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科技 > 評論 > 正文

字號:  

雙十一不能僅剩低價噱頭

  • 發佈時間:2015-11-11 07:27: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明航  責任編輯:王磊

  11月11日,一年一度的“雙十一”網購節再度來襲,儼然成了電商與消費者的“全民狂歡日”。有網民提醒,在亢奮與喧囂背後,假貨、價格欺詐等亂象依然頻發,消費者權益屢屢遭到侵害。隨著線上消費趨於理性成熟,低價不再是影響網購的唯一因素,在“雙十一”七年之癢之際,不能僅剩下噱頭。電商有必要在規範發展、良性發展上下一番功夫,這樣産業蛋糕才會做得更大。

  警惕“節日綜合症”

  有網民表示,“雙十一”所激發的行銷創意和産業增長毋庸置疑,但熱鬧繁華的網購促銷背後,是居高不下的消費者投訴。價格欺詐、假貨氾濫成災、快遞服務嚴重滯後、售後服務難以保障等,也造就了“節日綜合症”。

  網民“eilleen”表示,根據2015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共受理網路購物投訴10559起,同比上升28.8%,消費者反映電商不按合同約定履行義務以及産品存在品質問題。“雙十一”集中銷售,更容易出現相關問題。

  投訴量節節攀升,而消費者網購維權仍困難重重。

  網民“何光”認為,究其原因,除了網購投訴渠道不暢,溝通難度大等原因,更主要的是大部分消費者認為網購平臺的舉證要求刁鑽,消費者難以舉證。比如,在很多日常商品的維權上,銷售商、消協及法院都要求消費者提供鑒定證明,然而,廠家鑒定報告不能針對個人出具、鮮有第三方檢測機構支援、品質檢測費用高昂等問題,導致消費者維權陷入有心無力的怪圈。

  良性競爭才是正道

  有網友稱,在走過初期野蠻式發展後,電子商務有必要在規範發展、良性發展上下一番功夫,做好品質保證,沉澱品牌力量,這樣産業蛋糕才會做得更大。在“雙十一”七年之癢之際,不能僅剩下噱頭。

  “規範‘雙十一’,不能止于監管‘提醒’。”網民“張西流”表示,若想從根本上解決網購存在的産品品質、售後服務及虛假宣傳等問題,除了電商自律,工商等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對網購平臺的監管力度,清除抑制消費的障礙,提升民眾的消費意願;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市場監管,堅決打擊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等行為,改善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

  網民“單緯”表示,隨著線上消費趨於理性成熟,價格不再是影響網購的唯一因素。價格戰只能是“血拼”,誰能創新模式,利用大數據提供私人定制,給消費者多樣化的選擇、個性化的購物體驗、更具品質保證的使用感受,才能勇立潮頭。

  (記者 明航 整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