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陳麗雲的旗袍人生:打開女性婉約之美

發佈時間:2021-10-18 16:37:20 | 來源:揚子晚報 | 作者:朱亞運 | 責任編輯:蘇向東

面對胖瘦高矮不一、容貌氣質各異的定制對象,純手工旗袍製作者陳麗雲憑著獨到的眼光和細膩的手感“歸拔”著每一件旗袍,傳承著中國悠久服飾文化中絢爛的那一抹。因為手藝精湛,她曾為不少名人量身定制旗袍,如表演藝術家田華、演員梅婷等,去年很火的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中佘詩曼、黃曉明等人的服飾造型也均出自陳麗雲之手。如今,陳麗雲因照顧老人已回到南通如皋長江鎮的家中,遠近定制旗袍的人常常慕名而來。在陳麗雲的旗袍工作室裏,她接受了揚子晚報記者獨家專訪。

從學徒到開店,過了一把創業的癮

記者見到陳麗雲時,她特意穿上了一件藍色旗袍,這件是她親手做的,因為特別喜歡藍色。事實上,陳麗雲平時很少穿旗袍,“我個子矮,又有點胖,不喜歡太招搖,所以平時穿休閒的衣服比較多。”陳麗雲的工作室是自家的一間大房間,沒有華麗的裝飾,幾個假人模特穿著古典和現代改良的幾款旗袍,看著勻稱合體,另外,在衣架上還挂著十多件成品,這些是她親手製作旗袍中的“代表作”,以便向來訪客人展示。

“起初學做旗袍就想靠著手藝活賺錢,謀求一條生路吧。”談起為何與旗袍結緣,陳麗雲坦誠地説。年僅18歲的陳麗雲選擇離開家鄉,跟著哥哥去了北京,當了兩年多學徒。除了學做旗袍,陳麗雲還學會了做唐裝、風衣、西裝、連衣裙等。在陳麗雲看來,當學徒的這段時間,苦澀中有著收穫,“當時沒什麼經驗,也不會量衣服,就只能照著做,知道哪不合適,然後慢慢總結經驗。”

憑著對做旗袍越來越濃厚的興趣,結束學徒生涯後,陳麗雲迎來一段特殊的歲月。“沒想到吧,我二十齣頭就創業了,是不是覺得很能幹!”陳麗雲略有些興奮地説,1989年,在豐台區雲崗鎮,這個小丫頭擺起了攤,隨後又開起了門面,出人意料的是,這6年裏,她還帶過30多個學徒,儼然成了一位做旗袍的“老師傅”。

過了一把“創業癮”後,陳麗雲又回歸到純手工製作旗袍者,加入北京格格旗袍公司,在技術部門負責專攻設計製作,一待就是20多年,直到回到家鄉後,依舊有北京客人打來定制旗袍的電話。

明星也是普通人,電視劇中人物的旗袍極盡精緻

2020年,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刷屏”了,主角佘詩曼、黃曉明的經典服裝造型都出自陳麗雲之手。談到這段在浙江橫店跟劇組的經歷,陳麗雲對旗袍也有了新認識,“這是部民國時期的戲,女性角色大部分都得穿旗袍,佘詩曼飾演的女主角范湘兒是個富商太太,一個人就得配上十多套,有的低調,有的奢華,有的清雅,有的濃艷,每一件都是手工製作,精美至極。”陳麗雲指著樣板畫冊中的一套旗袍,“這套緞面的料子色澤墨綠如翡翠,搭配一朵朵紫色繡花很有韻味兒,領口恰到好處點綴上白色繡花,再在胸前挂上一個不偏不倚的繡花蝴蝶結,頓顯高貴優雅,十分耐看。”陳麗雲指出其中的不少細節,“京繡加持下,她沒有一絲市井氣息,倒給人一種皇家貴婦的感覺。”

陳麗雲告訴記者,不少演員穿上標準化的旗袍不合體,難免會影響劇中的人物表達效果,所以就得由純手工旗袍製作者為演員量體裁衣,按照演員的身形、容貌、氣質,設計製作不同顏色款式的旗袍,盡可能真實、藝術化展現出來。

提到《鬢邊不是海棠紅》中另一位主角黃曉明,陳麗雲則印象更深刻。2019年春晚,黃曉明一襲藍色中國風服飾驚艷亮相,那是陳麗雲和同事們花了整整一晚上趕制出來的,“後來黃曉明還送來了錦旗和水果呢”。

陳麗雲頗有些得意地説。

其實早在2008年,陳麗雲就有過幫老一輩表演藝術家田華到府量體裁衣的經歷,在陳麗雲眼裏,為明星做旗袍和為普通人做都一樣,看他們穿上自己親手製作的旗袍很合體、很漂亮的時候,心裏就特別有成就感。

為每一位顧客“歸拔”,細微之處打開女性婉約之美

在陳麗雲看來,相較于明星體態勻稱,給普通人做旗袍有時候需要考慮的更多。説到此處,陳麗雲特意摸了一下自己的腹部,“不開玩笑地説,許多女性偏愛穿旗袍,是因為旗袍可以‘藏肉’。”

一件旗袍如何做得凹凸有致呢?對陳麗雲來説,挑選布料和量得合體是門“學問”,尺寸要量得細,顏色、繡花要挑得好。“看到客戶樣貌身形後,我會建議幾種我覺得合適的顏色,客戶還得喜歡。”陳麗雲告訴記者這就是做旗袍的“靈感”,遇到不同的客人,會根據顧客的胖瘦高矮、容貌氣質,挑選大花小花、顏色深淺等,有時候一朵花居中和居右,呈現出來的氣質效果完全不同。與做普通衣服不同,僅量尺寸這一步,一件旗袍至少得量上二三十個部位,需要量得特別細緻。“比如一個袖子,我就得量袖中、袖口、袖上部三處,以確保尺寸得當,穿得合體。”陳麗雲邊説邊比劃著如何度量。

