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科技 > 創業 > 正文

字號:  

易快修創始人王正坤:創業先從試驗開始

  • 發佈時間:2016-05-03 07:48:26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古曉宇  責任編輯:張潔欣

  

王正坤

  如今打著網際網路概念的創業項目遍地開花,與汽車相關的也不在少數,然而敢於顛覆網際網路創業“燒錢”“微利”鐵律的卻少之又少。“易快修”就是這樣的汽修行業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它從未大規模燒錢拉用戶,從一開始就要求門店盈利,所以在其他以低價格吸引用戶的網際網路汽車服務紛紛倒掉的時候,它能一再擴張。易快修創始人王正坤總結經驗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創業不能心急,弄懂行業是關鍵”。

  □業務模式

  線上運營線下實體

  記者了解易快修,是從自己的一次親身體驗開始的。不久前,記者的車險就要到期,在續保之前打算先用劃痕險修復一些小的剮蹭,只是一直抽不出時間去4S店或者維修店定損出險。這時,有朋友推薦了“易快修”,説這裡可以到府取車,維修後到府還車,不需要自己出面搭時間去跑繁瑣的流程。雖然當時對這種服務並不是太相信,但實在抽不出時間的記者還是嘗試約了易快修的到府服務。

  這一次的體驗給記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流程簡單、到府快捷、服務專業,而且相比以往在4S店,維修的流程也變得更快了。出於職業習慣,記者也萌生了採訪這家令人驚喜的創業企業創始人的念頭。

  在採訪交流中,易快修的創始人王正坤介紹,易快修是將線下直營店與線上運營結合在一起的網際網路汽修平臺,其理念就是提供全面的“汽車管家”服務,包括到府保養、車險辦理、緊急救助等。“我們的目標是讓用戶只管開車就好,其他和汽車相關的東西,都交給我們來做。”他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一個易快修的用戶在路上與其他車追尾了,由於用戶平時不會經常處理事故,對流程和怎麼做對自己最有利並不是很清楚,這時只要給易快修的熱線打個電話,易快修的專業人士就會儘快趕到事故現場,之後車主就完全不用管任何事了,如何與對方車主交涉,如何與保險公司協商,怎麼出險,這些都交給專業團隊來完成。“我們的經驗可以讓用戶的利益得以最大程度的保證。”王正坤説。

  對於大多數車主來講,這樣的服務確實足夠有吸引力。

  □創業經創業前先把行業搞明白

  曾經是IBM工程師的王正坤是標準的理工男,他的教育背景和之前的工作經歷看起來和汽修這個行業一點關聯都沒有。而他之所以選擇將汽修作為自己的創業方向,也是源於自己的經歷。“我自己去修車,去4S店吧,時間太久還要排隊;去路邊的維修店又覺得它們太不正規,擔心自己車的零件會不會被換光。”王正坤覺得,如今的汽修行業存在著巨大的機會,汽車用戶需要便捷又規範可信的汽修服務,於是他一頭殺了進去。

  在創業起步上,王正坤也帶著濃厚的“理工男”烙印。“如果是一個MBA出身的創業者,他只要熟悉了商業模型,在任何領域創業上手都會很快,但我是技術出身,如果一件事情我自己沒有完全搞明白,是沒法去做的,我必須弄明白裏面所有的細節。”王正坤出人意料地用一種“做試驗”的方式開始了自己在汽修行業的創業。

  2013年,在啟動網際網路汽車項目之前,王正坤老老實實地開了一家實體的汽修門店,這也成了他的“試驗田”。

  “利用這家店,我進行了很多試驗,例如用戶是否願意在網上下單,是否喜歡管家類的服務。”王正坤堅信,一件事物,只有經過測試成功,才能夠大規模複製。

  找出癥結對症下藥

  一年多的汽修店老闆生涯,讓王正坤對汽修行業有了足夠的認識。他也總結出了傳統汽修行業存在的幾大弊端。首先是這個行業近親繁殖嚴重,無論是修理廠還是4S店,都是這個行業的人,沒有外來的思想進入影響,在其他行業已經很成熟的東西,在這個行業裏很多人聽都沒聽過;二是整體從業人員的素質比較低下;三是資訊化程度低,造成對會員缺乏有效管理。

