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評析】
作者:呂帆(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副主任)
剛剛過去的母親節,讓很多人憶起去年的熱門電影《你好,李煥英》。一年過去,以母親為題材的影視劇正在全球範圍內一展新貌。電影《瀑布》收穫多個電影獎項和觀眾好評,獨立電影《瞬息全宇宙》躋身近期票房前列,《親愛的小孩》等多部劇集讓觀眾在“別人的媽媽”身上看到了自己。
如何在大眾藝術中更好地刻畫母親形象,是社會文明發展帶來的必然思考。對於中國內地影視劇而言,自新中國成立,母親形象至少已經過四次粗線條的變遷:80年代前,女性性別特徵在“男女平等”的號召下被淡化,母親作為女英雄、女戰士成為時代符號;80年代,善良勤勞、自我犧牲的傳統女性佔據熒幕,電視劇《渴望》造成萬人空巷;90年代,宏大敘事讓位於生活日常,電影《九香》《漂亮媽媽》中母親們便背負起了苦難家庭的重擔;新世紀後,雖有更多元的敘事類型,但女性個體意識和情感訴求仍然微弱,文藝作品更多將關注點放在家庭生活中“父親的缺席”或“強勢母親的控制”。
近年來,文藝作品越來越多地表達著對“母職”問題的反思,也在不同程度上開拓“母親”形象的新可能性。
創新手法一,類型融合。不再將以往母親限定於家庭倫理的舞臺,影視劇可以結合不同類型,實現“破圈效應”。電視劇《小別離》《小歡喜》《小舍得》聚焦不同階段的教育問題,韓劇《母親》聚焦虐童問題。皮克斯新片《青春變形記》中,女兒突然變身紅色小熊貓,開啟了母女關係的新旅程。《你好,李煥英》本質是青春片,美國電影《三塊廣告牌》、南韓電影《母親》結合犯罪懸疑類型,打造出耳目一新的敘事風格,受到了不同圈層的關注。
創新手法二,角色反轉。不再將母親塑造為獨自奉獻的一方,她也能擁有不同人生境遇,重審“親密關係”。電影《瀑布》中,單身母親在與女兒劍拔弩張之際,突然發現自己患上思覺失調症,在女兒的照料下,親密關係開啟新的方向;電影《媽媽!》中患阿爾茲海默症的不是85歲的母親,而是65歲的女兒;《桃姐》中,如母親般照顧大少爺一輩子的桃姐在生病後,兩人關係迎來動人的轉向;電影《柔情史》講述一對衚同母女的“相愛相殺”,最終入圍第68屆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並獲最佳處女作提名。
創新手法三,細節加持。不再概念化地呈現“三破一苦”,母親的形象可以很具體,以此展現“自我覺醒”。當年,電視劇《娘道》描寫的雖然是善良無私的母親,卻因一生為他人勞作而缺乏自我意識,引發觀眾集體惡評。反觀《親愛的小孩》《小敏家》《您好!母親大人》等劇集,故事主線雖不離“生育、養育、教育”三大“母職”,卻在細節處引發觀眾感嘆“真實得讓人窒息”“感動得令人想家”。
影視劇向來被認為是時代背景、社會心理的某種映射,其對“母親”的塑造恰恰反映了“對時代的反思和對人性的探索”。“母親”是一個複雜的概念,需用心盡情地刻畫,避免為她貼上符號化的標簽。
老舍先生説:“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裏是安定的。”正如講好母親的故事,既是不忘來路,也為此生心安。沒有人天生就是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道路上,女性的人生與心靈值得更多關注。
《光明日報》( 2022年05月13日 02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