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時代變革中的文化遺産

發佈時間:2023-04-19 09:55: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宋新潮 燕海鳴 | 責任編輯:鄭偉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風光。  陳先林攝(人民圖片)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小瀛洲。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供圖
新聞連結:北京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開園  4月8日,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開園。元代科學家郭守敬為解決大都的漕運問題,引此處的白浮泉作為大運河北端上游水源,如今此地仍存都龍王廟、九龍池、“白浮之泉”碑亭等歷史遺跡。經修繕保護,承載白浮泉歷史文化的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建成,向公眾更好地展示大運河文脈。圖為4月6日拍攝的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攝

每年4月18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立的“國際古跡遺址日”。今年國際古跡遺址日的主題是“變革中的文化遺産”,旨在探索在充滿變革的世界中文化遺産所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路徑。

“變革中的文化遺産”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理解:一是文化遺産在世界變革中所處的位置、遇到的困境和解決途徑;二是文化遺産在世界變革中所扮演的角色、作出的貢獻和創造的價值。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革過程中必然充滿風險挑戰,但變革也會催生新的機遇。

世界變革帶來的風險與挑戰

在一個變化和不確定因素成為常態的世界,從地緣政治衝突到氣候環境變化,從社會思想變遷到科學技術革命,都會給文化遺産帶來風險與挑戰。

國際秩序的變革和衝突的加劇,導致文化遺産在戰爭或恐怖主義事件中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壞。儘管半個多世紀前即有《海牙公約》對戰爭期間古跡遺址的保護做出約定,但時至今日我們仍看到大量文化遺産在炮火中損毀。

氣候變化、自然災害對文化遺産的衝擊也很大。今年土耳其大地震導致土耳其、敘利亞的許多文明遺跡遭到嚴重損壞,讓我們震撼于天災的摧毀力量。一些自然災害並非純粹的天災,而是與人類活動有關。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加上此前開發的影響,導致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生態系統受到嚴重威脅,險些成為瀕危世界遺産。越來越多人認識到,自然災害呈現愈發頻繁的態勢,與人類不加節制的碳排放有著密切關聯。

經濟社會的變革也會影響人們對文化遺産的認識和態度。西方國家近年來遇到經濟發展和轉型的瓶頸,許多歷史古城面臨保護和發展之間的抉擇。威尼斯、布達佩斯、 維也納等世界遺産城市都受到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警告,要求正視過度開發對文化遺産的威脅,英國“利物浦海上商城”甚至被移出《世界遺産名錄》。歷史城市保護的理念原本誕生於歐洲,然而,在當下歐洲很多地方,經濟發展和遺産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美好的理念與殘酷的現實形成鮮明對比。當我們看到那些曾經的“模範生”也無力改變困局,對文化遺産在世界變革中的脆弱性也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更好應對時代變革的挑戰

在理解變革給文化遺産帶來衝擊的同時,我們也要切換視角,看到文化遺産本身就是變化的結果。當我們的目光掃過《世界遺産名錄》時,會發現許多文化遺産是人類回應變革的歷史結晶。世界從來就不是穩定不變的,見證變化、記錄變化正是文化遺産獨特的價值。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産大運河在不斷的變革中積累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從古代軍事運輸補給的渠道,到承擔國家稅賦功能的漕運體系,再到維繫國家政治文化安全的命脈,大運河是政治和歷史變遷的晴雨錶。從隋唐運河到京杭運河,其空間格局變化反映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鑄就歷程。大運河作為一項水利工程,也是古人適應自然、利用自然以及不斷改變自然的傑出案例。

絲綢之路則是沿線國家文明交流互鑒、變革創新的代表性遺産。人們在這組路網之間行走,文化和思想不斷碰撞、交融,多元共生,共同維護著絲綢之路的繁榮發展。古波斯帝國的雄偉城址不遠處矗立著古希臘的優雅雕塑,孔雀王朝的記功銘刻毗鄰著莫臥兒帝國的花園,交河故城層層疊疊的夯土積澱著一次次文明交融的時代印記。絲綢之路告訴人們,延續至今的偉大文明,無不是以開放的胸襟接納變化、適應變化而賡續發展。

人類適應變化、應對變化的智慧,在多項世界文化遺産中都有體現。古人面對自然環境的複雜多變,總結出變化的規律,努力探索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法,巧妙利用自然資源創造美好生活。2000多年前,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都江堰,利用自然地形和水文特點,實現引水、泄洪、排沙的功能,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這一偉大的古代水利工程200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杭州西湖是利用古潟湖不斷營造而成的景觀,是利用自然改善人居環境的典範。西湖的自然進化、功能演進及強烈的社會屬性,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共生共榮。如果沒有一代代人不斷探索革新治水方法,就不可能有安寧雅致的西湖十景。主動擁抱變革、大膽創新,才能迎來歲月靜好。我們應從文化遺産所蘊含的傳統智慧中汲取力量,獲得經驗與啟示,更好地應對時代變革所帶來的挑戰。

以開放胸懷推動國際交流合作

儘管世界局勢存在很多動蕩和不確定因素,但應該看到,全球文化多樣化發展和持續進步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文化遺産不僅要適應和應對變化,還要在變革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主席特蕾莎·帕特裏西奧呼籲國際社會重視文化遺産在經濟、社會與科技變革中的驅動作用,充分發掘遺産內在的智慧和價值,推動社會創新,提升人類生活品質,助力人類社會適應和引導變革。

中國文物工作多年來不斷迎接時代發展變化,在變化中創新進取。2022年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確立“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在強調保護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和系統闡釋文物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讓文物活在當下,積極融入時代,擁抱變化,為今天的人們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文化遺産在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作用更加凸顯。

保護文化遺産應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的認識已經深入人心,共同保護文化遺産的行動能進一步凝聚民眾的共識,使文化遺産成為當地人的共同記憶和精神紐帶。2016年浙江泰順廊橋保護行動便是凝聚民眾文保共識的典型案例。廊橋被洪水沖毀後,許多人第一時間加入保護廊橋的行動中,當地廊橋技藝非遺傳承人和文物工作者合作,組織當地居民參與廊橋修復。公眾積極參與保護賦予了文化遺産新的記憶,這種齊心協力的行動是文化遺産面對各種挑戰時最堅實的保障。

有效利用文化遺産,最大限度發揮遺産的社會功能,是新時代文化遺産適應變革、滿足民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應有之義。近年來,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開展“鄉村遺産酒店示範項目”推介活動,探索古村落古民居活化利用的新途徑。示範項目以遺産資源保護和有效利用為核心,推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提升、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進而帶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增收,促進鄉村經濟與遺産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科技手段助力文化遺産保護已成為大勢所趨。《“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要求提升文物科技創新能力和文物領域科技應用水準,帶動解決重點難點和瓶頸問題,支撐引領文物事業高品質發展。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成立防災減災專委會、數字遺産專委會,專門研討高新科技在遺産保護中的應用。中國世界文化遺産監測預警體系在世界文化遺産的日常保護及應對氣候、環境變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文化遺産領域的應用實踐,也能推動相關技術不斷更新進步。

在變化的世界中,文化遺産帶給我們迎接挑戰、應對變局的信心。中華民族從波瀾壯闊的歷史中走來,飽經滄桑仍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保護文化遺産,目的是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構築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為今天的人們創造美好的生活。文化遺産保護工作者要有迎接變革的勇氣和適應變局的智慧,以開放的胸懷積極推動國際交流合作,發揮文化遺産在促進社會和平發展方面的作用,助力人類社會適應和引導變革,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04月18日 第07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