱烈好評。一些海外讀者不僅會發郵件催更小説,同時也不斷表達自己對小説和角色的喜愛。作者殷尋甚至線上上參與了讀者給書中角色舉辦的生日會。“網路小説中不僅有甜蜜的愛情,更展現了現代人獨立自主的精神品格,激勵著我們年輕女孩不斷努力。”蘇玉何説。

隨著網路文學産業生態鏈日益成熟,中國網路文學成為文化出海最大的IP源頭。“文字本身影響力有限,出版物、影視、動漫、廣播劇、微短劇等網路文學衍生轉化作品形成的影響力更大。”晉江文學城總裁劉旭東説。據統計,閱文集團網路小説已海外授權數字出版和實體圖書出版作品1000余部,涉及英語、法語等10種語言;在有聲書領域,海外上線作品100余部,有的作品播放量超過1億次;起點國際已上線漫畫作品1500余部,瀏覽量超千萬作品100余部,《全職高手》日文版長居日本漫畫網站人氣榜前三。由網文改編成的影視劇《慶餘年》《卿卿日常》等更是在東南亞地區掀起收視熱潮。

中國網文的創作模式和生産機制世界通用

中國網路文學出海的不僅是一部部作品,更是一整套立足於數字時代的創作機制和産業形態。在中國網路文學的影響下,不少海外年輕人走上網文寫作道路,海外原創網路文學蓬勃發展。

網路作家橫掃天涯創作的《天道圖書館》已經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多種語言,海外閱讀量突破1.8億次。2023年,他受邀赴國外參加文學交流活動,有外國讀者激動地握住他的手説,追更《天道圖書館》已經有五六年時間。還有讀者就小説中的師道傳承、仁義禮智信、儒家文化等與作者進行深入探討,表現出對中國文化的極大興趣。在第二屆上海國際網路文學周的交流會上,橫掃天涯身邊圍著一群外國人。“這些‘老外’都是當地的網文寫手,他們主要問我網文寫作‘秘訣’”,橫掃天涯説,“從網路‘梗’怎樣埋入文中到怎麼與網友進行互動,外國網路作家們問得特別詳細”。

“網路文學並不是把文學搬上網路。網路文學是基於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文化消費環境原創出的一整套文學生産機制。”北京大學教授邵燕君説。這一文學生産機制包括付費閱讀制度、職業作家體系和粉絲推薦體系等,經過不斷補充完善,發展成為行業規範,是中國網路文學高速發展的重要動力。這套機制把網際網路的媒介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激發起深層的“熱愛生産力”,讓千千萬萬人實現了文學夢和寫作夢,這是中國網路文學受到世界各國讀者喜愛的深層原因。

根據起點國際統計,截至2023年10月,起點國際培養了約40萬名海外網路作家,為3年前的4倍。這些作家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Z世代”已經成為中堅力量,00後佔比達到42.4%。伴隨海外網路作家的快速增長,中國傳統文化、網文創作模式給了海外作家重要啟發。一些海外網路文學作品在主題設定、人物角色、審美意境上帶有濃濃“中國風”,小説世界架構上參考《封神榜》《山海經》等神話故事,角色命名也常常倣照中國網路文學同類型作品。當前,起點國際已上線海外原創作品約61萬部,同比3年前增長280%。

人工智慧翻譯助力網文加速出海

網路文學創作最重要的特性是“即時”“互動”。據統計,超八成用戶會把“作品更新穩定,題材多樣”作為選擇平臺的第一要素。因此網文出海的數量、頻率會直接影響海外用戶閱讀體驗。“正在追的小説更新太慢”“突然沒有下文”“中國朋友推薦的小説沒人翻譯”等,成為海外讀者在平臺上討論最多的話題。

目前,國內近百家重點網路文學網站擁有上百萬活躍作者,累計創作作品上千萬部,與之相比,出海作品佔比不到千分之一。對於網文出海來説,最大的障礙是語言。數量體量龐大的網路文學,很難全部交給人工翻譯。當前AIGC(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於文本翻譯,正在突破産能和成本限制,讓網路文學作品大體量、規模化走出去成為新可能。“我們總説網路文學數量龐大,似乎量大和質低會畫等號,但其實量大也意味著覆蓋廣、觸達快、熱度高。人工智慧翻譯對網路文學出海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首都師範大學教授許苗苗説。

“2019年,起點國際啟動機器翻譯。”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侯曉楠介紹,如果在人工翻譯的基礎上拓展“機器翻譯+人工校對”的模式,再在網站建立的專用詞庫配合下,可以顯著提升翻譯效率,由日均翻譯10余章節提升到日均翻譯上千章節,翻譯成本也能大幅下降。在內容品質方面,人工智慧翻譯表現不俗,多部翻譯而成的網路文學已經成為起點國際的暢銷作品。

從文本出海、産業出海、模式出海到文化出海,我們相信,中國網路文學將隨勢而興、乘風破浪,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華文化作出更大貢獻。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0日 20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