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常見心理困惑有哪些?該如何解決?
發佈時間:2024-09-19 09:43:3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孫唯又是一年金秋九月,各大高校開學,又有一批新生帶著憧憬與忐忑,踏上他們的大學新征程。進入新環境,大學新生們可能會遇上各種各樣的新情況,需要思考各種各樣的新問題。
本次我們邀請了廣東藥科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沙盤遊戲治療學會中國學會(CSST)秘書長蔡寶鴻,中山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諮詢中心陳曉宇、劉志成、張廣東、李樺,針對大學新生在初入大學階段普遍會遇到的心理困惑,進行了一一剖析並提出了解決之道。本期“細説心語”,讓我們一起向專家請教,學習新生心理適應指南,開啟美好的大學篇章吧。
學習模式的轉變需要學生及時進行心理調整
羊城晚報:大學新生從高中的學習環境轉變到大學後,可能會産生哪些心理困惑?
中山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諮詢中心:大學新生在面臨學業適應的挑戰時,通常會經歷一系列複雜的心理反應。這些心理不適的表現可以歸納為焦慮與恐慌,自我懷疑與挫敗感,逃避與拖延,還有孤獨與無助。
面對全新的學習環境和更高的學習要求,新生可能會感到焦慮不安,擔心自己無法跟上課程進度,害怕成績不理想,進而影響到未來的學業和職業發展。這種焦慮情緒如果得不到及時緩解,可能逐漸轉化為恐慌,嚴重干擾日常生活和學習狀態,使新生難以集中精力投入學習中。
當學習成績下滑或在某些課程上遇到困難時,新生容易陷入自我懷疑,質疑自己的能力和智力,進而産生強烈的挫敗感。這種情緒會像陰影一樣籠罩心頭,削弱學習動力和自信心,甚至形成惡性迴圈,影響後續的學習表現。
部分新生為了逃避學習壓力,可能會減少學習時間、逃避難題,或沉迷于遊戲和社交媒體以尋求短暫的心理安慰。同時,拖延症也成為常見的應對策略,將學習任務一再推遲,直到最後期限才匆忙應對,結果往往是學習效果不佳。
大學的學習方式更注重自主性和獨立性,這與高中時期的緊密集體學習形成鮮明對比。由於缺乏及時的幫助和支援,新生在遇到困難時可能感到孤立無援,這種孤獨感和無助感會進一步加重心理負擔,影響學習積極性和情緒狀態。
面對這些心理不適的表現,大學新生需要認識到,大學不僅僅是專業知識的學習,還包括如何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培養潛在的思考、創造和學習能力,著力於個人“學習力”的提升。
羊城晚報:面對以上這些心理不適的情況,新生們有哪些好辦法可以克服?
中山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諮詢中心:在大學生活中,保持積極的心態和明確的學習目標至關重要。大學不僅是獲取知識的地方,更是實現個人全面發展的舞臺。新生要堅定理想信念,明確學習方向,樹立明確的理想信念,將學業視為實現人生目標的重要途徑,而不僅僅是成績的追求。通過明確的目標感和使命感,學生能夠更好地激發內在動力,堅定面對學業挑戰的信心。
對於大學新生而言,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尤為重要。面對學習上的困難和挑戰時,新生應學會自我調適,認識到這些都是成長過程的一部分。正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所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即面對學業壓力時,應避免極端情緒反應,不因成績波動而過度焦慮或鬆懈。
努力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努力提升學習能力。在具體的學習策略上,新生可以通過調整學習方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合理規劃時間,設立具體的學習目標,以及採用正念冥想、腹式呼吸等放鬆技巧,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壓力。此外,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尋求導師和同學的支援,都是提高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
學會重視情緒管理,增強心理韌性。在高學業表現和期待的壓力下,新生必然會面臨一定的情緒問題。因此,情緒管理是不可忽視的一環。學生應學會認識和理解自己的情緒,避免情緒積壓或爆發。通過學習情緒調適的方法,如自我覺察、與朋友或導師溝通,及時釋放負面情緒,從而維持心理健康和學業表現的平衡。
明確學習的最終目標,才能更好實現自我成長。大學教育的目標不僅在於學術成就,更在於個人的全面發展。通過大學的學習經歷,學生應學會培養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理解學習的真正目的在於“學以成人”,即通過學習達到人格和能力的全面成長,這有助於新生調整過高的自我期望,減少因成績未達預期而帶來的焦慮和失望。
清晰的職業規劃有利於個人發展
羊城晚報:不少同學對未來比較迷茫,同學們該如何進行清晰定位?
