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良渚古城遺址 大遺址考古的典範

發佈時間:2022-08-23 11:27:31 | 來源:人民畫報 | 作者:龔海瑩 | 責任編輯:葛蕾

玉飾牌

良渚遺址已成為大遺址考古與保護的成功典範,為中國乃至世界同類型大遺址保護提供了一份經典案例。

2019年7月6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産大會上,浙江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世界遺産委員會認為,良渚古城遺址展現了中國在五千多年前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的早期區域性國家形態,是早期城市文明的傑出代表。

良渚遺址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多年曆史的重要價值,它的真實性、完整性得到了世界範圍的認可。

發現良渚:想像得到實證

1936年,中國第一代考古人施昕更(1911年—1939年)在現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良渚鎮首次發現新石器時代的黑陶片,良渚遺址因此而得名。此後的80餘年裏,歷經中國四代考古人的考古發掘和研究,良渚古城遺址如同一個不斷發現碎片的巨大拼圖,從發現王陵與貴族墓地及出土大量玉器,到發掘宏大的宮殿與古城、功能複雜的水利系統等遺跡,最終將這處面積超過100平方千米的超大型都邑性遺址完整呈現在世界面前,今人對五千年前中華文明的想像得到實證。

2006年至2007年,中國考古學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一室主任、良渚工作站站長劉斌和他的考古團隊歷時一年多時間,先後發現並逐一確認圍繞良渚古城修建的四面城墻,這座東西約1700米、南北約1900米的古城開始顯露輪廓。這一重大發現轟動一時,被譽為“石破天驚”,這道城墻的發現,將四代考古人先後發現的高等級墓地、祭壇、玉禮器系統、大型宮殿基址等300多個遺址點串為一體,一個以稻作、玉器、土築、城市建制為特點的國家級文明脈絡漸漸清晰起來。劉斌説:“良渚古城發現後,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説這已經是成熟的文明瞭。”

在古城週邊,存在一個由11條水壩組成的面積約14平方千米的大水庫,並通過一條5公里的長堤與古城連接到了一起,這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遺址。這個大型水利工程具有防洪、運輸、用水、灌溉等諸多功能,展現出世界同期罕見的科技水準,為了解良渚古國管理機制和社會複雜化程度提供了重要觀察視角。

成熟發達的稻作農業,數不勝數的精美玉器,以及宏大古城規模所顯示的深徹社會動員能力和高效組織管理能力等,都顯示良渚已經具備文明的形態。劉斌指出,良渚古城絕不亞於同時期的古埃及、蘇美爾和哈拉帕文明。良渚古城遺址的考古發現,使國際學術界認為“中華文明歷史不足五千年”的觀點産生了根本性轉變。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康橋大學教授科林·倫福儒三次訪問良渚,稱“它讓人們對於中國早期文明的理解提前了1000多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教授弗農·斯卡伯勒表示:“良渚考古不止改寫了中國歷史,也改寫了世界歷史。”

傳承良渚:考古與保護並行

劉斌認為,良渚古城遺址考古與研究取得了諸多突破性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起考古與保護緊密結合的大遺址考古模式。他指出,良渚古城遺址的大考古模式,使中國考古人逐漸改變了考古觀念,對早期都邑的研究視野擴大到一百平方千米的尺度,並通過區域系統考古調查、勘探和石、玉、林、水、土等各類資源調查,將良渚周邊1000平方千米的文化遺址和自然環境納入整體研究觀察。

“1986年發掘反山遺址,我們沒有一口氣挖到底,並呼籲當地政府保護,就這樣每個重要遺址都逐一保護了下來。如果沒有保護,最後古城可能上面會蓋滿了房子,也就不會有今天良渚這樣完整的遺存呈現出來。”劉斌説,“發現良渚文明的過程,真正體現了考古與保護的良好互動。”

2009年,由國家文物局和杭州市政府共同舉辦的“大遺址保護良渚論壇”通過《關於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良渚共識》,提出了“良渚古城遺址要像公園般美麗”的暢想。2017年,良渚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成,同時建成具有國際標準的良渚遺址考古與保護中心及良渚遺址監測中心。

隨著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一方面,良渚古城遺址考古發掘工作開始轉入小面積、精細化發掘階段,另一方面,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的組成部分,保護進入統籌管理階段,按照國際標準、科學精神構建了“大保護、全聯動”新模式。2018年投入使用的良渚古城遺址遺産監測平臺,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遺産監測、保護、管理的融合。現在,良渚遺址已成為大遺址考古與保護的成功典範,為中國乃至世界同類型大遺址保護提供了一份經典案例。  

(本報道未署名圖片由劉斌提供)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