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一字一詞勾勒年度熱點 重溫字詞裏的年度記憶

發佈時間:2023-08-18 09:25:41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柴如瑾 | 責任編輯:姜一平

光明日報記者 柴如瑾

8月16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河南安陽發佈了2022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介紹上一年度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下簡稱“推普”)、語言文化傳承發展等方面的主要狀況。會上還發佈了《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一字一詞勾勒年度熱點

“漢語盤點”旨在用一個字一個詞描述當年的中國與世界。2022年的年度國內字和詞分別是“穩”和“黨的二十大”,年度國際字和詞分別是“戰”和“俄烏衝突”。從年度字詞中,人們既能看到中國故事,又能看到世界萬象。

“穩”是百姓所盼,是國家所向,是面對不確定時的持重、務實和耐心。“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此外,“中國式現代化”“全過程人民民主”“端穩中國飯碗”“數字經濟”“太空會師”“一起向未來”“我的眼睛就是尺”“電子榨菜”“俄烏衝突”當選“2022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

字詞是歷史最忠實的記錄者,既承載著過去一年的社會發展變化,也傳遞了人民群眾對現實生活的理解,還折射出社會語言文化的發展變化。

多元推普助力鄉村振興

在“聚焦重點、全面普及、鞏固提高”這一新時代推普方針的指導下,教育部、國家語委開展了民族地區推普攻堅、農村地區推普助力鄉村振興以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品質普及“三大行動”。

2022年,全國高校的826支志願服務團隊有近萬名大學生參與“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為普通話普及率較低的民族地區和農村地區婦女兒童、中小學生、青壯年勞動力、基層幹部等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

目前,“語言扶貧”應用程式、“普通話小鎮”公益遊戲、“in課堂”中文作文智慧評測輔助教學系統等一系列數字化推普産品,憑藉其趣味性、科學性、便利性等特點,逐漸融入人們的學習和生活中。

服務理念貫通語言生活

語言服務是利用語言、語言産品和語言技術,為滿足社會語言需求而提供的各種服務。2022年,從冬奧會等國家重大活動,到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從天氣預報等公共服務産品,到面對面的政務語言;從手語盲文等特殊的語言文字形態,到産品説明書等社會生活常用品……我國各行各業的語言服務意識和能力都有了大幅提升。

面對大型國際性體育賽事使用語言達上百種的情況,“北京冬奧會語言服務行動計劃”開展了語言技術整合服務、語言翻譯和培訓、奧運語言環境優化、外語志願者培訓、冬奧語言文化展示體驗等項目,構築起北京冬奧會語言服務體系,保障賽事順利進行。比如,8個語種對照、包含13.2萬條術語的跨語言冬奧術語庫為筆口譯人員、志願者等提供線上服務;《冬奧會體育項目名詞》選取3000條核心競賽術語,用中、英、法、日、俄、朝/韓、德、西8個語種對齊翻譯,成為北京冬奧會重要文化遺産。

2022年,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成立,主要針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及國家其他領域重要工作中急需克服的語言障礙,提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漢語方言、手語、盲文、外國語言文字等方面的語言服務,助力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

“中東部地區具體指哪兒?”長期以來,氣象預報中使用的一些地理區劃術語常被大家“吐槽”不夠明確或精確,對公眾理解造成一定障礙。中國氣象局2021年12月31日印發了《氣象地理區劃》和《國家級氣象服務産品地理用語業務規定》,進一步提高了氣象服務産品的通俗性和實用性,天氣預報更接地氣了。

智慧技術推動行業變革

2022年,人工智慧技術迅猛發展,語言文字學界和業界密切關注和深入分析數字技術帶來的語言生活新變化、數字經濟催生的語言服務新需求、數字社會面臨的語言治理新問題。

例如,生成式語言模型展現了語言與科技的緊密聯繫。智慧寫作除傳統的詩歌等文學創作外,其應用領域和場景越來越廣泛,新聞報道、辦公文書、行銷廣告乃至科研論文等都“不在話下”。但與此同時,智慧寫作也面臨著心思內容失實、語言倫理示範等一系列問題,需要以開放且審慎的態度來應對。

再如,長期以來,由於手語翻譯在我國尚未走向職業化,真人手語譯員尤其是高水準譯員嚴重短缺。基於人工智慧的機器翻譯成為一種新型解決方案。2022年,多個手語數字人産品在國際性體育賽事的新聞播報和賽事直播中亮相,滿足了國內聽障群體對無障礙服務的需求。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8日 09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