蔡寶鴻:大學時期是自我認知的重要階段,學生們需要在這一階段逐漸明確自己的興趣、優勢,建立自己的價值觀,進而逐漸明晰自己的職業規劃和人生目標。
大學生要思考價值觀和優先事項。花點時間想想人生中對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例如成長和發展的機會、興趣的實現、經濟的滿足等等。其次,評估自己的長期目標。思考設定的大學階段的目標、當下面對的重要選擇是否符合你的長期職業期望,是否偏離自己期望的人生航線。最後,相信你的直覺。在決定時,有時也要相信你的直覺。權衡實際固然重要,但在冷靜的狀態下,聽從直覺,判斷最適合自己的機會同樣重要。
羊城晚報:定位之後,大學生們如何合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蔡寶鴻:多方尋求建議和收集資訊,多與師長、親朋好友等各種能接觸到的人交談,他們可以為你的選擇提供不同角度的意見。多參與實習和社會實踐,積累社會經驗也很重要。另外,要保持一顆積極主動、熱情好奇的心,持續學習,持續關注行業動態和新技術發展。職業發展與社會發展一樣,一直處在變化當中,大學生需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質,以適應未來的變化和挑戰。
職業生涯是一個探索和成長的過程,你可以在此過程中不斷調整方向和做出改變。相信自己,無論你選擇哪條路,你都有機會和能力不斷成長。
分類處理人際關係,拒絕內耗
羊城晚報:大學新生常見的需要處理的人際關係有哪些?
蔡寶鴻:“人是社會性動物”。我們時刻都處在社會關係之中。最近很火的MBTI(邁爾斯布裏格斯類型指標),I(內傾型)人和E(外傾型)人,其中有一些典型的表現,也跟個體在社會關係中的心理能量傾向性有關。有些人對人際關係需求很高很多,時常是主動的,如魚得水;有些人則認為朋友在精不在多,更注重關係的品質,儘量減少“不必要”的交往……
大學生在學校裏的人際關係,既包括班級、宿舍、社團的同伴關係,師生關係,也包括戀愛關係,社會兼職的工作關係等。有些關係主要是心理需求,以情感為聯結的,例如在同伴關係中找到朋友,戀愛關係。在情感關係中,以心換心,真誠平等,積極溝通,既能清晰表達自己的需求,也能傾聽別人的想法,這是促進關係的基本態度和方法。有些關係是社會角色需求,需要更理性處理,包括師生關係、工作關係等。這些關係可能跟具體的共同目標有關,是一種合作互惠的關係。
不同的關係,我們投入不一樣,需求也不一樣。大學生可以先分辨一下各種關係的需求和定位,根據關係的需求來選擇如何交往,例如這段關係中,我和對方是否可以互相提供情感支援、資訊支援、資源支援等等。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良好的人際支援系統。
羊城晚報:碰到人際關係的難題時,該保持何種心態?如何處理?