陳麗雲所説的合體其實就是定版型,更通俗點講就是讓旗袍的樣子“躍然紙上”。“版型定好之後,就要看‘歸拔’得好不好。”陳麗雲向記者解釋,“‘歸拔’”是做旗袍的專業術語,凸出來的地方要歸進去,凹進去的地方要拔出來。”這也正是旗袍製作的魅力之所在。“旗袍有時歸拔得不好,開衩就會裂開來,不平整。”旗袍開衩打開了中國服飾的性感之門,這種顯而不揚、含而不露的設計,讓中國女性婉約含蓄之美得到了舒展和釋放。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陳麗雲一語中的,講出了做旗袍的精髓——“歸拔”。

留住雙手的細膩“手感”,找到做旗袍的成就感

陳麗雲把記者拉近到一件旗袍領口,指著包邊,“你看,針跡距離差不多,手工盤扣位置適宜,左右領子等高,摸上去料面平整,做出了立體感。這樣的旗袍讓人看著就很上檔次!”陳麗雲認為做旗袍的“竅門兒”無外乎勤加練習手藝,找到做旗袍的手感。比如一個盤扣,有時候要練習十多遍。“我覺得做旗袍,就跟普通人練字一樣,必須反覆練習,找到那種‘手感’。”陳麗雲表示,每次做旗袍總會有些擔心,自己最看重的就是顧客穿上自己親手做的旗袍時,是否感到滿意,所以每個部位必須做得很仔細,稍有些瑕疵就必須改,直到改到客戶滿意為止。

“不謙虛地説,自己覺得做得挺好的,90%的顧客都挺滿意,自己肯定就願意做旗袍,所以就一直堅持下來。”陳麗雲對自己的旗袍手藝如此評價。

陳麗雲憑著手藝活走南闖北已有三十多年,所以特別懂得對雙手的保護。“每天洗完手都會用護手霜,洗完衣服會趕緊抹上護手霜,睡覺之前也會抹上,這樣的習慣已經保持了好多年。”陳麗雲告訴記者,自己平時很少幹粗活,即使偶爾幹粗活也一定要戴上手套。

“如果手不保養好,都是毛刺,怎麼幹活呢?”由於不少旗袍都是真絲材質的,如果手部粗糙,不經意會剮蹭出毛絲,更會影響自己做旗袍的手感。多年來的保養,也讓陳麗雲練就了分辨旗袍材質的細膩手感。“摸一下就能知道這個料子好不好。”陳麗雲頗有心得地説,純真絲和倣真絲的,基本上一摸就分辨出來,即使都是真絲,真絲含量不同,密度不一樣,也可辨別,有時甚至到了一眼瞅出來的水準。

從首都北京回到家鄉如皋長江鎮,陳麗雲的客戶群體變了,如今面對更多的是家鄉一帶的顧客,偶爾也有上海來的顧客。“南方人比北方人更講究,更看重做工,也更挑剔些。”這反倒逼著陳麗雲繼續專研做旗袍。“配色、版型、繡花都在隨著時代改變,不學習就會跟不上時代腳步,我會買些書不斷地提升自己。”陳麗雲説,多年來,自己已養成了堅持看書學習的習慣。

陳麗雲告訴記者,一件普通旗袍製作一般得花3天時間,碰上要求稍高些,做工複雜的,得花上5天以上時間,在劇組期間,更有過為一件旗袍做了40天的紀錄。雖然有了工作室,但陳麗雲通常會與丈夫一起驅車到府給顧客量衣服,遠的地方路上花上兩個多小時。而附近的客人一般會送過去,所以大多數時候得到府兩次。而陳麗雲一直樂此不疲,“讓別人穿給自己看,穿著好看,穿得合適,我就特別有成就感。”

快問快答

Z=朱亞運

C=陳麗雲

Z 你為了照顧家裏老人離開工作20多年的旗袍公司,是否有種落差感?

C 剛回來的時候很不習慣,覺得心裏空蕩蕩的,在公司裏上班,每天做很多事情,過得很充實,突然一回來,覺得世界變了似的。後來慢慢適應,既然在北京做旗袍很受歡迎,那我們南方人很小巧,更適合穿旗袍,就想著自己開一個工作室。

Z 除了做旗袍,生活中你還堅持在做著別的事嗎?

C 我喜歡運動健身,早晚會跑步,算是一個愛好吧,已經好多年了,在北京的時候,每天6點起床,跑上一個小時。

Z 你覺得當下旗袍流行趨勢是什麼樣的?

C 現在衣服的風格、款式越來越適合大眾,色彩、花型、款式很多,可挑選的越來越多。對於做衣服的人而言,需要不斷更新,不斷學習款式、顏色、繡花等,有的加上魚尾、蕾絲、繡花,就特別有飄逸的感覺。現在市面上大部分是改良旗袍,A字的,紗裙的,大大方便了現代女性幹活、走路等,比如“A”字旗袍,對身材就沒有那麼挑。

Z 你繡花的設計是怎麼來的?

C 我女兒會畫畫,她從小學到大學畢業就一直出黑板報。從我們自己開店起,就讓她幫忙幹點簡單活兒,所以她有時間就幫我們畫點畫,用在旗袍上。我做的旗袍的繡花花型、花扣等,不少都是按照她畫的做。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