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的寶物”系列是河南博物院2020年底打造推出的考古盲盒文創産品,該産品一推出就受到國內外市場的熱捧。它是河南博物院首次採用“動態文創”理念開發的一款文創産品,是新時代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文創發展模式的創新。
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表示,考古盲盒的火爆,可以看出人民群眾對傳統文化消費的旺盛需求,這促使文博人以更加開放的思維跨界合作,不斷探索讓文物活起來的有效方式,使得文物能夠更好融入生活、服務人民。
宅在家裏“挖文物”
拿起精巧的洛陽鏟,小心翼翼地剝土,隨著土壤一點點脫落,輕輕掃去上面的浮塵,“文物”大將軍虎符終於現出真容……“五一”前夕,河南鄭州的王子熙收到媽媽贈送的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物”大禮包時驚喜萬分。隨後,化身“考古專家”弄得滿身是泥的沉浸式體驗,更讓他在驚喜中感受了文物內涵。
“失傳的寶物”考古盲盒文創産品,分為傳承、史詩、傳説三大種類,2021年9月更新的寶物中已經包含了河南博物院六大鎮院之寶及80多款文物微縮仿製模型,其種類涉及青銅器、玉器、陶器、瓷器,品類繁多,十二生肖獸首印章、大將軍虎符、武則天金簡或杜嶺方鼎等均包含在內。
“失傳的寶物”考古盲盒深受歡迎,與它自身屬性密不可分。為了模擬真實的考古體驗,盲盒處處體現考古的專業性,盲盒中包裹“文物”的泥土是來自洛陽北邙充滿千年古都文化氣息的土壤,産品中包含了考古鑽探神器洛陽鏟(微縮版)、專用小刷子,連外包裝上都印有考古地層標記。
“考古和開盲盒很像,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麼。”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稱,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並不是盲目跟從近年來興起的盲盒熱,而是充分考慮到盲盒理念和考古工作的共性。相較于普通盲盒開盒即結束,“失傳的寶物”考古盲盒打開後需要消費者親手發掘,最終獲得寶物,這種互動體驗讓消費者可以在一個個獨立的“考古現場”中感受探秘歷史的瞬間。
“動態文創”助力提檔升級
博物館文創産品品類繁多,按其發展階段來看,1.0時代主要是各種文物主題的紀念品,2.0時代注重將文創産品的感官體驗。然而,隨著博物館文創産品開發日趨成熟,越來越多同質化産品開始出現。
“河南博物院文創團隊(簡稱‘豫博文創’)在最初的探索階段,也經歷過追求同質化産品的時期。”宋華説,隨著博物館文創工作的深入發展,他們發現如果總是走別人走過的路、循著別人制定的規則就很難實現突破,於是開始探索一條屬於豫博文創自己的創新之路,開啟了文創産品的3.0時代,河南博物院也在升級之路中提出了“動態文創”的概念。
“動態文創”是指文創産品不再是靜態的、孤立的,而是需要人參與其中,並通過各種互動等方式最後獲得的文創産品。“以開放的姿態迎接公眾,在産品的研發和改進過程中不斷吸取意見,讓公眾感受到自己參與了這款産品的創作。”宋華説,考古盲盒是第一款在此概念下誕生的産品。
“失傳的寶物”考古盲盒把考古代表的“傳統”與盲盒象徵的“時尚”結合起來,讓大家體驗到發現“文物”的驚喜感、代入感和滿足感,激活了年輕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興奮點,一經推出便供不應求。
隨後,河南博物院又推出了“散落的寶物”系列文物挖掘和文物修復盲盒、“雕刻的寶物”傳拓盲盒,它們仍沿用“動態文創”的概念,沉浸感、代入感十足。
鄭州大學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汪振軍稱,河南博物院的系列考古盲盒通過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讓文化知識由被動灌輸轉變為主動探尋,進而實現文化傳承和消費升級。
讓更多的文物走進生活
為了“讓文物活起來”,河南博物院始終鼓勵文創産品積極“走出去”,打造“立體文創”新佈局,讓歷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從一個單一的空間,向外發展形成一個開放包容、交流互動的立體新天地。
2021年7月,河南博物院首次將文創特展“搬”進購物場景,在鄭州二七萬達廣場舉辦“探見博物館之旅——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物”考古盲盒互動展”。2021年11月,河南博物院將復刻文物與考古盲盒搬進鄭州市井文化主題街區“鄭州1948”,打造“嗨!國寶”考古盲盒主題展館,通過考古盲盒挖掘鄭州文化的內驅力量。此外,“失傳的寶物”系列考古盲盒先後入駐TOPTOY亞洲潮玩集合店和加拿大大型商超,在大洋彼岸也擁有了一批“忠實粉絲”。
看到考古盲盒的破圈效應,很多品牌希望與河南博物院達成聯名合作。截至目前,豫博文創依託考古盲盒系列産品,先後與騰訊視頻、百度百科、萬達、支付寶、鴻星爾克、凱迪拉克、聯想等品牌達成合作。
“其實從‘活’起來到‘潮’起來的不單單是文物和傳統文化,更是我們心中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馬蕭林介紹,河南正借文旅融合的東風,用活用好豐厚的文物資源,傾力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讓更多沉睡千年的歷史圖景生動再現。(本報駐河南記者 張瑩瑩)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