蔡寶鴻:人際關係需要緣分也需要經營。由於每個人的人格差異、成長經歷的不同,在日常相處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矛盾衝突。而在此時,我們就需要運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
當與朋友出現矛盾時,如果你還想繼續跟這個人當朋友,那就需要學會求同存異,互相諒解。原諒很多時候就是解決衝突的開始。朋友的反面就是敵人,如若兩人都不肯低頭原諒,容易引發類似于對“敵人”的心理防禦機制。在此機制下,我們會進入逃避或者戰鬥狀態,導致關係破裂。
除了朋友關係,經營宿舍關係也是大學生的一個重要課題。天南地北的大學生,帶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因為“概率”而被分配在同一個宿舍。與開盲盒相似,都是一場“豪賭”。抽到上上簽則舍友間志趣相投,相談甚歡,但舍友間若即若離甚至水火不容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宿捨得小小空間裏要同時容納幾個人的生活,想要和平相處首先需要大家好好溝通。人際關係的問題,早發現早處理,不要自己一個人默默忍受,有時候跟對方開誠佈公談一談,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如果溝通無法解決問題,可以先跟輔導員、家長和朋友商量求助,詢問他們的意見,看是否能夠改善。如果確實無法解決,例如宿舍4個人,3個同學喜歡一起打遊戲、晚睡,剩下一個同學習慣早睡,又對光線和聲音很敏感,睡眠品質不好,那麼這位同學可能就需要調換宿舍。
愛情經營需要正確方法
羊城晚報:在大學期間,情侶之間常見的困惑有哪些?
蔡寶鴻: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是多樣的,而近些年我發現有了很多新的變化。比如有被PUA得很厲害的,分手後非常痛苦,自尊心完全被破壞了。失戀是痛苦的,但是如果被傷害後還有強烈的自我責備,長期(例如一年)還深受困擾,那可能考慮是否自己被PUA了。也有一些學生明確表示,對於現實中的戀愛關係不抱期望,只想跟虛擬人物“戀愛”。這種跟虛擬人物談戀愛的人叫作“夢男”“夢女”。還有是在自以為的“網戀”中被詐騙的。我覺得這些現象都值得我們關注。當然,更多的大學生情侶問題還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例如暗戀、單戀的求而不得,輾轉反側,分手、失戀的痛苦、挫敗,還有異地戀的困難。
羊城晚報:大學新生們該如何正確處理愛情中出現的困難?怎樣經營好情侶關係?
蔡寶鴻:有些大學新生可能因為和情侶異地,會結束原來的戀愛關係,也有些大學新生會在大學裏一見鍾情,一發不可收。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齡,都處在對於親密關係強烈需求的時期。強烈的情感情緒,既可能如糖一樣甜蜜,也可能像毒藥一樣讓人痛苦不已,既可能是情緣,也可能是情劫。
經營戀愛關係,真心實意是基礎,同時結合一些正確的“戀愛技巧”或許能讓關係更加安全長久。
以異地戀遇到的困難為例——
情侶雙方需要開誠佈公地交流。談談你對未來的擔憂、恐懼、希望和期待。表達你的感受和保持定期溝通可以幫助加強你們的聯繫,共同應對挑戰。同時,還要設定切合實際的期望,要明白維持一段異地戀需要雙方的努力、耐心和承諾。討論並設定切合實際的交流頻率、見面和未來計劃。清楚地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可以幫助防止誤解。
最重要的是,要注重信任和支援,信任在異地戀中至關重要。信任彼此的承諾和忠誠,支援彼此的個人和職業目標。當你們在各自的道路上前行時,要表現出同情、理解和鼓勵。花時間討論你們作為伴侶的長期目標和願望。談談你們對未來的願景,包括對關係發展和婚姻的考慮。開誠佈公地談論你們的未來可以為你們的關係提供清晰的方向。
我個人覺得,大學生是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既然如此,大家不妨從愛的本質來認識和理解愛情。當愛降臨的時候,這些理解,或許能幫助你更順利地接住愛。在這裡我推薦大家閱讀弗洛姆的《愛的藝術》,以及梁永安老師的《閱讀、遊歷和愛情》。
主持 |羊城晚報 記者孫唯 本期特邀專家 |蔡寶鴻 陳曉宇 劉志成 張廣東 李樺 指導單位 |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專家成員 |全省心理教研員及一線教師圖 |新華社資料圖(圖文無關)
心理百科|解鎖“空船效應”,擁抱平和心境2024-09-19
心理問答|妻子喜歡炫耀是什麼心理作祟?2024-09-19
短假期不能消除身心倦怠 俄心理學家分析:休息方式不適當2024-09-19
大學新生常見心理困惑有哪些?該如何解決?2024-09-19
治愈係美文 | 親子教育:謝謝你,我的向日葵2024-09-18
親子關係 | 先關係後教育,有些問題能自愈202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