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關公文化為何廣泛影響全球華僑華人?

發佈時間:2023-05-23 09:16:31 | 來源:中國新聞社 | 作者:艾啟平 | 責任編輯:姜一平

中新社武漢5月22日電題:關公文化為何廣泛影響全球華僑華人?

——專訪湖北省海外聯誼會原副秘書長、湖北大學客座教授朱正明

中新社記者 艾啟平

關羽,又被尊稱關公,是享譽海內外的歷史人物,民間素有“文拜孔子、武拜關公”之説。關公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聯結海內外華僑華人的重要精神紐帶。

關公文化如何産生?為何在海內外華僑華人中具有廣泛影響力?近日,湖北省海外聯誼會原副秘書長、湖北大學客座教授朱正明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結合近40年交流與傳播關公文化經歷,予以深度解析。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千百年來,關公如何從戰將“升級”為受人崇敬的“偶像”,進而加封為“聖人”?

朱正明:據《三國志》《關帝志》《山西運城縣地名錄》等史料載,西元160年,關公出生在黃河東岸的解州,即今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常平村。據《三國演義》描述,關公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後屢建戰功,留下千里走單騎、義釋曹操、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療毒等千古傳頌故事。但關公並非一般的名將,他在正史中被稱為“虎臣”“萬人敵”,被史官讚為“威震華夏”的英雄。

西元219年隆冬,關公失荊州,退守麥城,在湖北當陽遇害。孫權擔心劉備復仇,將關公首級獻給遠在洛陽的曹操。曹操識破東吳“嫁禍於人”之計,刻沉香木為身軀,以王侯之禮厚葬關公于洛陽城南;關公正身,孫權以侯禮葬于當陽長坂坡下。這就是民間常説的關公“頭定洛陽,身臥當陽”。

歷代帝王則把關公作為“忠義”化身、“仁勇”偶像,先後有16位帝王為關公禦旨加封,使關公從民間神靈“升級”為皇家祭祀的神祇。宋徽宗多次褒封關公,從“忠惠公”到“崇寧真君”,再到封“義勇武安王”。明朝萬曆四十二年,封關公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

千百年來,關公更被民間尊稱為關帝、關老爺、財神爺、恩主公……

“三教”也共奉關公。據《佛祖統記·智者傳》載,隋開皇十二年(西元592年),高僧智顗奏于晉王楊廣,遂封關公為伽藍護法神。中國本土道教尊關公為“伏魔大帝”。儒家則將“武聖”桂冠加冕關公。

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關帝廟祭拜關公大典。武俊傑攝

中新社記者:關公文化如何産生,其精神內涵與外延是什麼?

朱正明:關公去世後,“關公顯聖”故事最早流傳于荊楚大地。《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所述之地,即今天的湖北當陽玉泉山。從三國到隋初,民間一直視關公為蓋世英雄。隨著民間故事廣為流傳,關公在民間文學藝術中的形象越來越完美,加之歷代帝王“加持”、“三教”共奉,關公越來越被“神化”,關公文化形態也越來越豐富。

關公文化是指與關公有關聯的,以“忠義仁勇誠信”為內涵的文化體系,其高度契合儒家的道德與倫理觀念,也是一種理想化的人格境界。即使在當今新時代,關公文化也成為忠誠正義、勇敢擔當、仁厚孝悌以及清廉、誠信等品質的代名詞,與我們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相通。

關公文化外在表現為殿堂建築、楹聯禦匾、廟會祭祀、詩書畫、攝影、雕塑、論文專著、影視劇目等形式,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關公文化廣泛傳播,一大批關公文化遺跡遺址留存後世並得到保護。其中,河南洛陽關林、湖北當陽關陵、山西解州關帝廟最為著名,並稱為中國大陸三大關帝祖廟。僅湖北地區,還有荊州關府、武昌卓刀泉、漢陽關公洗馬口、當陽古麥城遺址、遠安回馬坡、當陽玉泉山等多處古跡遺址。2008年,山西、河南申報的“關公信俗”,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2010年,洛陽關林赴閩臺文化交流活動在閩南展開。當地民眾奉抬洛陽關林“關聖帝君”神像街遊。“關公信俗”是民間信仰關公的各種習俗的統稱,它是一種民間信仰文化,2008年由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張曉理攝

中新社記者:關公文化如何逐步走向海外?

