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邯鄲9月25日電 (楊文娟)“帶上VR眼鏡,南響堂石窟第七窟就瞬間出現在眼前。隨著腳步挪動,可以走近任意造像細細觀賞,感覺自己真的就在南響堂石窟。”日前,在河北峰峰礦區響堂山石窟數字展示中心的VR體驗區,不少遊客排隊等待與造型精美的造像“面對面”,體驗穿越千年的神奇。
近日,峰峰礦區響堂山石窟數字展示中心正式落成,璀璨的石窟藝術在數字化技術下重放光彩,響堂石窟的考古和復原工作步入數字時代。
據悉,位於峰峰礦區和村鎮的響堂山石窟是1961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鑿于東魏北齊時期,包括南北響堂以及水浴寺(俗稱小響堂)在內的石窟造像從東魏北齊時期開始鑿建,一直到隋唐、宋、明清時期皆有續鑿。現存共19個洞窟,以及摩崖石刻、大小造像四千三百餘尊。
“20世紀初以來,響堂山遭到大規模盜毀。為傳承和保護千年石窟,我區利用現代科技技術,打造了響堂山石窟數字化展示中心。”峰峰礦區響堂山石窟藝術博物館館長、響堂山石窟數字展示中心藝術總監趙立春説。
走進響堂山石窟數字化復原展廳,通過三維數字化技術復原了的北響堂刻經洞,採用五面高清投影和裸眼3D技術,讓人們擁有CAVE全沉浸式體驗。
“真沒想到和響堂山石窟還能以這樣的方式相見,數字技術在文物保護和展示當中的運用效果真的太震撼了!”出生在響堂山腳下的馬金良對於響堂山石窟本不陌生,但置身響堂山石窟數字化復原展廳,一個全新的響堂山石窟呈現在他眼前時,還是感到有些意外。
“我們通過三維數據獲取、建模、處理和展示,復原了北響堂刻經洞毀壞前的舊貌,同時有6件流失海外近百年的響堂山造像精品,在3D數字列印技術的幫助下,也完成數字建模和列印,在國內首次與觀眾見面。”趙立春説,響堂山石窟數字展示中心的建成,開啟了響堂山石窟數字化的新時代,突破了傳統意義上“文物保護”概念,擴大了文化遺産保護的交流性、增強了文化遺産保護的大眾性,為安全長久保存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奠定了基礎。
趙立春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繼續完成更多流失海外文物數據檔案的建設,以及全部洞窟的數字化採集和研究化數字復原,並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學術機構的交流與合作,繼續為文化遺産的保護努力不懈。
文旅融合,綠色發展。“近年來,峰峰礦區通過挖掘磁州窯、北朝石窟的歷史文化,做大做強文旅産業,特別是借助高科技手段,不斷豐富遊客體驗,並按照文創産品開發進景區的思路,積極打造文旅發展新業態。”峰峰礦區文廣旅局局長謝慧琴説,現在文旅産業正在不斷釋放文化與旅遊的疊加效應,成為當地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