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家獨大到諸侯混戰 “雙十一”貓膩屢禁不止
- 發佈時間:2015-11-12 07:01:05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王磊
中國網科技11月12日訊(記者 喬紅康)提到“雙十一”,過去大家往往想到的是“光棍節”,而如今説到“雙十一”,大家紛紛想到的是“搶購”“促銷”“免單”。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如期而至,網路達人們卯足了勁守候著11日零點鐘聲的響起,僅僅12分28秒,交易額便突破100億元, 33分53秒時,成交額破200億,阿裏再次刷新紀錄。
不得不説,對於消費者來説,“雙十一”是一次奪人心魄的購物盛宴,而對於商家來説,“雙十一”卻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出貨“狂歡”。
隨著人們消費水準的提高,網購也逐步走進尋常百姓家。大家似乎很享受這種足不出戶也能瀏覽億萬商品的“視覺快感”。如今,“雙十一”在電商的精心打造下,儼然成為了中國的購物“狂歡節”。
從“一家獨大”到“諸侯混戰”
2009年,天貓(淘寶)開始在光棍節舉辦促銷活動,試水“雙十一”購物節,結果一發不可收拾,銷售額達到0.5億,創造了電商的銷售傳奇,“雙十一”由此成為電商消費節的代名詞。
到2010年後,主打B2C電商的京東開始迅速崛起,“雙十一”不再是天貓一家獨大的局面,2012年京東當天銷售額達25億,僅次於天貓平臺,拉開了貓狗大戰的序幕。
2012年以後,“雙十一”成為全電商平臺的狂歡。蘇寧、國美等電商平臺爭先涌入,蘑菇街、美麗説等由導購平臺轉型的垂直電商隨後加入,欲從巨大的節日流量中分一杯羹,電商間爭鬥日益激烈。尤其在今年,阿裏蘇寧聯姻後,蘇寧率先打響“平京戰役”,與京東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
除了“雙十一”參戰主體的變化,消費者的購物途徑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用戶的消費習慣日益由PC端向移動端轉移,好友推薦成為重要的購物方式。從PC主導到移動成為趨勢,“雙十一”正順應著消費者的購物趨勢而轉變。2014年,移動端消費佔比42.6%;2015年,無線交易額佔比74.83%,而今年雙十一未開場手機淘寶訪問數便達到1.3億,超過2014年“雙十一”峰值。
促銷貓膩仍然屢禁不止
但在瘋狂的購物背後,仍然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考量:“雙十一”的低價促銷是否做到了全年最低價;在眾人苦等的背後是否隱藏了商品價格先漲後降的貓膩;不要一味相信商家的信用評級,其中很有可能包含了很多惡意刷單。其實,消費者在網購的過程中往往會被商家的障眼法所蒙蔽,最終遭受損失。
今年“雙十一”一些細心的用戶發現,有些商品的價格悄悄地就上漲了。也就是説,電商們依然在演繹著“先提價再打折”的促銷模式。
其實,“雙十一”期間虛假交易猖獗,商家利用“商家大清倉”、“非比尋常折扣優惠”、“先提價再打折”、“虛假刷訂單”等諸多手段,帶動成交量猛增早已不是什麼秘密。
事實上,去年“雙十一”前,國家工商總局就約談了10家國內知名第三方網路交易平臺,指出了一些嚴重違法經營問題,提醒其履行法定義務自查、自糾,明示監管部門將採取後續措施,一些電商還就此作了表態。
而消費者對網路交易平臺存在主體準入把關不嚴、對商品資訊審查不力、銷售行為管理混亂、信用評價存有缺陷、內部工作人員管控不嚴等等突出問題,更是頻遭吐槽、質疑連連和抱怨不斷,尚且時至今日,消費者並沒有看到上述問題得到根本性遏制和整治。
值得警惕的是,倘若只把目光集中在每年的“雙十一”商品成交額所謂逐年創記錄上,而對與此反差巨大的經營平臺突出問題逐年增多解決不利,尤其是把消費者作為忽悠的對象甚至漠視消費者的利益,這樣的“雙十一”恐將違背初衷、不利發展,難保其生命力。
電商行業如何正視和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保持和發展其自身應有的生命力,真正靠守法經營、規範管理、貨真價實、消費者滿意來鞏固其在世界電商行業的引領地位,進而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持續健康地發展下去,這或許是到了真應該思考並拿出實際行動來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