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千年學府探文明】走進江西九江 探訪書院文化 感受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之魅力

發佈時間:2023-10-26 15:13:4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張靜 | 責任編輯:秦金月

中國網江西10月26日訊(記者 張靜)“江右書院甲天下”,形容的是江西書院在全國書院發展中的獨特地位。書院教育作為官學教育的補充,以德行教育為根本,是中國古代素質教育的生動實例,為國家輸送社會治理人才,也是學術交流,觀點爭鳴的場所。如今,書院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是建設“文化自信”的切入點,是人們來此感受德行教育文化的“生動課堂”,也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近日,“千年學府探文明”記者團走進江西九江探訪白鹿洞書院、陶淵明紀念館,感受育人修德的書院文化氛圍。

白鹿洞書院外景 中國網記者張靜 攝

白鹿洞書院:以“朱子學規”為依託,延綿中華傳統文化之內涵

白鹿洞書院,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位於廬山五老峰南麓,享有“海內第一書院”的美譽。書院分為五個漸進院落,分別為先賢書院、禮聖殿、白鹿洞書院、紫陽書院和延賓館。院落之間以墻相隔,以門洞相連。這裡曾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振興儒學教化百姓的地方,也是明代理學家王陽明繼承和發展其教育思想的重要場所。 

白鹿洞書院的名字來源和南唐名人李渤有關。李渤與其兄在廬山五老峰南麓下隱居讀書,李渤養了一頭白鹿,白鹿通人性,常常跟隨人出入,被人稱“神鹿”。這裡因四週地勢低凹,俯視似洞,故稱為“白鹿洞”。

“雅歌有餘韻,絕學何能忘。”朱熹描寫的關於白鹿洞書院的詩句,體現了白鹿洞書院一以貫之的文化延續和傳承。白鹿洞書院肇始於唐,辦國學于五代,定名于北宋賜敕,宏大於南宋朱熹之復興,綿延傳承元、明、清,千有餘年。白鹿洞書院代表的國學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縮影。

“白鹿洞書院文化的傳承是它本質的內在,但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創新。”原白鹿洞書院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江西省書院研究會秘書長郭宏達説,“傳承和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時,怎麼樣讓受眾樂於接受,讓文化遺産發揮應有的作用。我們更多的是採用互動方式,開設廬山碑拓、投壺、畫扇、射藝等國學體驗課,可在其中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我們開展的研學活動,學術交流活動不僅僅局限在儒家之學,也關注自然科學,舉辦多元化內容的論壇和學術講堂,豐富白鹿洞書院的文化外延。”

原白鹿洞書院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江西省書院研究會秘書長郭宏達正在接受記者採訪 中國網記者張靜 攝

郭宏達認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最終是提升人們的精神實質和心性的修養。白鹿洞書院發展與文旅相結合,一定要有自身的特色。“朱子學規”作為白鹿洞書院的特色之一,這裡面蘊含的修身養性的優秀道德品質,可以作為讓海內外遊客來此重點了解的內容。來這裡參觀完的遊客對這個內容有印象,記住其中的幾句話,都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感知和傳承。

在推動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方面,從歷史資料來看,在明朝時,白鹿洞書院的文化就已經傳到東北亞,傳至朝鮮、日本、越南,通過利瑪竇就帶到歐洲,後來又傳到美洲。現在,白鹿洞書院主要是通過舉辦學術論壇、接待國外專訪團和國外漢學家來訪、與國外高校交流互訪、舉辦祭拜儀式等活動,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和漢學文化的對外交流推廣。

白鹿洞書院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欞星門 中國網記者張靜 攝

陶淵明紀念館:聚焦古詩詞文化 吸引更多人探討研究傳統文化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我們熟知的著名田園派詩人陶淵明的一句代表詩句。位於九江市柴桑區的陶淵明紀念館于1985年建成並面向社會開放,整體建築風格是採取原有的進階書院風格,是研究陶淵明文化,徵集、保護、研究陶淵明文獻等歷史資料的重要場館。未來,陶淵明紀念館將逐步發展成陶淵明書院,持續做好陶淵明文化的研學、交流等工作,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加入到古詩詞的研究和學習中來。

陶淵明紀念館外景 中國網記者張靜 攝

據悉,為了繼承和發揚陶淵明文化,開展陶學研究,繁榮文藝創作。2023年5月4日,九江市柴桑區成立陶淵明文化研究會,吸納了市內外會員77名。陶研會成立後,開辦了《陶淵明文化》期刊,承辦了全國性的中國·柴桑首屆陶淵明詩歌節,推動陶淵明文化傳承與發展真正地“活起來”。

江西皓日鋼鐵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陳鵬,也是九江市柴桑區陶淵明文化研究會的一位會員。問及對陶淵明文化感興趣的原因。他談到,“我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在對研究傳統文化中得到個人素養的提升,培養了接人待物,處理事情不浮不躁的心態。我還是陶淵明的同鄉,我感覺很驕傲,也想通過自己的研究和理解,將陶淵明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