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機構解析A股“速熔”八大動因 後市有待觀察

  • 發佈時間:2016-01-05 07:27:59  來源:新華網  作者:楊慶婉  責任編輯:楊菲

  熔斷機制實施首日,滬深股市(包括B股)先後兩次觸發HS300指數熔斷閾值,交易時間提前結束。機構認為,高管解禁潮來臨、新股發行節奏未明、年末獲利了結股市缺血、經濟增速不容樂觀、基金換倉等八大原因導致了昨日市場暴跌,觸發熔斷機制。至於後市,國金證券認為市場的結有待打開,國海證券則表示春季行情還需等待。

  八大原因引發暴跌

  昨日,滬深300指數連續兩次觸發熔斷機制。國海證券認為,引發市場暴跌有八大原因:

  第一,1月份股東高管潛在解禁規模1.1萬億左右,萬億解禁洪荒衝擊A股,5%以上股東減持引發的供求關係失衡的擔憂。

  第二,中國12月官方製造業PMI49.7,預期49.8,前值49.6,經濟增速仍不容樂觀,影響市場做多情緒。

  第三,從管理層資訊顯示,2016年資本市場主基調就是“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新股發行數量會大幅超預期。

  第四,近三周A股開戶數連續下降,增量資金入市放緩,難以支撐股指反彈。

  第五,元旦後第一週或許就會有新一輪IPO名單出爐,這或將給兩市帶來心理層面的影響。

  第六,歲末年初做表壓力,資金暫難回流,股市仍處於缺血狀態。

  第七,年末排名考核通過前後,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者不再有護盤動力,而是要重新制定投資策略,調整持倉結構,比如賣掉一些浮盈較大的股票,從而有可能引發市場震蕩。

  第八,去年12月最後一週,市場對中國央行的降準預期再度落空。事實上,不僅市場期待的降準遲遲未能兌現,而且央行公開市場貨幣投放量也明顯萎縮,反映寬鬆預期明顯延後。自去年11月以來,寬鬆貨幣政策已經連續兩個月缺席。

  國金證券策略團隊表示,監管層近期對市場態度上的微小變化是導致市場下跌的導火索,而熔斷機制首日運作,忽視了流動性備付的風險,是加深市場下跌幅度的主要原因。

  今年1月份市場環境有所不同的是減持禁令到期在即,甄待政策及時對衝,而且市場預期的新股發行1月份處於真空期的假設被證偽。客觀上講,“熔斷機制”的實施必然會對流動性的需求造成影響,市場參與機構為了備兌贖回的資金需求,會被動的做些減倉,從而加深市場調整的空間。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林採宜認為,熔斷機制設定的閾值無意中給恐慌的投資者一個明確的“止損”目標:HS300指數首次觸發熔斷用時2小時15分,而觸發第二檔閾值(7%)則僅僅用了5分鐘左右,這5分鐘的交易時間裏滬深股市跌勢加劇伴隨成交顯著放大,顯然是投資者趕在觸發第二閾值前賣出所致。

  後市有待觀察

  中融基金認為,本次熔斷機制的實施,會大幅提升市場的流動性風險,使得價格和流動性産生脫節,價格和成交量的體現形式不再是市場化的交易行為,使得市場價格出現“畸形”狀態,容易出現極端走勢。

  國金證券表示,後市三道“結”待解開:寄望于監管層儘快作出相關的表述以穩定市場的預期,任何金融創新需要循序漸進;寄望于監管層對新股發行的節奏給出相關明朗的預期,1月份發多少;建議儘快明確1月份減持禁令到期後的對衝政策。總的來講,只有預期的穩定,市場的平穩,才是共贏的市場。

  國海證券認為春季行情還需等待。目前來看,大的邏輯依然存在,但去年12月降準預期落空,市場對創業板漲幅較大後業績能否匹配有所擔心,會導致2016年的春季行情晚一點,幅度小一點。整體策略上依然建議規避前期漲幅較大的板塊。從短期催化劑來看,關注鋼鐵和軍工板塊。

  聯訊證券則表示,策略上規避近期將要面臨解禁的個股,尤其是漲幅超過50%、解禁市值佔總市值比例超過30%、估值較高的個股可能出現較強的拋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