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單霽翔:文化IP無需刻意打造

發佈時間:2023-10-27 11:25:59 | 來源:中新網 | 作者:王詩堯 | 責任編輯:蘇向東

“相比于刻意地打造一個景點或文化IP,我更傾向於傳承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中,一些重要的文化景觀和世界遺産地,可能更具吸引力。”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在面對如何打造中國版迪士尼和環球影城的提問時如是回答。

因“故宮看門人”身份被大眾所熟識的單霽翔,從故宮博物院院長一職卸任後,轉身投入更廣闊的文化遺産傳播與保護之路。

前陣子,2023微網志文化之夜在鄭州啟幕,單霽翔獲得微網志傑出文化貢獻人物獎項。同日舉辦的“讓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主題論壇上,他以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故宮等為例,分享了如何講好文化遺産的故事。

會後,單霽翔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回應了有關下一個文化爆款、如何打造文化IP及文物保護等熱點話題。

下一個“文化爆款”是它?

近年來,中華大地上颳起一陣陣“文化爆款”之風,“博物館熱”“考古熱”“非遺熱”“漢服熱”等蔚然成風,文化遺産正在以更鮮活的方式走進人們的生活。

這股文化熱潮高溫不下,有關下一個“文化爆款”的討論聲量也在日益增大。在單霽翔看來,文化旅遊越來越深入人們日常生活,有望成為下一個“文化爆款”。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位於中國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鎮。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他以最近申遺成功的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為例,“過去,很多人對於普洱景邁山的印像是陌生的,畢竟交通不太方便。但這次申遺成功,讓它在世界範圍內講好了普洱景邁山古茶林的故事。同時,它也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唯一一個以茶文化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9月17日,第45屆世界遺産大會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中國申報的“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通過評審,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中國第57項世界遺産。該景觀位於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由5片古茶林、9個古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護林共同構成。

單霽翔指出,如今自駕遊人氣攀升,人們越來越願意走近大自然去參觀,因此世界遺産旅遊可能會在中國形成熱門趨勢。

文化IP無需刻意打造

時下IP理念日益盛行,文化IP通過優質原創內容吸引大量粉絲關注,並借由衍生的文化産品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優質IP亦成為推動文化産業成長髮展的關鍵條件之一。

近年來,上海迪士尼樂園、北京環球影城等國際主題公園,搶灘落地國內一線城市,成為當地文化旅遊新地標,繼而吸引眾多遊客觀光打卡。

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後代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靈感素材。那麼,如果中國想要打造一個中華文化IP的主題樂園,哪個IP更為合適?

“比如大運河就比較適合做主題樂園。大運河沿線有很多歷史文化名城,大運河全線通水了,將來大部分區域會通航,這樣一來人們的旅遊方式會更加多樣化。不但可以在陸地上駕車、騎行,也可以利用水上交通工具進行遊玩。所以我們應該大力宣傳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以引起更多參觀者、旅遊者的關注。”單霽翔答道。

歲月如歌,長河如梭。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距離最長、規模最大的人工河道,由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組成。數千年來,南來北往的人們帶著不同的物産、習俗、飲食等沿河而生,在運河沿線創造出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單霽翔又提到了新疆的一些重要景點,能夠給內地遊客提供沉浸式的旅遊體驗,特別是13個世居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魅力無限,參觀者絡繹不絕。因此,“相比于刻意地打造一個景點或文化IP,我更傾向於傳承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中,一些重要的文化景觀和世界遺産地,可能更具吸引力。”

文物承載民族情感 保護刻不容緩

故宮博物院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文物寶庫,共計有186萬餘件院藏文物,依據不同的質地和形式,文物藏品可分為繪畫、銅器、陶瓷等25大類。

曾經的故宮“看門人”單霽翔,當年花了5個月的時間,走遍故宮1200座建築9371間房。這每一步既是對故宮的進一步了解,更是帶著檢查安全、環境衛生等工作任務。“對於博物館來説,保護文物是第一位。無論是防盜防火,還是防人為破壞,都要達到最安全的標準,只有在安全的情況下才能夠讓博物館持續開放。”

  資料圖:故宮博物院。中新網記者 李霈韻 攝

當地時間8月16日,成立於1753年、擁有800多萬件藏品的大英博物館宣佈,多件館藏文物“丟失、被盜或損壞”。據報道,大部分失蹤物品是來自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寶石和珠寶。一些文物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青銅時代晚期。

僅僅一個月後,當地時間9月16日晚,位於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的印尼國家博物館發生火災。該博物館建成于1868年,是印尼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東南亞地區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據報道,大火吞噬了博物館收藏史前文物的大樓,至少4個展廳完全燒燬。

“這些相繼出現的博物館盜竊、失火事件令人痛心。尤其大英博物館作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出現這種情況非常令人遺憾。不敢相信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博物館,會發生如此重大的盜竊案。而且這些文物中很多還與其他國家的民族情感緊密相連,我覺得這也給我們的文物保護工作敲響了警鐘。”單霽翔如是説。(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