  同時,通過對一些新服務模式的試點,王正坤也發現了網際網路思維進入汽修行業會帶來的一些變化,例如在接受網際網路汽修服務的用戶中,白領的比例更高,同時網上下單的用戶對服務的挑剔程度也比之前的用戶要更高。

  正是因為獲得了這樣寶貴的“試驗數據”,易快修在業務設計上就更能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對於傳統汽修行業混亂、不規範的管理,易快修自主研發了一整套支撐系統(VISI系統),通過該系統對線下所有直營店進行嚴格把關,使得業務流程清晰規範,不管線下有多少家門店,都接入統一的系統,按照同樣的規範管理,能夠保證服務品質,同時也能大大提高效率。

  在4S店和傳統維修店中,用戶最擔心的無疑是自己愛車的零部件是不是被替換,維修人員所有的材料是不是以次充好。對此,易快修也有著嚴格的管理機制,一旦員工出現“小病大修”、私自更換零配件等情況,就會被開除。同時,在易快修的後臺系統中,每一次零部件的訂單出庫,都有視頻紀錄,讓用戶可以進行查驗。

  作為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王正坤覺得易快修還有一項有別於其他汽修企業之處,那就是有自己的粉絲群。目前易快修僅在北京就積累了超過60萬粉絲。

  “燒錢”不適合網際網路汽修

  去年,網際網路力量在汽修行業的擴張還是非常迅猛的,大量的汽車O2O創業項目冒了出來,遵循著網際網路“燒錢”的一貫思路,這些網際網路汽修項目也投入鉅資拉攏用戶,類似“1元洗車”的模式遍地開花。不過好景不長,以博湃養車為代表的一批汽車O2O服務還是沒能撐住。

  王正坤認為,這些汽車O2O服務之所以敗退,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不懂汽修行業,按照純網際網路思維運作。在他看來,汽修行業的第一大規律是,客戶更認價值,並不是只認價格;另外一個重要規律就是汽修服務是低頻服務,而燒錢補貼只適合高頻服務。

  易快修目前在全國有100多家實體門店,這些門店每家都是盈利的,甚至盈利情況有些還要好于4S店。“我們從一開始就是要達到比較高的利潤,不玩低價競爭,微利甚至負利潤那一套。”王正坤認為,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公司按照這種盈利模式走下去,放棄之前虧本燒錢的模式。“我能看到的是投資人對我們這種模式的認可,因此這種模式一定能覆蓋到別的行業。”

  □未來規劃

  年內實體店計劃達千家

  從一家門店試點起步,兩年的時間,易快修在北京有了八家直營門店,在全國的門店數量達到了一百多家,可以説擴張速度不慢。但是這樣的速度還是不能讓王正坤滿意。他覺得,以北京為例,差不多需要一百多家門店,才能實現比較好的覆蓋。按照他的目標,今年易快修在全國的門店數量要達到千家左右,幾乎是現在的十倍。而在北京市場,今年的門店數量也希望能做到二三十家。

  王正坤表示,在開設門店上,易快修之前都是以自建為主,而在今後的高速擴張中,收購也會成為增加門店數量的一個重要方式。這樣的擴張方式也考驗著易快修的資金鏈。對此,王正坤認為,只要門店能夠在短時間內打平甚至實現盈利,那門店數量的擴張就不是問題。

  實際上,易快修並不是王正坤的第一個創業項目,他剛從IBM離開後,利用之前的經驗,曾經從事醫療行業的系統提供,當時也賺了不少錢,但是這並不是他理想的創業方向。“做汽修更看重技術和服務,只要服務好用戶就會喜歡你,門檻對所有人都開放,只看你是不是能做得比別人更好,而這些都是我和我的團隊所擅長的。”內心單純地只是去想服務好用戶,足夠的專注和投入,這就是王正坤的創業心經。“我還是喜歡互相之間沒有任何灰色的東西,你認可我的服務,我服務好你。這樣做事很開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