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老人總將廢品堆滿屋? 精神科醫生提醒:當心囤積症!

發佈時間:2024-09-20 08:50: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周學津 石夢竹

“父親去世後,母親留在老房子裏自己住,將近100平米的房子裏,堆著她從各處撿來的塑膠袋、舊紙板、礦泉水瓶,甚至是一些塑膠餐盒,還有不能穿的舊衣物、無法使用的老物件。”

“該扔就扔?你們不懂,這些東西都有用,以後會派上用場。”

問診結束後,河北省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精神一科主任醫師孫秀麗告訴那位“不懂的年輕人”,老人可能患上了囤積症。“你母親不懂你的‘斷舍離’,你其實也不懂老人家的病、不懂老人家的心。”

“避風港”成為“垃圾房”

家住北京的王芳(化名)和老伴住著寬敞明亮的三居室,但有一個房間的門,就連子女也不能輕易打開。這個屋子裏面裝滿了她從外帶回的各類空塑膠瓶,從櫃子裏到桌子上,塑膠瓶密密麻麻地堆放著,稍一觸碰,還會呼啦啦往下掉,但王芳始終不願意處理。

“這些瓶子誰都不許動,誰也不許賣!”

這群“寶貝”佔據了偌大的空間,氣味難聞,還常見到亂爬的蟑螂。鄰居們多次投訴無果,居委會只好找來王芳的子女,孩子們反覆勸説,甚至提出主動幫老人整理,但統統被王芳拒絕了。

像王芳這樣愛囤積的老人並不鮮見。蔡沐華(化名)的姥姥,把一百多平米的三居室,經過60年的日積月累,變成了“垃圾房”。“當時一進姥姥家門,我簡直不敢相信眼前所見的景象。”蔡沐華仍然記得,出國多年後回到那間再熟悉不過的老房子,竟然連一個坐著的地方都難以找到。客廳裏的沙發、桌子上,無一不堆滿了各式雜物,廚房和陽臺甚至無法落腳,就連曾經留給家人休息的沙發床也被雜物滿滿佔據著,想要進一步在姥姥身邊照顧她都成了問題。

蔡沐華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看著曾經溫馨的避風港成為一個堆滿舊物和雜貨的“垃圾房”,心裏滿是疑惑,“姥姥這是怎麼了?”

“引發囤積行為的原因有很多,從臨床經驗來看,首先要排查老人是否存在心理異常或者認知障礙,這可能是出現了某些疾病的前期表現,導致他們産生了不合常理的物品使用觀念和價值判斷。那些年輕時沒有囤積習慣,上了年紀反而喜歡囤積物品的老人尤其要注意。”孫秀麗表示。

有些老人因為曾經一些特殊經歷,産生了不安全的依戀體驗,對很多物品産生了難以割捨的依賴感,身邊的所有物品都被投注情感,給了自己決不能扔的理由,一旦物品被丟棄就會産生強烈的痛苦感和分別感。而年輕時期因為缺乏某樣物品而經歷的較為嚴重的創傷事件,也會讓老人對囤積物品有一定執念。

蔡沐華發現,姥姥家的雜物中會有一些家人小時候玩過的東西。“她在年輕時就開始收集各種物品,從我們的玩具到不再使用的傢具,家裏囤積的不僅有塑膠袋、舊紙板,一些小東西也記錄了家庭成員的成長軌跡。”

每一件物品似乎都承載著老人們對家庭的深情和對過往的懷念。這些物品是記憶之間的紐帶,也是對抗孤獨和失落感的盾牌。“我們總習慣於老人們白髮蒼蒼的形象,好像經常忘記他們也曾是孩子,那些曾經的創傷和依戀,可能需要余生來治愈。”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彭華茂説。

缺少家人的陪伴、情感的滿足,那些關於孤獨、未來、死亡的焦慮和恐懼,往往是囤積行為的心理根源。北京安定醫院老年精神障礙門診副主任醫師陳雪彥遇到過具有囤積行為的老年人們,大多是一些空巢老人、失獨家庭。“經常有患者悄悄和我講,他們非常害怕自己某天孤零零在房間裏去世,沒有人能及時發現他們的離開。”陳雪彥説。

破衣服、空瓶子、螺絲釘、塑膠袋……這些其他人不屑一顧、隨手扔掉的不起眼的小東西,此時成為老人們能看得到、抓得住的心理情感依靠。

是懷舊、收藏,還是無效囤積?

