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海外漢學家關注中國的哪些領域?

發佈時間:2023-05-22 09:28:4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文龍傑 韓禹 | 責任編輯:姜一平

《海外中國研究中文書目:1978-2018》是國家圖書館海外中國問題研究資料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館員尹漢超編纂的、由學苑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的工具書。它廣泛收集了1978年至2018年海外中國學中文譯著和專著的書目資訊,以時間為綱,以研究著述為主線,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詳細著錄各種著作的出版資訊,全面反映了1978年以來中文中國學圖書的研究狀況,便於讀者了解國內學術界對於海外中國學研究和譯介情況。這是國內首部關於海外中國學研究圖書總目,是目前為止關於中國學研究中文圖書最齊全完整的工具書之一。

本書是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中新社“東西問智庫”學術顧問張西平主編的《文明互鑒:中國與世界》叢書之一,叢書題目很好地點明瞭本書的重要母題:多元文明交流互鑒。無論是“漢學”(sinology)、“中國學”(China Studies)抑或“中文研究”(Chinese Studies),無論側重中國傳統文化還是當代政治經濟,海外中國研究都是在文明碰撞與交流中誕生的學問。發軔于來華傳教士的觀察記錄,到1814年法國法蘭西學院開始設立“漢學”研究教席,再到20世紀世界範圍內專門學術機構、專門期刊等建制的形成,海外中國研究越發成為顯學,作為研究議題的中國在世界越發顯著,1978年以來更是。因此,對海外中國學研究的資訊收集和動態追蹤就成為海外中國學重要的基礎文獻工作。

“海外中國研究作為中外文化碰撞的産物,更多體現了‘他者’如何觀察、看待和理解中國文化。”尹漢超在序言中如是解釋。“了解海外學者如何看中國,了解外國人對於中國文化的態度,無論是對是錯,都會激發我們對自身文化的思考,重新審視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係,利用‘他者’觀照自身文化也必有新的視角、新的發現、新的創造”。尹漢超認為,這樣能真正樹立起國民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進而形成對振興中華文明歷史責任的認同與使命意識。

本書收錄1978年至2018年在中國內地、港澳臺以及國外出版發行的海外中國研究領域中文圖書,屬於目錄學著作。目錄學在中國發源已久、積澱深厚、地位崇高。“目”指書的篇或卷的名稱,“錄”是指“敘錄”,即將書的內容、著者事跡、評價、校勘經過等簡要介紹;此外還包括所收圖書的分類。因此,目錄作為人們認識圖書、指導讀書入門的工具,歷來備受重視。清乾嘉學派有“治學必治目錄學”之説。

從中國目錄學起源來看,商周史官的綱紀典籍,孔子編訂的“六經”,西漢劉向、劉歆編纂《別錄》《七略》,目錄學工作均有記錄整理、存之後世的公共性質。這正如叢書主編張西平教授在本書序言中寫到的,“做學問並不是僅僅個人出幾本書,以此傳世,學問是一個整體,它需要有人去做文獻,去編目錄。這些工作耗時、費力,但其價值和作用絕不低於一本學術專著。文獻學、目錄學體現的是學問的本質:學問乃天下公器。”由此觀之,本書意義遠不止于書目的整理,它是公共事業的一塊磚瓦,也是文明歷史的一張畫像。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