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科技 > 創業 > 正文

字號:  

張近東:要順應大趨勢 也要敢做少數派

  • 發佈時間:2016-05-26 08:47:39  來源:新京報  作者:王鵬 林其玲  責任編輯:張潔欣

  張近東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1990年,張近東在江蘇南京創立蘇寧,歷經專業零售、綜合連鎖零售後,2013年蘇寧電器更名為蘇寧雲商,進入全品類網際網路零售階段。目前在中國和日本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年銷售規模超過3000億元。

  “我創業的心情不會隨著年齡而改變,蘇寧的網際網路的轉型是我們第三次創業。”5月24日,在南京蘇寧總部,年近53歲的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接受了新京報記者專訪。

  作為一個三次轉型的創業老兵,張近東一直在自我突破和自我挑戰,外界對於他和蘇寧的認知也不斷被顛覆。經營了20年家電賣場的張近東,在6年前毅然決定帶領蘇寧向網際網路進軍,實行自我變革。如今,蘇寧已擁有“一體、兩翼、三雲、四端”的網際網路零售模式。

  從創業初期的專業零售,到二次創業的綜合連鎖零售,再到第三次創業的網際網路零售,張近東稱他始終堅持以消費者服務為導向的發展思路。

  2015年,蘇寧轉型進入直道加速階段。去年8月,和阿里巴巴“閃婚”後,蘇寧又和萬達達成深度合作,在地産、體育、投資等領域也頻頻出手,其中零售板塊也迎來轉型以來增速最快的一年。財報顯示,蘇寧2015年全渠道營收同比增長24%,線上增長94%。

  張近東稱:“我現在的心態已經比較淡定了,因為我參與管理的方式發生了變化,過去可能是親力親為,甚至衝到第一線去,現在更多的是從戰略角度考慮,所以現在感覺能越來越理性地對待企業發展了。”

  作為創客導師,張近東認為,企業都是時代的企業,任何優勢在趨勢的大潮面前都終將被淹沒,蘇寧五大産業也都是圍繞在為消費者服務的領域順勢而建立起來的。創業既要順應大趨勢,也要敢於做少數派,只有比大多數人看得遠,才能搶佔先發優勢。

  選得好是先驅,選不好就是先烈

  如果我重新選擇的話,我肯定選擇少部分人認同的東西。少數派是比大多數人看得遠,這樣才可能搶佔先發優勢。

  新京報:你曾説企業在最初選擇佈局時要做“少數派”,如果重新選擇,現在你會選哪個領域?

  張近東:如果我重新選擇的話,我肯定選擇少部分人在做的東西。這個東西既要是比較難做的,也要有發展前景的。現在的一些新技術領域就值得考慮,比如虛擬現實技術,我相信這是一個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的技術。

  新京報:既然要跟隨大趨勢,這不就做不成“少數派”了嗎?

  張近東:少數派關鍵是看能不能堅持。有市場前景之後,恰恰是看誰能堅持,誰能真正地投入進去做。少數派是比大多數人看得遠,更具有前瞻性,這樣才可能搶佔先發優勢。少數派不是進入小衚同,任何一家企業需要大發展,那一定要進入大市場。

  新京報:現在聲音很多,怎麼判斷真趨勢和假趨勢?

  張近東:趨勢也是需要積澱的,看今天的網際網路零售,真正成功的也就那麼幾個平臺。2014年O2O突然火了,2015年突然就沒了,選擇得好就是先驅,選擇得不好就是先烈。

  新京報:怎麼避免成為先烈?

  張近東:每一個創業者的起點都是不同的,具備的能力和優勢也是不一樣的,但我們都需要資本、人員管理、技術,最後殊途同歸,思考如何真正地把這些因素和自己的能力匹配很重要。同時,創新創業絕對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事情,不僅需要創意,還需要資金、技術、人才等大量的資源整合,以及時間的積累,不能急躁。

  新京報:市場波動時,創業者應該怎麼樣調整自身節奏?

