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千年學府探文明】白鷺洲書院:以“廬陵文化”為內核 將文化傳承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

發佈時間:2023-11-01 11:14:4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張靜

中國網江西10月27日訊(記者 張靜)“三千進士冠華夏,文章節義寫春秋。”是對江西吉安在培育人才、孕育廬陵文化貢獻方面的生動描述。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先後誕生在這裡,形成了底蘊深厚的廬陵文化。近日,“千年學府探文明”採訪團走進江西吉安,探訪白鷺洲書院之文化傳承,品一方廬陵文化之特色。

白鷺洲書院外景  中國網記者 張靜攝

白鷺洲位於吉安城東面,贛江之中,草木蔥蘢,白鷺飛翔,與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句中“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所描繪的景致十分相似。唐宋以來,已將此洲名為白鷺洲。白鷺洲書院因建在此洲而得名,也因其優越的教育品質,培養出的大量人才,在教育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吉安市博物館副館長、白鷺洲書院負責人肖驥楠正在接受記者群訪  中國網記者  張靜攝

據吉安市博物館副館長、白鷺洲書院負責人肖驥楠介紹,白鷺洲書院的建築恢復從2012年開始啟動,值得一提的是,白鷺洲書院在修復重建中,不僅根據歷史文獻資料,恢復了古代書院的部分,還利用了民國時期的一棟建築中山院,在中山院內利用曾經的教室開闢了文化展覽,文化展覽中既有對吉安書院文化的梳理,也有通過場景復原、微縮景觀、多媒體演示等手段讓人身臨其境,這些巧妙的設置對來白鷺洲書院參觀和學習的每一位遊客來説,都是一次不錯的體驗。

在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方面,白鷺洲書院開展了一系列的白鷺洲書院講壇、社教活動、專題研學等。肖驥楠説,“白鷺洲書院講壇自今年舉辦以來,已經連續舉辦了9期,邀請著名歷史學家葛劍雄、宋史學家包偉民、文學教授酈波等一大批專家學者,在書院做專題授課,讓白鷺洲上重開高水準講學之風。”

據了解,白鷺洲書院還注重開發“狀元答題”等趣味性小遊戲,參觀者在參觀書院之餘,可到互動答題間做個小測試,所有題目都答對後,可獲贈一頂電子“狀元帽”,這些小遊戲切合書院文化、科舉文化,可讓參觀者更深層次地了解書院歷史,在寓教于樂中認知廬陵文化魅力;同時,還開發了網紅文創雪糕、雕版印刷體驗活動等,吸引青年遊客來此參觀、體驗,並帶回一份文化記憶。

未來,白鷺洲書院將深挖其教育的功能,依託吉安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白鷺洲書院講壇,吸引更多的專家學者來白鷺洲書院研究吉安的書院文化,推廣傳統國學知識,也服務於吉安市經濟、文化的發展。圍繞國學知識和廬陵文化等內容,書院還將繼續研發針對青少年學習傳統文化、愛國主義教育類的專題課程。

吉安市白鷺洲中學黨委委員謝磊老師正在接受記者群訪  中國網記者 張靜攝

白鷺洲書院是全國為數不多保存完好、仍在辦學的古書院之一。如今的白鷺洲中學繼承和發展了白鷺洲書院時期“敦教化、興理學、明節義、育人才”的辦學宗旨,致力於推動孩子們的全面發展。據吉安市白鷺洲中學黨委委員謝磊老師介紹,每年新生入學教育時,學校都會組織新老校區的新生到白鷺洲書院參觀,並在現場集體誦讀文天祥的《正氣歌》,讓他們近距離感知廬陵先賢身上那種“崇文、尚德、正氣、弘毅”的書院精神,以達到“見賢思齊”的效果。“我們還會組織培訓‘書院小小講解員’,給來參觀書院的遊客進行志願服務講解,讓他們通過這種方式既繼承書院精神,又傳播了書院文化和廬陵文化,而且更深入地理解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謝磊説,“在傳承書院文化方面,我們學校還專門打造了一系列人文素養課堂,一方面由我們本校教師開設廬陵文化相關課程,另一方面邀請市內外的專家學者來為學生做專題講座,以拓寬學生們的知識面,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