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證券屢曝違規忽悠監管 216億回購忽悠股民
- 發佈時間:2016-03-29 06:5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劉小菲
近日,四家券商的固收部人士被傳“失聯”。據媒體報道,海通證券財富管理中心副總經理楊洋便是其中一位,“失聯”人士此前從事的業務多與城投債的分銷業務有關,報道認為,新一輪債市稽查風波或正上演。在近半年時間裏,海通證券業務已屢次被監管部門關注,今年315期間,海通證券APP刷單開戶行為被曝光;2015年11月,海通證券因兩融業務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9月,海通證券因未按規定審查違規配資而遭證監會處罰。
去年,海通證券曾因推出重量級回購計劃而名噪一時,但該計劃卻由於後增加債權人審議環節而終止,對此,多位投資者表示不滿,期待能夠發起維權。有投資者稱,公司要不發回購公告自己不會買公司的股票,公司這麼做是在欺騙。
對此,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海通證券董秘辦,截至發稿電話無人接聽。
海通證券固收高管失聯 債市再打黑?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 3月23日晚,4名券商固收高管或員工同時出現失聯,一時間債券市場風聲鶴唳,“失聯”的固收人士此前從事的業務多與城投債的分銷業務有關。業內人士確認,海通證券的財富管理中心副總經理楊洋確實已處於失聯狀態。目前,尚未能從海通證券官方處了解最新情況,而另幾家券商也尚未對此事發佈回應公告。
據悉,楊洋曾任海通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還曾兼任對衝基金人才協會專家會員。其從事城投債承銷的資歷很早,早在2007年時,楊洋就曾擔任在海通證券承銷的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債券的承銷業務上擔任聯繫人。此外,楊洋本人也曾對城投債頗有研究。2014年,彼時還是海通固收總經理助理的楊洋曾評價稱“城投債是政府給投資者的‘紅利’。”
“債券承分銷業務很多時候是看圈子關係。”北京一家股份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員表示,“一級半市場是比較容易出問題的,像上一輪抓人其實許多都是一級半環節的事。”
“還只是失聯,現在什麼都説不好,也有協助調查的可能性,因為如果是正式帶走,起碼單位應該知道吧。”華中一家券商固定收益部項目經理坦言。
繼上一輪債市打黑三年之後,新一輪債市稽查風波或正上演。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3月正是上一輪債市打黑風暴開始的前夕。
APP刷單開戶遭3·15晚會曝光
據《證券時報》報道,APP綁卡刷單被央視3·15晚會曝光,幾家券商躺槍。平安證券、海通證券、民族證券、新時代證券、廣州證券等券商存在APP刷單開戶行為。
刷單原來是由於淘寶等電商而誕生的。綁卡刷單是指在基金、P2P等需要綁定銀行卡的APP開戶,刷單是這個專門團體的用語,刷一單就是開一個戶。
券商APP綁卡刷單與網路刷單、刷信譽的出發點類似,是一些券商的客戶經理為了完成開戶任務,通過一些平臺刷單取得客戶,而這些客戶往往是沒有資産的空戶。
據一家大型上市券商客戶經理介紹,市場上曾經給出20元/戶的價格,專職從事這一行當的人群,也被俗稱為羊毛黨,但券商往往很難界定哪些是刷單空戶。
早些時候,券商在證券開戶的“圈地”大戰中,一些營業部客戶經理私自通過“刷單”提高開戶數量,但這些證券賬戶的存在又是符合法規流程的,只是賬戶裏沒有任何資金。這也就不難解釋會有幾家券商會在央視3·15晚會上中槍。
兩融業務違規被立案調查
據中國證券網報道,海通證券2015年11月27日晚間公告稱,公司于11月26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稽查總隊調查通字153122號)。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海通證券表示,公司將全面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同時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資訊披露義務。
據新京報報道,海通證券11月29日公告稱,經核實,此次調查的範圍是公司在融資融券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八十四條“未按照規定與客戶簽訂業務合同”規定之嫌。
未按規定審查違規配資遭處罰
2015年9月央廣網報道,證監會在例行新聞通氣會上對華泰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方正證券等四家券商未按規定審查了解客戶真實身份等違法違規案件,以及坐商期貨違法違規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四家券商對外部揭露了明創系統、同花順系統等第三方交易終端軟體,沒有進行軟體許可、並未對外部系統揭露實施有效管理,對相關的客戶的真實情況缺乏了解等等,違反了多項相關規定。而華泰證券、海通證券和廣發證券在7月12號證監會發佈清理配資的通知後,仍然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防範客戶相關的違規交易,所以應從重處罰。
在處罰方面,四家券商都被處以沒收違法所得,以及3倍的罰款。從處罰金額上看,海通證券被罰的最多,沒收了約2865萬元,罰款大約是8596萬,並且對各個相關機構的相關責任人處以警告處分,以及5到10萬元不等的罰款。
216億回終止 股民感覺被欺騙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2015年7月8日,海通證券披露回購股份預案,擬採用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或其他監管允許的方式回購公司A股或H股股份,預計可回購股份不超過11.5億股,回購A股股份的價格為不超過18.80元/股。預計回購的資金總額不超過216億元,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回購期限為自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原則上不超過6個月。值得注意的是,在當時的公告中,該方案實施的先決條件非常簡單,“尚需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並報中國證監會備案無異議方可實施。”
2015年9月21日,海通證券召開臨時股東大會以近100%“贊成票”通過了回購計劃,但同日海通證券發佈關於回購股份的提示性公告稱,本次回購將在獲得上述債券持有人會議全部審議通過,並報中國證監會備案無異議後方可實施。
這一新增加的審議流程立刻遭到中小股東及市場的質疑。從政策來看,回購計劃確需通知債權人,但是否需要“債權人審議”卻值得商榷。從海通證券債券募集説明書上所提及的債券持有人會議許可權範圍來看,也並無針對回購計劃的特殊審議要求。但無論如何,最終,增加的這一審議流程卻直接導致216億元回購計劃的流産。
據《北京商報》報道,不少投資者在股吧中表達了不滿。“就是因為有回購計劃才買的海通,到現在虧損36%,我的損失必須連本帶利賠償”、“言而無信”,而北京一位投資者還對海通證券相互矛盾的前後表述産生了質疑。
據《大眾證券報》報道,杭州投資者張先生表示,11月2日,海通證券召開債權人大會,沒有通過回購方案,他就知道回購肯定會破産。“很明顯,公司增加這麼一個審議環節,就是為了阻撓回購,所以我也沒必要堅守下去,隨後就賣掉了,虧了將近四萬。” 雖然已經不再持有股票,張先生仍然感到很憤怒。“公司要不發回購公告,我也不會買公司股票,公司這麼做就是在欺騙。如果有人挑頭,我肯定會起訴海通證券,實在是太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