朱正明:中國人走向海外,有著悠久歷史。特別是鴉片戰爭之後,廣東福建沿海居民,有的遠赴北美舊金山淘金;有的參與修築橫貫美國的大鐵路;有的赴南美修建巴拿馬大運河;有的遠航澳大利亞淘金謀生;有的下南洋;一場浩浩蕩蕩的華僑華人大遷徙,在艱難困苦中拉開帷幕。

華僑華人遠離故土,不少懷揣著關公香火,祈佑平安吉祥。由此,“忠義仁勇誠信”的關公文化精神在海外弘揚,關帝廟開始遍佈。

近40年來,我在世界各地交流和傳播關公文化時發現,無論是華僑華人聚居的東南亞、日韓等亞洲地區,還是美國、加拿大、古巴、巴拿馬等美洲國家,以及莫三比克、塞席爾、模里西斯、馬達加斯加等非洲國家,甚至是法國海外省留尼汪等,都有關帝廟堂,都聯繫著眾多海外華僑華人和當地信眾。

新加坡國土面積不大,但有30多處關帝殿堂。中國香港共有40多家關帝殿堂,大澳關帝古廟初建於明代,文武廟是香港香火最旺的關帝殿堂,九龍深水埗武帝廟有130多年曆史。漫步香港街頭,許多店舖、餐廳等都供奉關公。如果説崇奉關公的根在大陸,那麼繁茂的枝葉就在寶島台灣。台灣有700多家關帝殿堂,信眾佔台灣民眾的絕大多數。每年關帝誕辰和金秋時節,台灣各關帝廟殿和社團,紛紛組團赴福建東山島及大陸各地,參加大陸關公文化節,祈福海峽兩岸繁榮昌盛。

據不完全統計,關公文化影響已遍及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關公文化走出國門,豐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中新社記者:關公文化在促進中華傳統文化與各國文化交流融合方面,發揮著什麼作用?

朱正明:今天世界各地,幾乎有華僑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信仰,關公越發成為海外華僑華人的精神力量來源。關公文化也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融合。

一是凝聚力量,為所在國經濟發展服務。如馬來西亞國際關公文化節,自2015年至今已拓展到8個州(聯邦直轄區),分別是柔佛、馬六甲、森美蘭、吉打、雪蘭莪、霹靂、檳城和吉隆坡。參與的關聖帝君恭迎站已達35個,來自中國、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等地的信眾,累計超過10萬。該國關帝節還舉辦了書法、繪畫、象棋、學術研討等多樣化的中華傳統文化活動,成為助推第三産業發展的新動力。

二是促進交流,增進中國與所在國的友誼。如巴拿馬華商總會連續13年在巴拿馬舉辦關帝祭拜活動,並邀請巴拿馬政府官員參加,通過傳統文化交流,讓當地政界和普通民眾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知。據巴拿馬關帝廟主席鐘文智介紹,華人街上的關帝廟,已經成為巴拿馬官方和民間了解中國文化、推進文化交流的窗口。如今,每到關帝誕辰,許多巴拿馬民眾都自發到關帝廟敬香禮拜。

三是維繫親情,祭拜先賢。160多年前,澳大利亞墨爾本建起大洋洲首座大型關帝廟殿。大殿右側是華僑義祠,安放著8000多位華人先賢牌位,成為華僑華人思念故土、祭拜先賢、互幫互助的“聖地”。在雪梨關帝廟,我曾見到一位女士在大堂跪拜敬香,滿眼是淚。原來,當天是她父親去世的週年紀念日,她不能回家鄉祭拜,就來到關帝廟上香。

四是促進和諧相處,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隨著中國深度融入世界,關公文化也以其獨特魅力引起世界的關注和重視。關公文化精神蘊涵著中華民族文化的倫理、道德和理想。我們要大力弘揚關公文化,用東方智慧給人類帶來更多和諧相處方式,共同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可以説,關公文化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綿延千年的關公文化,根植于中華大地這片沃土,在世界各大洲華僑華人居住的地方,正顯示著越來越旺盛的生命力。(完)

受訪者簡介:

朱正明,湖北當陽人,湖北省海外聯誼會原副秘書長,湖北大學、長江大學客座教授。近40年來,朱正明走遍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拍攝關公文化相關圖片數萬幅,收集眾多珍貴資料,出版有《尋訪三國故地》《中國關帝文化尋蹤》《世界關帝文化》《世界關帝聖像集錦》《走遍天涯訪關公》《中華關帝走進地球三極》等專著,曾在美國、法國、日本、新加坡以及臺港澳地區舉辦關公文化攝影展,在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澳門大學等境內外高校舉辦關公文化講座。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