  張近東:我認為真正的企業家會更多地關注自己,而不是市場環境,因為市場環境對於每個企業都是公平的,企業家也無力改變,但是我們可以努力提升自己,甚至對於很多企業來説,“無限風光在險峰”,市場不好時,越是可以實現彎道超車。

  創業的心情不會隨著年齡而改變

  很多人説蘇寧的網際網路轉型是壯士斷腕,這幾年網際網路的發展浪潮上,如果沒有正確的戰略和清晰的路徑,肯定是堅持不下來。

  新京報:你認為蘇寧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誰?

  張近東:2000年,我就和同行説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自己,但是在超越自己的過程要樹立標桿。市場競爭的目的不是去消滅對手,而是挑戰自我激勵自我。所以蘇寧在市場競爭中,始終的是堅持超越自我。如果我們有對手,我覺得那是我最大的樂趣,讓我們能夠有目標,對不對?

  新京報:你一直在提挑戰自我,這是你的管理風格也是蘇寧的風格?

  張近東:我現在的心態已經比較淡定了,因為我參與管理的方式發生了變化。過去可能是親力親為,甚至衝到第一線去,現在更多的是從戰略角度考慮,所以現在感覺能越來越理性地對待企業發展了。但是我創業的心情不會隨著年齡而改變,蘇寧的網際網路轉型是我們第三次創業。

  新京報:第三次創業後,你覺得自己有什麼變化?

  張近東:回過頭來看,蘇寧的網際網路轉型是正確的,也是超前的。前幾年我去參加兩會,有人問我“張總你是不是嗓子啞了”,到了2014年,就有人問我“張總你是不是精神又好了”,這是大家對蘇寧的一個肯定。

  很多人説這是壯士斷腕,沒有那麼悲壯,但這幾年網際網路的發展浪潮上,如果沒有正確的戰略和清晰的路徑,我們肯定是堅持不下來。

  新京報:那你覺得,現在的網際網路浪潮中有哪些方向或者趨勢是值得注意的?

  張近東:我認為未來創業有三大風口。高科技、智慧化産品將成為未來創業的一大熱點;第二個,目前消費對中國經濟貢獻率達到了66.4%,大消費、大服務與網際網路結合蘊藏著大量的創業機會;同時,傳統産業正經歷從“+網際網路”到“網際網路+”的轉型,這也是中國新一輪的創新創業機會。

  轉型瞻前顧後就會錯過最佳時機

  任何優勢在趨勢的大潮面前都終將被淹沒。所有轉型都有時間窗口,變革如果猶豫不決瞻前顧後,就會進而錯過變革的最佳時機。

  新京報:最近蘇寧宣佈零售、地産、文創、金融、投資五大産業佈局成型,這五個方向是怎麼考慮的?

  張近東:這五大産業都是圍繞我們為消費者服務的領域所順勢建立起來的,隨著老百姓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對品質消費的需求會越來越高,未來,消費者對於文化、娛樂、體育、金融、理財等方面的消費,以及對地産、社交生活場景等方面的消費,都將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新京報:所以這是一種順勢而為?

  張近東:企業都是時代的企業,任何優勢在趨勢的大潮面前都終將被淹沒。企業不怕選擇艱難的道路,就怕迷失正確的方向。

  自網際網路轉型以來,我們取得了一些成果,特別是2015年的網際網路轉型所建立的O2O發展模式已經成型。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打破了企業成長的邊界,從創業初期的專業零售,到二次創業的綜合連鎖零售,再到第三次創業的網際網路零售,我們都始終堅持以消費者服務為導向的發展思路。

  新京報:蘇寧的投資集團也是投和蘇寧産業相關的領域?

  張近東:是的,蘇寧在投資過程中還是基於集團戰略考慮,圍繞蘇寧做商業佈局,主要還是把我們的優勢和市場進行嫁接,重點去尋找行業裏有一定品牌基礎和市場認知的産品,特別是圍繞網際網路發展過程當中建立起來的創新內容,比如VR、智慧技術等。

  新京報:除了投資集團,蘇寧還有私募股權融資平臺、蘇寧眾籌、蘇寧創業營,你們在創投圈到底在布一個什麼局?

