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網際網路時代,感受閱讀的意義

發佈時間:2023-10-30 09:31:05 |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陳 煒 | 責任編輯:姜一平

網際網路時代的閱讀,是開放體系的閱讀,它把個人選擇和演算法推介相結合,形成了基於人的有效判斷的大數據體系,是開放的、可變的、動態的

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發佈的第五十二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76.4%,其中即時通信、網路視頻、短視頻用戶規模分別達10.47億人、10.44億人和10.26億人。可以説,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們獲取資訊、汲取內容的主要途徑。

時代在變,閱讀方式在變,閱讀的産品形態也在發生改變。我們常常自問,網際網路時代,還需要閱讀嗎?

閱讀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社會、歷史、文化和人類的智慧,從而促進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理解,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更能使我們葆有科學精神和思考能力。

一體兩面地看,網際網路時代的閱讀,是開放體系的閱讀,它把個人選擇和演算法推介相結合,形成了基於人的有效判斷的大數據體系,是開放的、可變的、動態的。這種開放式的閱讀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不同的文化、思想和價值觀,從而讓我們更加開放、包容,也有助於我們更好認識世界。

網際網路時代的閱讀邏輯,決定著出版行業何去何從。對從業者而言,保持專業性是必須的堅持。

在網際網路時代,出版工作者需要積極應對流量本身對於出版業內容的影響、組織架構的影響以及受眾對於傳播形式的理解和影響,堅持專業性是保障資訊品質的基礎,讓讀者能夠獲得真實、可靠的資訊。

同時,在資訊傳播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出版行業需要面對各種文化的交流互鑒。堅持出版專業性,可以更好地把握資訊傳播的風向和社會需求,保證出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讓讀者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和服務。

雖然行業面臨著發展的十字路口,但我們堅信,只要高品質的知識是被社會所需要的,出版工作就有意義。

今年,中信出版提出了“聲音出版”的理念來回應行業變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發現讀者雖然每天在手機上花費大量時間,但閱讀品質和思考能力逐漸下降,對於複雜的學術文獻和長篇小説更是難以專注。這需要我們保持警惕,不能沉迷于短時間的碎片化閱讀,要堅持深度閱讀,提高思考能力和閱讀品質。

出版是一個古老而常新的行業,中信出版一直有一句口號:我們提供知識,以應對變化的世界。這包含著我們對於出版的理解,以及對於行業使命的期許。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説,閱讀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當前,網路的發展、技術的進步讓享受閱讀、獲得知識更加便利。希望有更多人走進書的世界,在日益多樣的方式和愈發豐富的選擇中,感受閱讀的樂趣和文字的力量。

(作者為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