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沈中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如何早發現、早干預?
發佈時間:2023-10-11 10:46:08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李靈——專訪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高級心理諮詢師沈中華
青春、陽光、活力、熱情……提到青少年,大家都會想到這些詞彙。但實際上,焦慮、壓力、抑鬱也是青少年的“熱搜詞”。
一項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報告顯示,12億青少年(10~19歲)群體中,約20%存在心理健康問題;青少年群體遭受的疾病和傷害中,約16%由心理健康問題引發;70%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兒童和青少年沒有在早期得到適當的干預,甚至沒有被發現。
相較于成年人,青少年的抑鬱症常常被誤解為“叛逆”,不僅無法得到及時救助,反而被推向更為沉重的深淵。
正在接診患者的沈中華 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供圖
為什麼青少年心理問題越來越多?
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沈中華提出以下幾點:第一,家庭關係不和、親子關係緊張及家庭教育不當,離婚、隔代養育等家庭中的孩子心理相對較敏感,承受能力較差,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第二,拔苗助長,“內卷”式學習,學生的課業任務繁重,競爭激烈,父母的期望值過高,使得學生精神壓力越來越大;第三,青少年接觸網路過早,了解太多與年齡、心理不相符合的資訊,無法判斷、識別這些資訊的真假,接觸一些不健康的網站、圖片,暴力模倣等;第四,急功近利的社會急躁情緒的感染,影視作品追崇用暴力解決問題的不當宣傳等社會風氣更是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發展;第五,缺乏壓力的宣泄途徑。
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學習壓力:對於不少青少年來説,讀書成了唯一的事情,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升大學,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學習目標。雖然家長會説“你盡力就好”,但往往一句“不用你操心,你還是去看書吧”讓孩子感受到壓力。其實,生活技能和學習同樣重要,會修理小東西、做飯、洗衣服、整理房間等,在學習面臨挫敗時會成為他額外的支撐。
人際交往:自我統一性是青少年隨著身體的變化和性成熟的過程,青春期開始,他們開始慢慢脫離父母,不會再完全依賴父母,甚至想獨立於父母之外,自己給自己做主,以自我為中心,既想要求獨立,又擔憂害怕挫折。這時候,一些性格內向,心理承受能力較差,自尊心較強的青少年就容易産生自卑、膽怯,過分在意他人的看法而産生人際交往困難,導致被人孤立、校園霸淩的事件發生。
焦慮:無故、過度的擔心,甚至出現早醒、心悸、氣緊、胸悶、出汗、消化道症狀、無故的腹痛等軀體症狀。
強迫:控制不了的思考,反覆地檢查、洗手、擦拭等行為。
不良嗜好的養成:抽煙、飲酒、沉迷網路、暴力行為等。
抑鬱(最常見且最嚴重):長時間體驗到心情不愉快、高興不起來、煩悶;對平時感興趣的事情變得乏味,動力下降、缺乏;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難集中、記憶減退;人變“懶”了甚至厭學;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體重下降;甚至感到活著沒意義,産生自傷、自殘的行為,抑或輕生的念頭。
多一點關心,少一點不耐煩
如果青少年出現焦慮不安,無故哭泣、脾氣暴躁、封閉自己、社交缺乏、動力下降、絕望、無助、內疚、食欲減退、失眠,無故遲到、早退,厭學等明顯的反常情緒,家長就要注意了,很可能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需要及時干預。具體要怎麼做呢?
該院神經內科曾接診過一名住校高中女生,因為期中考試發揮失常,在教室傷心難過,卻被老師責備“嬌生慣養、經不起打擊……”並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女生的媽媽。女生的媽媽認為老師的做法欠妥,第二天去學校找老師理論,但老師仍堅持認為自己沒有錯。這位媽媽便找到班主任、校長理論……
“但是女孩並不知道媽媽為自己做了這麼多,直到在我們診室,她才了解到媽媽一直在學校為自己‘打氣’的經過,瞬間抱住媽媽大哭。”沈中華説,最終,這名女生的心結解開,抱著媽媽邊哭邊説:“以後我什麼都不怕了。”
還有一名6年級的孩子,長期存在自傷行為,因為情緒不好,晚上失眠嚴重,連續幾天半夜給不在家的媽媽打電話,第三天的時候,媽媽有些不耐煩,甚至對著孩子發火“你半夜不睡覺幹什麼,老是半夜打電話,我累了一天了很困,有什麼事情白天再説……”
在醫院診室裏面,孩子邊講邊哭:“媽媽一點都不理解我,真的覺得活著沒什麼意思”。
沈中華説:“其實我們可以反思,當孩子半夜都不睡覺的時候,家長是否可以給予關心詢問,如‘怎麼了,需要什麼幫助嗎?’等簡單的關心和支援,也許孩子情緒問題的轉歸就有不一樣的結果。”
從這兩個案例不難看出,家長的態度對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極大的影響,而家長要做的就是多陪伴、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多接納、少批判,同時要耐心詢問、仔細觀察、換位思考,給予信心及支援、積極干預、尋找宣泄負面情緒的途徑,必要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醫師簡介
沈中華,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中級心理治療師、高級心理諮詢師,曾在四川省精神衛生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等地學習進修。沈中華擅長抑鬱症、焦慮症、青少年情緒行為障礙、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強迫症、睡眠障礙、酒精依賴、物質濫用、器質性精神障礙等疾病診治,熟練掌握動力心理治療、家庭心理治療等技術(重慶日報 文/李靈)
熱點觀察:習慣性反問,為何如此令人討厭?2023-10-11
公開課:一上班就倍感壓力?5招積極應對“職業緊張”2023-10-11
兒童青少年常見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 父母要關注這些變化2023-10-11
公開課:焦慮症≠胡思亂想 ,6個方法緩解焦慮2023-10-11
專家:兒童抑鬱症≠成人抑鬱症 或誘發嗜睡症狀2023-10-11
心理研究:可通過驗血診斷雙向情感障礙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