山東省濟南市的劉田(化名)最近有些煩惱,岳母經常花9.9元、19.9元買一些用不上的小玩意兒,每天能收到七八個快遞。而廢棄的快遞紙盒,老人也不捨得扔,就堆放在客廳的沙發上。最嚴重的時候,快遞紙箱都已經堆到天花板上了。

劉田的岳母把各式雜物堆放在客廳裏。受訪者供圖

同樣是面對快遞紙箱,有些老人的處理方式則截然不同。“我認識的一位老人,在拿到家人的快遞後,會自己找一張紙,記錄下某年某月某日,某位家人購買了何種物品,然後給所購物品、快遞紙箱和自己記錄的資訊拍照留念,廢棄的快遞紙箱也會及時扔掉。他認為這是一種記錄家人生活狀態、孩子成長的很獨特的方式,其中有明顯的邏輯關聯。”彭華茂表示。

真正的懷舊、收藏和無效囤積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很多老人喜歡存舊物、撿廢品,覺得自己是在收藏,與囤積並不相同。囤積行為往往是無節制、無目的性、無價值判斷的,囤積者無法意識到哪些東西是有價值的,也無法自主管理那些物品,而一旦有人試圖干預,還會讓他們爆發如大喊大叫等過激行為,這也意味著,囤積者的精神健康或許出現了問題。”陳雪彥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無目的性的積攢,其實也是一種囤積行為。

北京安定醫院老年精神障礙門診副主任醫師陳雪彥(右)。受訪者供圖

陳雪彥舉例,有些老人喜歡積攢古瓷碎片,這是一種有主題、有目標的,並且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這一類行為一般屬於收藏;有些老人行動力很強,會把一個瓶子、一斤報紙的回收價格計算得很清楚,積攢到一定程度就會主動去換錢,同時他們也具有判斷能力,會及時處理家裏那些破掉的塑膠袋等沒有實用價值的東西,這才是有效節約的行為。

收藏和適度懷舊對於老人是一種精神寄託,既不影響自己與他人的正常生活,也不會給大家帶來困擾,甚至會給生活增添很多樂趣,也能夠讓老人在收藏和懷舊中獲得認同感和成就感,而囤積則帶來各類健康、安全隱患和生活上的不便。

“一旦出現囤積行為,也意味著患者可能會有強迫、焦慮抑鬱、認知障礙等其他情況。”陳雪彥表示,在臨床上,雖然已經將囤積作為單獨一類疾病,但僅存在強烈囤積行為而無其他心理問題的患者十分少見,囤積行為仍然是精神疾病的一種表現。

“不得不説,老年人的孤獨感其實會隨著時間的演進而逐漸增強,有些老人就是希望通過囤積這種行為引發關注,雖然是在勸説和責備,但好過不聞不問。”彭華茂認為,既要看到囤積這個行為本身,思考引發囤積背後的原因,從老人真實的生活狀況出發,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心理狀態,關注他們背後的精神需求。

用陪伴和關注,

幫助他們成為“銀發收藏家”

“姥姥腿腳不方便,家裏東西太多會影響她的行動,也會誘發安全問題。”蔡沐華説,去年五月,姥爺去世了。姥姥一個人在家,看到家裏囤積的舊物難免觸景生情。經過一家人充分溝通,姥姥最終要到外地休養一段時間,而蔡沐華和媽媽也做了一個決定:在取得姥姥同意的前提下,趁其不在家,幫她打掃這些“時光的寶貝”,重整生活的秩序。

這是一項大工程,兩個人面對三個臥室、廚房、客廳等八個區域裏堆滿的舊物,既茫然又束手無策。當蔡沐華一次次從櫃子、床底找出姥姥用塑膠袋層層包裹的金項鍊、舊紙幣和值得珍藏的信件時,他才意識到原來姥姥是那麼需要陪伴和幫助。

在家庭溝通環境良好、相互情感支援充分的情況下,家人會抱有一定同理心,去理解老人的囤積行為。孫秀麗建議,孩子要通過陪伴和關心,給予老人更多的安全感,在與父母一同分析物品的必要性時,給予方法和情緒引導。“對於囤積障礙,目前還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採用心理治療,輔以必要的藥物治療的綜合治療方法。”

一件件物品確認、一個個房間清空……蔡沐華和媽媽用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才把姥姥家清理好,但他們依然不知道,以後如果姥姥繼續囤積,除了勸説,他們該如何是好。

“先扔掉最不必要的東西,然後在陪伴老人聊天、做開心的事情時,逐漸處理其他雜物,原本扔東西會讓老人感到焦慮,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起處理雜物與積極情緒的正向情感連接。”孫秀麗表示,這也許需要較長時間,但通過耐心和關愛,孩子的努力最終會幫助老人改善狀況。

陳雪彥認為,目前學界提出“銀發收藏家”這一説法,其實是在鼓勵存在囤積行為的老人,在減輕病恥感的同時,讓他們能積極自主地管理囤積的物品,對其進行分類和價值判斷,緩解囤積行為及其帶來的後果。這是一種正向的積極和鼓勵。“希望越來越多有囤積行為的老年人,在正規診療、家人陪伴和自我管理下,有一天能夠成為真正的‘銀發收藏家’。”

“經過清理後,我們還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如今姥姥家裏乾淨明亮,安裝了安全扶手,改造了衛生間環境,家裏的每個房間都有床,隨時方便家人來照看、陪伴姥姥,那些有記憶溫度的老物件,也被分門別類地安置在家中的櫃子裏,家人們還打算專門整理一個空間,給姥姥放置她想繼續收集的東西。”蔡沐華説:“我們希望,姥姥回來時,這間‘時光的屋子’,今後可以為她帶來更多溫暖和愛。”(健康時報《老人將廢品堆滿屋?當心囤積症》記者周學津 石夢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