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訪杭州南宋德壽宮復原設計師:最難的是細節

發佈時間:2022-01-19 08:58:58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嚴格 謝盼盼 王題題 | 責任編輯:秦金月

中新社杭州1月18日電 題:訪杭州南宋德壽宮復原設計師:最難的是細節

作者 嚴格 謝盼盼 王題題

“南宋時期,孝宗皇帝在德壽宮拜見太上皇高宗,是站著,還是坐著?現場到底擺幾張椅子?”1月18日,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設計主持人、浙江省古建築設計研究院原院長黃滋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德壽宮建築復原標識展示目前最困難的是歷史細節及殿內場景佈局的復原設計。

南宋時期,位於杭州的德壽宮又稱“北內”,是宋高宗、宋孝宗退位後居住的宮殿。德壽宮遺址不僅是中國少有的一處經過系統考古、完整揭露和深入研究的南宋遺址,還是唯一一處集皇家宮苑和江南園林于一體的遺址。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但在“南宋”這一重要時間斷面上,此前浙江杭州長久以來缺乏一處具代表性、可供觀瞻的建築景觀。

而作為杭州首個規模性展示南宋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德壽宮將通過遺址展陳、建築復原和數字展示,向市民與遊客展現最為地道的宋韻文化,也將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南宋歷史文化集中展示地。

記者走進德壽宮建築施工現場,目前項目主大殿上樑,鋼結構保護棚全面結頂。

該項目用地面積21367平方,建築高度18.6米,總建築面積12321平方。總體建築佈局以綜合文獻和考古推測的德壽宮原有格局為依據,延續了德壽宮“南宮北苑”的格局,主要通過中區保護廳棚、西區保護廳棚兩組主要建築,展示德壽宮兩宮並列的特徵。

施工現場很少見到水泥鋼筋,相反,不同直徑、樣貌的木製品卻如山巒般起伏:櫨鬥、金柱、駝峰、明月梁、華栱……

據黃滋介紹,德壽宮建築復原標識展示主要依據宋代《營造法式》,同時參考宋畫和為數極少的宋代建築。不同於其他遺址的復建,德壽宮項目綜合性很強,既要有保護,又要有工程、有復原,還要有展示,而且涵蓋的工種也多。

很多建築構件都是經過設計團隊反覆作圖修改,打樣後現場反覆審核、修改,才定版施工的。一個瓦當,定制幾次都不理想,最後用發掘的德壽宮原配瓦當脫模,才有了感覺。

但讓黃滋認為,最困難的還是細節,宮殿內場景佈局的復原設計,譬如卷剎、柱子用料用色、藻井圖案、椅子數量及擺位等。

據悉,現存宋塔的鬥栱木材大部分用的是苦櫧木,但目前中國已無法保障供應。因此,結合木材的特質,最終選擇柚木做主材料。

黃滋表示,柚木自有一股清靈之氣,其色雅而紋直,比較貼合宋代的文人氣質。

在決定選用柚木後,其設計團隊又前往同樣修復時木結構部分採用柚木的凈慈寺。通過實地對比,該設計團隊將德壽宮的立柱柱徑減少3釐米,使其更接近宋式的纖細舒展。

設計團隊多次奔赴寧波保國寺追尋細節,琢磨木頭與木頭之間的磨合。同時,結合宋代《營造法式》,以最大限度復原南宋時期面貌。

近期黃滋團隊將專注大殿內場景佈局設計,再過幾個月,這座在地下沉寂了數百年的秀麗宮殿將重現江湖,世人將再見雅致、俊逸、巧趣、柔美的宋韻文化獨特魅力。(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