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5月23日訊 (記者 秦金月)5月20日,北京人藝新排版《趙氏孤兒》亮相,思辨風的主題,象徵性的舞臺,現代感的服裝,打破了觀眾對傳統古裝劇的印象,也給予了觀眾更多期待。
《趙氏孤兒》在中國和世界範圍內都是一部廣為人知的復仇悲劇。元代紀君祥創作的雜劇《趙氏孤兒》不僅被譽為“元曲四大悲劇”之一,還由於伏爾泰、歌德等人的改編和採用而聞名於世。如何講述這個傳統故事,是這一版《趙氏孤兒》最大的懸念。這個由金海曙編劇,何冰導演的小劇場話劇,部分地消解了傳統認知上的復仇主題,給出“仇恨背面是愛”這樣的老戲新解,這個主題暗含在全劇始終,隱藏在環環相扣的懸念之下,最終迎來意想不到的反轉。“我們如何去看待愛和恨,每個人都不一樣。”導演何冰表示。
而人物設定更是引人深思——救孤的程嬰是否是偉大的?復仇的屠岸賈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些理解都在劇中跟觀眾進行了探討。“我們要放大今天的探討,為今天的觀眾服務。”何冰説道,反對屠戮生命,站在人性的角度去探討愛,這是藝術創作者不變的初心。
《趙氏孤兒》(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除了主題讓人耳目一新,該劇的敘事方式也獨具風格。劇中場景眾多,幕與幕之間沒有傳統的起承轉合,而是以片段的形式迅速切換,這在話劇舞臺上並不多見,更像是在舞臺上實現了電影的質感。節奏變化、場景更疊如此之快的“碎片化”敘述,卻並沒有使邏輯分散,而是讓貫穿全劇的人物關係與人物動機清晰可見,讓故事更加生動和精練。環環相扣的情節、驚心動魄的場面,讓觀眾全程緊張跟進,沒有絲毫分神地與舞臺上的人物一起沉浸式體驗一齣人生大戲。
舞臺上橋型高臺,打破小劇場限制,給予舞臺更多表現空間;從上而下懸著的鐵鏈,象徵意味十足;現場演唱穿插其中,既有間離的形式感,也暗含劇中深刻的主題;一眾演員更是穿著極富設計感的現代服裝登場……這樣的形式不僅讓人在視覺上感受到新鮮,也更代表了創作者的戲劇理念。“舞臺可以跨越昨天、今天和明天,一齣好的戲劇,演員穿什麼服裝都可以演。”導演何冰介紹道。讓演員在小劇場帶“麥”表演,也是這部戲的一個不同。“這些青年演員的臺詞功力在大劇場都足以駕馭,在小劇場為什麼要戴麥呢?”何冰解釋説,“因為這個戲戴麥不是解決音量問題,而是要讓聲音幫助創造空間,比如展現‘竊竊私語’的密謀場景和個人內心的‘呢喃’”。從演員配置到舞臺形式,此次的《趙氏孤兒》也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到一齣“大戲”的戲劇感染力。
《趙氏孤兒》(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快速的節奏切換,瞬間的情緒迸發,這樣的舞臺表演方式既為十七位青年演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讓觀眾看到他們的實力。“舞臺的核心還是表演。”導演何冰認為這些青年演員的表現可以用“優秀”二字來形容。金漢飾演的程嬰,在簡潔、精練的表演節奏中,將人物背負重重矛盾的內心演繹得更具力量感;周帥飾演的屠岸賈,沒有以往反面人物的臉譜化,人物性格更多面、立體,情感世界更加豐富。先後登場的眾多角色,由李麟、石雲鵬、徐菁遙、黃薇、辛月、陳紅旭、王堃、劉奕、張瀚生、徐督、張鑫名、李金濤、方洋飛、黃麒源、趙澤棟等青年演員塑造。雖然人物眾多,但每個人物上場都帶著準確的節奏,在沒有大量鋪墊的情況下,清晰地傳遞出人物的背景、內心活動和準確的意圖,讓人能夠過目不忘。
作為北京人藝2022年度青年演員藝術考核孵化作品,這次創新嘗試為人藝青年演員提供了一次探索和實驗的機會,實現了小劇場平臺作為創新和探索的功能,更讓演員的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體現了北京人藝生生不息的創作力。本輪演出將持續至6月5日。
《趙氏孤兒》(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趙氏孤兒》(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趙氏孤兒》(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趙氏孤兒》(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趙氏孤兒》(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趙氏孤兒》(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趙氏孤兒》(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趙氏孤兒》演員和觀眾合影(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