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保存文學記憶 賦能美好生活

發佈時間:2023-05-25 09:20:06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黃敬惟 | 責任編輯:姜一平

保存文學記憶 賦能美好生活

——文學博物館研討會側記

本報記者 黃敬惟

文學不僅記錄生活、闡釋生活,也在參與生活、改變生活。那些在人們生命中留下印記的作家和作品,為生活賦予了特別的意義。文學博物館保存了這些特別的記憶,並讓他們“活”起來。

日前,一場由巴金故居發起,中國現代文學館領銜全國各地文學博物館、作家故居共同主辦的文學博物館研討會線上上舉行。討論的議題涉及文學博物館如何利用新技術、新媒體以及如何挖掘自身特質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等。

中國現代文學館介紹了近年來數字化工作的一些進展,比如以作家丁玲手稿數字化研究為突破口,推動文學館館藏資料研究;借力中國作協“作家活動周”“劇作家活動日”等大型主題活動,創新現代傳播方式。巴金故居分享了以微信公眾號為主體,打造“品讀經典——現代作家作品賞讀微平臺”的案例,該平臺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用更加靈活親切的方式把經典作家作品送到讀者身邊。福建冰心文學館、林語堂紀念館分享了藏品數字化經驗以及利用新媒體平臺親近讀者、使藏品“活”起來等舉措。作為小型的城市文學館典型代表,青島文學館講述了自身對多元化發展路徑的探索。

與會專家指出,作家故居、紀念館是文學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場館需要挖掘名人資源,結合自身特質,開展創造性的展覽、宣介和研究。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會址紀念館突出作家聯盟特色,與眾多兄弟場館聯袂合作;湖南省常德市丁玲紀念館從丁玲的傳奇經歷中深入挖掘其精神特質,開發多維度的品牌活動;浙江省桐鄉市茅盾紀念館注重文旅結合,深耕革命文學,突出紅色主題;蕭紅故居策劃主辦數個作家作品展、手稿書信展,展示故居的人文價值;徐志摩紀念館從徐志摩的“詩人”標簽入手,組織“新月詩會”“七夕詩會”等品牌詩會;北京魯迅博物館立足豐富多元的藏品,梳理脈絡並構建多層次的魯迅主題展覽……許多文學博物館分享了各自在策展實踐中的創新和創意。

作家李健吾之女李維音、施蟄存之孫施守珪、鄭振鐸之孫鄭源也來到研討會現場,分享他們對祖父輩手稿、遺物整理與保存的感受。

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周立民認為,博物館如今已經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助力人們追求幸福生活,文學博物館人要盡職盡責,在人們奔往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作出自己的貢獻。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