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科技 > 創業 > 正文

字號:  

初創企業如何突圍?資金、品牌、法務是致命關鍵

  • 發佈時間:2016-05-19 13:10:5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張潔欣  責任編輯:張潔欣

  中國網科技5月19日訊(記者 張潔欣) 網際網路+風潮下,雙創時代風起雲湧,眾多企業紛紛投身創業大軍,企圖在網際網路風口實現創業轉型。昨日在“眾創時代,初創企業如何實現突圍”主題沙龍上,36氪、搜狗輸入法、創頭條和快法務的負責人,就創業者始終繞不開三點:人、錢、市,進行了一次深度解剖,並聯手整合平台資源,創建了一個一站式創業幫扶平臺,解決初創企業的撓頭難題。

  創業品牌的起名至關重要 最大痛點逃不開“打不出來”“分不清楚”

  據搜狗輸入法統計,從2014年到現在,很多創業品牌不斷涌現,與之相關的創業品牌詞及衍生詞也是不斷的被輸入法所發現。

  搜狗輸入法的運營負責人劉媛尊説,這類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她將它們定義成一個散發精英氣質大眾流行詞彙。在質感上是有一種高科技高端的質感,在口碑傳播時又非常的接地氣。大家經常會口耳相傳,甚至已經成為了大眾口中的一個高品質的一個談資。

  劉媛尊認為,對於創業品牌詞輸入的痛點有兩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打不出來,第二個方面是分不清楚。在現在這個時代裏面,不管産品多牛或是有多大的用戶,如果品牌的名稱不能被非常直接快捷的數字化輸入或者是輸出,這對於品牌來講是一個災難。

  “這個是一組詞,看上去好象差不多,基本上只有一個字的差距,覺得好象是,大概是明白怎麼回事,但是又不是那麼的確定,哪個是對的哪個是正常的。”這就是分不清楚所帶來的問題,因為這點不確定,就使用戶和企業在輸入時遇到困擾。

  創業品牌的起名以及創業品牌的輸入,是創業品牌整個生命線上比較靠前的一部分,而這也是曾經被忽略很久的一點。

  打破“冷啟動”僵局 創業公司還差一個品牌

  從2015年下半年到現在整個窗口圈經歷了一個所謂的資本寒冬,創業環境變的更加的理性:

  投資圈和創業者都變的理性,不像以前那麼高歌猛進,大家更願意從一個商業本質來去選擇一個項目;這種冷靜和理性,讓孵化及創業服務的價值會變的更重要。

  冷啟動是所有的創業公司都要經歷的過程,如何快速的把品牌,不管是從0到1,或者是獲得一定的知名度,這個都是需要被重視的事情。

  思達派聯合創始人李茂達為創業者指出了三個突破冷啟動的重要關鍵點:融資、技術和品牌。對於一些競爭激烈或者是模式創業這樣的領域,比如説直播領域或是跨境電商,比拼重點在融資能力上。技術創業上來講,搜狗輸入法是最好的例子,搜狗輸入法不是最早的輸入法,但是因為他在技術上和用戶體驗上非常的優秀,所以他能做到90%幾這樣的一個覆蓋率。

  而品牌,往往是很多創業公司都會忽略。當你在冷啟動期間去跑會時,經常到路邊跟每一個路人去講你的産品,這個其實溝通的成本是非常的高,而且你獲取的用戶也是非常有限的,那假如説我們今天在場的七八十個人都是某一個産品的用戶,那你只能是獲取幾十個人,在未來你要進行幾何級增長的時候,其實這樣的溝通方式不足以支撐你一個産品一個企業能夠去獲得規模的用戶。

  降低用戶決策的成本事關重要。有時用戶會做完成一次衝動消費,但衝動消費的背後,用戶還是有決策的過程,只是説這個決策的過程非常的短。當你用品牌來刺激用戶決策時,這會變得非常簡單,或者説,這讓用戶可以衝動的消費。

  這對於創業公司來説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意義,就是當你擁有這個品牌和知名度的時候,市場的資源會趨向於擁有品牌優勢這樣的公司去流動和集中。

  簡單的説,當你是第一家發現一個市場,開始做,你的發展、數據、用戶、市場的領先度都是領先,然後有追隨者。但當有一個追隨者他在品牌上做的比你更好,那他就會輕鬆成為這個領域的代表和領軍企業,資本市場也更願意,他的融資速度比領軍者還要快,而當他擁有資本的推力,就會發展的更好。這樣深刻的案例比比皆是。

  在初創期應該怎麼樣做自己的推廣?首先你要去尋找品牌差異化的定位,品牌特色在哪創業者一定要想清楚,做好定位後再去推廣。其實是內容生産,內容生産這個環節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對初創公司,李茂達建議了幾個免費的長效推廣渠道:第一個是百科,獲取知識的時候,百科一定是第一個選擇,他是一個企業的名片;第二個是微網志,微網志現在依是中國最大的開放式社交媒體,他的傳播速度和互動性都非常好,很多重要的媒體資訊,都來源於微網志。這對企業來説是對外溝通的一個好窗口;還有這個公眾號,公眾號可以給企業帶來很多樣化的行銷手段。

  一個品牌只有做到長期跟用戶有一個好的陪伴,對用戶來説能夠讓他不斷的從這裡獲得新價值的平臺,才是最有價值的。

  當心創業中的法務坑

  拋去創業為了實現自我理想之外,物質也是一個重要的關注點。在這個過程中最核心的就是公司股權,股權除了跟財務自由有關係,更多會涉及公司未來的控制、發展及成長。

  中國的法律規定,如果你擁有公司超過51%以上的股權,你才能夠認為你控制了這家公司,如果你有這個公司66%以上的股權,才能夠保證你對這個公司絕對控制了。很多創始人對前期這些事情的忽視或者是不在意,導致了整個公司的失敗。

  快法務聯合創始人徐其斌,列出了四個成熟並有效的保障公司控制權的方式: 第一AB股。中國法律要求同股同權,你擁有這個公司1%的股權,你就對這個公司有1%的決定權。AB股則違反了這個規定,但AB股在中國是不被認可,所以如果有創業者拿到的是美元投資,那麼這是個很棒的方案。

  第二投票權。創始團隊要佔據股東會的半數以上,每進入一名董事就要進入一名創始人董事。在保障股權的集中的情況下,才能保證聲音的一致。

  第三一致性行動。聯合創始人可簽署行動協議,把所有的投票權表決權委託給一位公認的創始人,這樣既可以保證大家的利益合適的情況下,又可以保證對公司的控制。

  第四有限合夥代持。設立一個有限合夥企業,作為實體公司一部分股權的持續者,把需要激勵總監級別的人放入有限合夥企業,保證公司的控制權不外露。

  最後,引用本霍洛維茨在《創業維艱》中説的話,送給所有正在奮鬥的創業者:“從史蒂夫·喬布斯到馬克·扎克伯格,所有出色的企業家都會經歷掙扎,而且是苦苦掙扎。因此,人人都會掙扎,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你一定能掙扎成功,你也許會挺不過去,這就是掙扎的惱人之處。但掙扎是成就偉大的競技場!”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