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中國如何搶救與保護藏文古籍?

發佈時間:2023-05-25 09:10:52 | 來源:中國新聞社 | 作者:拉先加 | 責任編輯:姜一平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電題:中國如何搶救與保護藏文古籍?

作者 拉先加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各民族都留下了卷帙浩繁、浩如煙海的古籍。西藏自治區作為歷史悠久的藏文化起源地和發展地,收藏有豐富的藏傳佛教古籍文獻。這些古籍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産。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來,藏文古籍搶救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藏文古籍搶救保護工作成績體現在哪?

西藏古籍普查、保護長效機制基本形成。西藏豐富的古籍廣泛分佈于自治區的上千座寺院和民間私人手中。西藏自治區歷來高度重視西藏文化保護和傳承工作。2009年,在“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推動下,西藏正式開啟了歷時十年之久、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古籍普查工程。為做好西藏古籍普查和保護工作,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在原古籍辦公室基礎上成立了“西藏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據悉,2009至2019年間,中央和自治區累計投入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資金支援西藏古籍文獻普查保護工作。截至2019年,西藏已累計修復近3000頁瀕危古籍文獻,完成14個基層古籍收藏單位條件改善項目,新建2個古籍保護點。

藏傳佛教典籍文獻得到尊重和保護。中央和西藏自治區政府始終注重對藏傳佛教典籍的收集、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使西藏藏傳佛教優秀傳統文化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得到了弘揚和發展。1984年,國家撥款新建西藏自治區檔案館,保存和收藏了大量珍貴的藏文檔案,目前館藏檔案達300多萬卷(冊、件)。支援重要藏文經典的蒐集、整理、翻譯和出版工作,組織對勘出版《中華大藏經》藏文版,搶救整理《格薩爾王傳》,出版《先哲遺書》叢書、《中華大典·藏文卷》等眾多寶貴藏文典籍。近年來,西藏通過國家民族文字出版專項資金資助項目、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自治區財政專項投入等途徑,先後出版了《雪域文庫》系列叢書、《苯教尊者尼瑪彭色傳記》《時輪金剛彙編》《歷輩班禪大師傳記》《西藏著名掘藏師西然吾色文集》等系列典籍文獻。

布達拉宮古籍文獻得到高度重視和有效保護。西藏現有布達拉宮、薩迦寺、大昭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等眾多宗教寺廟和文物古跡,被列入全國和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布達拉宮作為西藏文化遺産的傑出代表,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國家啟動布達拉宮古籍文獻保護利用項目,明確項目週期10年、總投資3億元。截至2021年,國家先後下達專項補助資金6845萬元。布達拉宮古籍文獻(貝葉經)保護研究中心成功研發貝葉經靜電吸附無損提取裝置。2020年,國家資助4000余萬元啟動大昭寺文物古跡保護工程。

如何抓住用好古籍事業發展的新機遇?

古籍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亦是一項事關賡續中華文脈、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事業。近年來,國家在挖掘、整理、保護古籍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特別是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古籍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如何抓住用好古籍事業發展的新機遇是當前的關鍵任務,亦是進一步推動中國古籍事業發展繁榮的重要舉措。

一要深入挖掘西藏藏傳佛教經典文獻時代價值。西藏豐富的藏傳佛教典籍是藏民族的歷史遺産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它負載著藏民族的價值取向,凝聚了西藏文化發展歷程中珍貴的文化精華,在歷史上為推動民族進步、社會發展發揮過積極作用,時至今日依然具有顯著的時代價值。深挖西藏古籍時代價值,使其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資源,是新時代西藏古籍保護工作題中應有之義。

二要著力推進西藏藏傳佛教經典文獻數字化。“意見”指出:建立健全國家古籍數字化工作指導協調機制,統籌實施國家古籍數字化工程。積極對接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加強古籍數據流通和協同管理,實現古籍數字化資源匯聚共用。西藏自治區作為歷史悠久的藏文化起源地和發展地,收藏有卷帙浩繁的藏傳佛教古籍文獻。而大部分古籍廣泛分佈于西藏自治區的上千座寺院,甚至民間私人手中。比如隱藏在世界屋脊的“第二敦煌”薩迦寺即為典型一例。

薩迦寺藏佛經4萬多卷,內有十分珍貴且保存完好的貝葉經20卷。據悉,薩迦寺自2011年啟動古籍數字化掃描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寺20%古籍的逐葉掃描,初步形成了數目數據庫和全文數據庫,剩餘部分正在積極爭取資金投入。作為古籍再生性保護方面的一個重要手段,西藏應進一步推進西藏藏傳佛教經典文獻數字化。

三要強化西藏古籍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意見”指出:加強古籍存藏保護、整理研究和出版專業機構建設,擴大古籍保護修復人才規模,加強古籍整理研究機構力量,健全少數民族古文字人才傳承機制,建設少數民族文字古籍專業人才學術交流平臺,加強古籍專業出版隊伍建設。完善用人機制,保障古籍工作相關人員工作待遇。強化古籍人才培訓,實施古籍人才培訓計劃,設立全國古籍人才培訓庫,建設古籍人才培訓基地和古籍整理研學一體的培訓平臺。

作為西藏文明的結晶,保護好這些珍貴的藏文古籍,對賡續中華文脈、助力民族復興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西藏專業從事古籍保護與整理工作的人才比較匱乏,應強化人才隊伍建設,這是西藏古籍事業可持續發展的人力保障。(完)

作者簡介:

拉先加,藏族,民族學博士,現任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研究員。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青年藏學會會長、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組長、中國宗教學會理事、全國因明專業委員會理事、青海省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等。著有《格魯派主屬寺系統的歷史文化研究》、《嘉木——M村民族志》等宗教學和人類學方面的學術研究專著,其研究成果先後四次榮獲中國藏學研究最高獎項“珠峰獎”。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