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劉雯雯:讓中國嗩吶奏響世界

發佈時間:2023-08-18 10:58:4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姜一平

雪梨歌劇院舞台中央,一襲白色禮服裙的嗩吶演奏家劉雯雯翩翩而立,在西方交響樂團的配合下,用蒼勁有力、爆發力極強的中國嗩吶,變幻出惟妙惟肖、豐富多彩的百鳥之鳴,技驚四座。這是2017年2月劉雯雯在國外演出的一幕,她是中國首位嗩吶博士,多年來,她讓嗩吶這一“土得掉渣”的民俗樂器一次次登上了法國、美國、俄羅斯等國際舞臺,嶄露頭角。

嗩吶是雙簧木管樂器,西元3世紀由絲綢之路從東歐、西亞一帶傳入中國後,經過與中華文化近兩千年的融合發展,擁有了獨特的氣質,成為中國極具代表性的傳統民族樂器之一。但劉雯雯卻讓這一傳統樂器“火出了圈”。YouTube視頻平臺上,她演奏的《百鳥朝鳳》片段吸引了眾多外國網友,大家紛紛讚嘆這種“不可思議的奇妙聲音”和這場難得的東西方音樂對話。劉雯雯説,嗩吶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它應該走出國門,讓更多人領略到其獨特的魅力。

“流淌在身體裏的血脈”

“90後”劉雯雯出生於山東一個嗩吶世家,父親是魯西南小銅嗩吶第七代傳人,母親家族的嗩吶咔戲傳承歷史更是要追溯到明清年代。在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下,劉雯雯從還沒記事起就開始“玩”嗩吶。

然而,掌握一門樂器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不論嚴冬酷暑,起早貪黑地練習吹奏永遠是每天的必修課。無論去哪,母親都讓劉雯雯隨身攜帶嗩吶,並從她上小學起就為她尋找各種上臺演出鍛鍊的機會。由於嗩吶多出現於民間的“紅白喜事”中,同學嘲笑她的嗩吶“土”,鄰居投訴她的嗩吶聒噪,而身為傳承人的母親還要嚴厲教訓她的每一次出錯。但劉雯雯從小就確立了一個遠大的目標:長大後考取音樂學院,於是,她一路堅持了下來。

劉雯雯的堅持沒有白費,初中時,她幸運地被中國著名嗩吶演奏家劉英看中,並對她進行免費教學。於是,此後的每個週末,劉雯雯都和母親坐火車到上海跟著老師學習專業課。路途遙遠,行程頻繁,為了節省路費,她們總是乘坐硬座車廂。有時母親會帶一沓報紙鋪在座位底下,讓劉雯雯躺進去,這樣就能在路上睡一覺。

“現在回想起來,學藝的童年確實艱苦”,劉雯雯説,“但嗩吶好像就是流淌在自己身體裏的血脈,給了我莫名的信念和堅持下去的力量,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要放棄嗩吶去從事任何其他行業。”經過十幾年的刻苦練習,2008年,劉雯雯終於如願以償考入了上海音樂學院嗩吶專業,劉英教授也正式成為她的大學導師。

讓傳統音樂“走出去”

來到上海後,劉雯雯的小小世界一下子被打開了。這樣一個包容、多元化的城市給予了各種藝術和文化充分的表達空間,也激發了劉雯雯對嗩吶音樂的思考與想像力。剛上本科不久的她和幾位好朋友一起組建了“新民樂樂團”,演奏嗩吶、二胡、竹笛和琵琶四種樂器。她們與爵士樂團合作,編寫原創曲目,還去國外的草坪音樂節演出。“草地上,人們隨著民樂的旋律翩翩起舞,盡情搖擺,這樣的場景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和感動”,劉雯雯沒想到在國內往往以莊嚴肅穆的姿態展現的民樂,來到國外竟然可以有如此不同的效果。“我們的音樂律動感染著觀眾,而他們自發的肢體語言和情緒反饋也同時賦予了音樂演奏新的意義。”

