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綻放城市新魅力——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新地標打造文化新業態

發佈時間:2023-08-18 09:25:41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姜一平

光明日報記者 張景華 牛夢笛 光明日報通訊員 徐紫禾

“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大運河博物館三大建築項目預計于9月底具備竣工驗收條件。”日前,北投集團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項目部副總經理沙鋼向記者介紹。

三大建築項目位於北京市通州區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閒組團,北鄰大運河,與行政辦公區隔河相望,總建築規模約60萬平方米,是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兩環、一心”規劃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規劃過程創新性地實現了三大建築、共用配套設施及軌道交通預留車站五個單體建築一體化設計建設的技術突破。今後,這裡將成為城市副中心率先建成的地標性公共文化建築群,戲劇、圖書、文博等不同文化業態的組團呈現,將為遊客帶來全新的消費選擇及複合型的文化體驗。

北京藝術中心:文化糧倉大戲上演

北京藝術中心設計理念源自通州運河沿岸的古糧倉,因此有“文化糧倉”的美譽。記者在建設工地觀察到,藝術中心建築外立面由折疊鋁板與玻璃幕墻構成,整體呈時尚簡約的灰白色,充滿了現代審美氣息。北京藝術中心整體設計元素提取自漕運碼頭岸邊的古糧倉,由國家大劇院運營,包含音樂廳、歌劇院、戲劇場以及小劇場和綠心露天劇場,總座位數5700個左右,體量與西長安街的國家大劇院本址相當。“通過5年的發展,我們將逐步實現年度650場演出、600場活動的預期規模。”北京藝術中心運營管理部負責人江濤説。這裡將成為國家大劇院“一院三址”發展格局中的重要一極,而國家大劇院也將憑藉整體超過40萬平方米的總建築面積、11個劇場和13000余個座席,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同一城市、同一運營主體的劇院綜合體。

據介紹,藝術中心將以差異化、現代化為運營定位,打造親子互動空間、滿足年輕受眾文娛需求,將在節目類型上進行創新,突破以往的歌劇、戲劇、舞蹈等傳統節目類型,開拓音樂劇、先鋒話劇、多元舞蹈等更多新興藝術門類,覆蓋更多年齡段的觀眾群體。同時將充分利用戶外自然資源,打造露天森林劇場、戶外音樂會、沉浸式戲劇等多種演藝形式,營造人與自然、人與藝術和諧共生的文化氛圍。

9月底,藝術中心即將拉開測試演出的大幕。國家大劇院運營15年來積累的先進經驗以及“高品質、高水準”的雙高藝術標準,將繼續在這裡延續,北京藝術中心將充分融入運河元素、北京文化元素、京津冀區域文化元素,構建現代、多元、開放、創新的藝術生態,持續擦亮“大戲看北京”的城市文化名片。

大運河博物館:運河之舟文脈流傳

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由北側的觀眾共用大廳和南側的主樓兩座相對獨立的建築組成,地上三層,地下二層,建築外立面材質以石材等天然材料和通透的玻璃幕墻為主。其設計理念源於古運河圖景中的船、帆、水三個元素,以運河為線索,將歷史文化融入建築,使之成為鑲嵌在城市森海中的“古韻風帆”“運河之舟”。

首都博物館辦公室主任兼東館籌備處主任張宇介紹,觀眾共用大廳設置了開放式展覽陳列、餐廳、報告廳等功能空間,可以滿足博物館展覽活動、社教活動、禮儀活動、文創配套服務等需要。

主樓區域主要體現博物館基本功能,由藏品庫房、文物修復、陳列展覽、社教活動等區域組成。根據建築內部空間結構,合理設置了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及臨時展覽,並結合社教功能設置兒童展廳、科普展廳。此外,“為提升博物館的吸引力,讓觀眾增強對博物館、文物的理解,我們結合博物館文物保護及修復的職能,設置了對觀眾開放的文保展示區。”張宇表示,這將進一步豐富觀眾的參觀體驗。

大運河博物館展品主要來自首都博物館、兄弟博物館的大運河特色文物及此前啟動的全球展品應徵。談及大運河博物館的展陳特色,張宇介紹,首都博物館本館側重於“都”,而大運河博物館側重於“城”,大運河博物館將更突出展示北京城和運河之間的關係,在功能定位、空間設計等方面進行創新。

北京城市圖書館:森林書苑書香芬芳

北京城市圖書館素有“森林書苑”的雅稱,以“臨山間、于樹下、勤閱覽”為設計理念,為愛書之人創造出一處親近自然的世外桃源。

步入圖書館,目光即刻會被自然閒適的山間閱覽區吸引。圖書館大廳內,兩座三層高的書山聳立,書籍與座席依山而布,方便讀者們隨行隨閱。首都圖書館副館長李念祖透露,未來圖書館將在書山預留的小孔洞中安裝電子螢幕,展示二十四節氣等主題的精美視頻,以動態效果促進“知識可視化”。

北京城市圖書館內設有全國圖書館行業首個非遺主題文獻館,在這裡,圖書館員以北京衚同為切入點,用非遺展品、文獻史料和多媒體技術打造了一場北京衚同裏的非遺文化之旅,讀者不僅能在數字光電技術中沉浸式感受古都風貌,還有機會近距離觀賞非遺傳承人的表演。

北京城市圖書館的藏書能力達800萬冊,擁有國內最大的機械書庫,配有自動分揀機、智慧送書機器人等設備,能實現圖書的自動出庫、自動分揀、自動搬運,讀者通過智慧桌面或手機完成庫本圖書的檢索和借閱後,只需15分鐘,指定文獻就能送至手中。這裡還將提供24小時閱讀服務,在識別技術的助力下,讀者可憑身份證件自助進出、借閱書籍。

據介紹,北京城市圖書館還將建設初代元宇宙體驗區,利用數字資源、數字資産與智慧數據構建可視化數據景觀,構築元宇宙的線下體驗場景。每位讀者將擁有獨一無二的個人ID,在元宇宙體驗區進行閱讀與互動。

不久的將來,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新地標的落成並投入使用,這裡將延續散發出北京城市文化的無窮魅力。三大文化新地標將推進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促進大運河文化帶發展,輻射京津冀受眾,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8日 09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