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何志成:把防範風險理解為風險提示是對熔斷的誤判

  • 發佈時間:2016-01-05 07:0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管理層推出熔斷機制,意在防範風險,但市場卻將其理解為風險提示——這恐怕是市場對熔斷的最大誤解。

  熔斷機制原本的用意是提供更多時間讓市場恢復冷靜,讓上市公司或金融機構公開資訊,這對防範系統性風險、防止市場恐慌蔓延、穩定市場情緒都有好處。

  A股市場在2016年新年後開市首日推出熔斷機制,這一時間點有些不趕巧,因為在這一天同時還要推出人民幣匯率指數夜盤,這是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以後第一次與國際市場嘗試接軌的動作。兩項大的改革同時推出,而且是在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存在較強下跌預期的情況下,這就好比出門碰上個陰雨天。

  另一個大的風險點在於,證監會曾在2015年7月8日出臺“大股東減持禁令”,限制大股東及董監高的減持行為,要求從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大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而這一禁令即將於1月8日到期,由此可能産生的解禁潮讓人有“風聲鶴唳”之感。

  如果有模型可以測試,應該可以推演人民幣匯率會不會因為推出夜盤而走跌,如果下跌又會不會影響股市;而股市面臨解禁盤壓力,二者之間會不會相互影響,兩項改革所導致恐慌情緒會不會相互傳染,會不會影響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基本判斷?

  4日股市的開門綠,有些出人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在岸和離岸市場人民幣的大幅下挫與股市的大跌形成了“腳踏車”效應,這或許也為今後改革舉措出臺提供了借鑒意義:即相互間可能存在影響的措施,最好不要同時推出,而是儘量為彼此留下一定的空間和餘地。

  美國股市實行T+0,同時沒有漲跌幅限制,而A股既有漲跌幅限制,又有熔斷機制,同時又是T+1的。這種制度組合是否具有合理性還值得商榷,也許存在著改進的空間。

  大跌以後,市場的確堆積了很多恐慌盤,但投資者對此恰恰不應過度恐慌。為什麼?因為這樣的大跌與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無關,同時股市急跌暴露的風險隱患必然引起監管層更高度的關注。從美國熔斷機制導致停盤後的表現看,第二天順勢下跌、隨後反彈的概率很大。

  現在的關鍵是要找準大跌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儘管前期一些個股的上漲幅度較大,尤其是創業板股票,但股市的急跌畢竟是違背中國深化改革基本面的,而且也有可能誘發宏觀經濟風險,因此不排除政策面會予以回擊。而對於投資者來説,這樣的時刻需要關注人民幣匯率夜盤走勢,需要關注中國宏觀經濟表現,但不能恐慌,務必做到冷靜對待。

  (作者為獨立經濟學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