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歷時近3年臨摹壁畫 他讓莫高窟被世人知曉

發佈時間:2022-05-31 11:19:02 | 來源:華西都市報 | 作者:李雨心等 | 責任編輯:蘇向東

揭秘敦煌文化中的蜀地痕跡

歷時近3年臨摹壁畫 他讓莫高窟被世人知曉

在河西走廊的西端,循著高低起伏、綿延不斷的鳴沙山東麓望去,就能看到崖壁上開鑿出的歷經千年歲月的歷史沉澱和滄桑面貌,這便是敦煌莫高窟,聞名于中外的世界文化遺産,更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寶庫。

2021年10月,在中國現代考古學百年之際,“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結果公佈,甘肅敦煌莫高窟位列其中。

蜀地與敦煌,相隔數千里遙遙相望,但四川作為絲綢之路的主線之一,與敦煌在歲月的過往中也有著聯繫和交流。日前,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獻研究所所長趙曉星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聊到了在弘揚敦煌文化中,蜀地留下的一些痕跡。

在敦煌停留3年

張大千臨摹了大量壁畫

四川和敦煌産生的種種聯結中,始終繞不開一個人,那就是內江畫家張大千。在張大千富有傳奇色彩的藝術生涯中,在敦煌的創作可謂是其藝術生涯最高峰。將時間倒回1941年,張大千在漫天黃沙中輾轉抵達敦煌,前後在此停留了3年,不僅臨摹了大量的壁畫,還對石窟的內容做了詳細記錄。

“張大千對敦煌藝術的弘揚確實作出了貢獻,這一點是不能否認的。”趙曉星説,當時大多數人還不了解敦煌藝術,張大千採用復原臨摹,臨摹了大量敦煌壁畫。“張大千臨摹作品的色彩,跟壁畫不一樣,他認為壁畫最開始大概是什麼顏色,就用什麼顏色臨摹,所以他臨摹的畫色彩十分鮮艷,這種畫風確實能達到雅俗共賞的效果。畫展在國內外引起轟動,吸引了國內外學者開始關注敦煌藝術。”趙曉星説。

舉辦臨摹畫展

讓莫高窟被世人知曉

“當時,敦煌莫高窟已沉寂了數百年,當它再次被世人發現後,吸引了國外探險家的關注,譬如法國人伯希和的考察團,就帶走了藏經洞中的很多文獻。”在敦煌莫高窟紮根了30多年的敦煌研究院研究館員婁婕説,即使如此,莫高窟當時也只被中國少數文化學者知曉,了解也僅限于藏經洞裏的文獻,“對於這樣一個浩大的寶庫,國人其實知之甚少。”

偶然間,張大千看到了臨摹的敦煌壁畫,他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宏偉的藝術寶庫。“張大千先到敦煌進行了一番考察,他覺得莫高窟非常了不起,於是馬上返回上海,變賣了家産,又到紡織廠買了很多布匹,還請了一些畫師,攜家帶口在莫高窟進行了近3年的繪製。”婁婕説。

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張大千離開敦煌以後,在重慶舉辦了臨摹敦煌壁畫展。婁婕説:“畫展讓世人看到了中國的石窟寶藏,讓大多數國人第一次知道了敦煌藝術的所在。這是張大千對敦煌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

婁婕還講到,張大千讓敦煌藝術展現在世人面前,而敦煌則深深浸染他之後的創作生涯。“在此之前,張大千描摹的許多作品大多為明清時期,是細膩又纖弱的。”婁婕説,但在莫高窟,張大千看到了唐代的壁畫,看到了這些浩大而絢爛的畫面,自然深受震撼。

“這些人物的形像是有生機的、健康的、飽滿的,和他原來臨摹的明清繪畫的審美完全不同,這給他帶來了衝擊和激發。可以説,敦煌壯闊了他的胸懷,使得他能去畫氣勢磅薄的潑墨山水畫。敦煌給予了他深刻影響,這也讓他成為了中國美術史上一個標桿式人物。”婁婕説。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徐語楊 實習生 王卓 甘肅敦煌報道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