  張近東:蘇寧現在已經不是傳統的零售企業了,而是一個網際網路零售企業。佈局完成後,蘇寧將形成蘇寧控股集團平臺支撐,蘇寧投資集團、蘇寧眾籌、蘇寧創業營三級資源支援,連結多家合作方共同推進,佈局全方位、多層級的創業生態圈。

  為創業創新的年輕人,提供從創業到生活、從資金支援到全流程配套服務、從線下到線上、從境內到境外完全開放的平臺。

  新京報:有人説蘇寧跟萬達、跟阿里巴巴越來越像了,你怎麼看?

  張近東:蘇寧可能變得更年輕了,在蘇寧這個平台中,除了買賣傳統家電、3C、內容外,産品越來越豐富,內容越來越多,服務的群體越來越廣。蘇寧是一個零售企業,是一個服務企業,這幾年確實在變,但以客戶為中心這個服務沒有變。

  新京報:蘇寧這些變化圍繞的核心是什麼?

  張近東:我們滿足消費者不同階段、不同場景需求的方式在變化,我們現在渠道和服務上已經把所有的端口打通。如果消費者現在的購物場景是不經常到店面去,需要到網際網路、PC端、移動端,以及視頻端去體驗和購物,我們去適應、去滿足他們。

  所有的轉型都有時間窗口,變革如果缺乏一條明確的路徑,猶豫不決瞻前顧後,就會浪費寶貴的時間,進而錯過變革的最佳時機。

  通過足球把品牌帶到國際

  從産業發展來看,足球事業不一定都是以盈利為目標的,也不一定所有的盈利都是立竿見影的。

  新京報:繼收購江蘇舜天后,外界傳聞你們將收購國際米蘭,為什麼這麼頻繁對足球俱樂部出手?

  張近東:蘇寧投入足球,是基於兩個方面考量。首先,足球有很多的球迷,本來就是蘇寧潛在的消費群體,這是市場給我們的機會;其次,足球能增強整個社會的凝聚力,發展足球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新京報:在足球上花這麼大精力,你很看好中國的體育創業機會?

  張近東:體育本來就是人們生活中非常重要部分,也是參與度較多的領域。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我相信文化體育一定會大於我們傳統的消費需求,所以我們會尋找一些切入點,比如收購PPTV,建立足球俱樂部,建立第一體育。接下來,在體育産業還會不斷地投入和創造。

  新京報:是想通過足球把品牌帶到國際?

  張近東:這是顯而易見的,否則的話在歐洲誰知道蘇寧?我們去年買了一兩個球員,歐洲的球迷就知道中國有個蘇寧,如果我們與更多的歐洲俱樂部和有實力的明星球員建立關係,我相信蘇寧的品牌一定會滲入到歐洲體系中去,對於産業的發展一定是有幫助的。

  新京報:恒大俱樂部連年虧損,蘇寧做好虧損的準備沒有?

  張近東:國際上的一些成功的知名俱樂部都在創立初期經歷了不斷投入發展的過程,這是一傢俱樂部成長壯大的必經之路。目前中國的足球發展相較于歐洲等成熟市場,還有一定的差距,正處於不斷投入、快速成長的階段。

  對於恒大來説,我們要軟性地理解,恒大的球迷是最多的,也帶動了恒大的品牌家喻戶曉,現在恒大的産業規模也是名列前茅。從産業發展來看,足球事業不一定都是以盈利為目標的,也不一定所有的盈利都是立竿見影的,蘇寧也會遵循這個發展規律。

  新京報:看自己球隊的比賽,你會緊張和著急嗎?

  張近東:當然了,本來是一個很有樂趣的東西,但是由於還是和工作連在一起,自然而然也會陷進去,很容易會隨著比賽節奏變得緊張或者振奮。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