在之後幾年的學習期間,她隨學校的學術交流項目陸續到歐洲各國參加研學和展演,在欣賞吸納西方現代音樂風格的同時,也在不斷思索如何將中國傳統而又小眾的嗩吶音樂更好地傳播出去。

2015年,十分偶然的機緣下,劉雯雯結識了國際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當時譚盾的一部作品中需要一段嗩吶演奏,朋友推薦了劉雯雯。當她的嗩吶吹響,迸發出的力量馬上折服了這位音樂前輩。譚盾當即對她説:“我們重新創作一個國際版的《百鳥朝鳳》怎麼樣?”

《百鳥朝鳳》是最經典的嗩吶曲。原版樂曲聲中有鶯歌燕舞,也有公雞啼曉、母雞生蛋,甚至小孩的哭叫聲,雖將嗩吶的表現力演繹到了極致,但樂曲結構鬆散,沒有高潮。後來,著名嗩吶演奏家任同祥對樂曲進行加工,刪去雞叫聲,壓縮鳥叫聲,並設計了需運用特殊迴圈換氣法長音技巧的華彩樂句,使全曲更加活潑粗狂、熱烈歡騰。加之同名電影《百鳥朝鳳》的影響力,這首樂曲第一次從鄉土民間走到了大眾舞臺,也讓嗩吶這個小眾樂器開始被大眾所了解並喜愛。

而譚盾則在此基礎上再做創新,將嗩吶與現代管弦樂相結合成為協奏曲。兩年後,譚盾完成了重新創編的《百鳥朝鳳》,帶著劉雯雯登上了雪梨歌劇院的舞臺,當她“一口氣”吹奏完40秒的華彩段落後,現場被點燃,觀眾席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與喝彩。

在守正中創新

這之後,劉雯雯與譚盾又在世界各國進行了30多場巡演,讓嗩吶走進了更多外國人的視野。“西洋樂團是他們所熟悉的,在這個載體上演奏中國傳統民間音樂,是很好的傳播。”受此啟發的劉雯雯在後來的音樂創作中大膽嘗試跨界融合,在傳承中開拓邊界,“這樣,嗩吶才能獲得新的生命力。”在她設計的演奏中,有爵士的悠揚浪漫,也有搖滾的爆發自由,還有電音的律動節奏。

“但是,融合創新不等於拋棄傳統,靜下心來苦練基本功和堅守傳統根基是前提,否則只會使所謂的創新變成不倫不類”,2020年,她考取了上海音樂學院嗩吶專業博士。此前國內雖設有博士點,但因極高的難度要求,從未有人成功考取過。其中的一項考試內容是嗩吶吹奏60分鐘,這對體力和技術是極大的考驗。為此,劉雯雯連續近兩個月每天吹嗩吶十幾個小時,以保證第一個小時的最飽滿精力。就這樣,她成功通過考試,成為了全國第一位嗩吶博士生。至今,劉雯雯仍堅持每天拿出6小時練習嗩吶,“這是十幾年的童子功,雷打不動。”

除了攻讀博士學位,劉雯雯同時也在教授嗩吶專業的本科生。很多年輕人對音樂創作都有很深的見地和新鮮的想法,她十分看重這份對嗩吶的熱情。但面對教學,她又嚴厲得近乎苛刻,不允許學生在根基尚淺的情況下做太多跨界。劉雯雯時常帶著學生一起深入到偏遠地區采風,探訪民間藝人,那些散落在田間地頭的嗩吶演奏時常令他們備受震撼。“這些聲音如果不能被收集和傳承,將是多大的遺憾。繼古開今,創作我們自己的風格,是青年音樂家的使命。”

在學習和教學之餘,劉雯雯還舉辦了嗩吶獨奏音樂會,她帶領自己的學生,邀請民間藝人,與樂隊跨界合作,已經在國內20多個城市完成了巡演。劉雯雯的下一個願望是進行世界巡演,向更多人展示嗩吶的中國化和多樣化。

來源:今日中國 作者:劉暢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