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今年辭任上市銀行董監高增至52位 興業銀行比例最高

  • 發佈時間:2015-11-10 10:18:3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民生銀行“董監高”團隊相對穩定,僅有1位離職;建行、交行和南京銀行各有2位辭職

  ■本報記者 張 歆

  在網路上火爆多年的“銀行應聘攻略”如今正在被“銀行員工辭職申請範本”所取代。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辭職風”在銀行圈已經由暗涌演變至明示。今年以來,已經有52位上市銀行的“董監高”辭職(或正在走流程),其中近半數是上市銀行高管。從具體數據來看,興業銀行今年離職的“董監高”人數最多,達到了6位。

  此外,銀行員工從圈內向圈外的流動也明顯增多,獵頭更是經常收到“戴帽招聘”(指定候選人)的招聘指令。當然,銀行也在努力嘗試留住人才,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均發佈了員工持股計劃,其涉及範圍就包括管理層和核心員工。

  52位董監高請辭

  11月4日,招商銀行發佈公告稱,監事會近日收到公司外部監事潘冀的辭任函,潘先生因工作原因辭去公司外部監事及監事會提名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

  潘冀並不是今年唯一一位選擇離開的上市銀行“董監高”,準確的説,在以時間為序的統計中(離任程式啟動的起始時間被圈定在2015年年內),潘冀僅僅排名第52位。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上市銀行的公告進行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52位上市銀行的“董監高”辭職,其中近半數是上市銀行高管,涉及崗位從行長、副行長到風險總監不等,可以説都是絕對資深的銀行家。對於任何上市銀行來説,行長在具體業務層面的統籌和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行長的更疊甚至可能對銀行的業務和戰略産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事實上,本報記者今年4月份已經獨家關注到這一離職苗頭,並於當時率先撰文“16家上市銀行今年以來20位董監高辭任 支行長稱不想再回銀行”。從4月底的20位,到7月底的30余位,再到目前的超過50位,銀行家們出走的步伐似乎並沒有減慢。

  從具體數據來看,興業銀行今年離職的“董監高”人數最多,達到了6位,包括4位董事(其中2位董事分別兼任副行長和董秘)、1位副行長和1位外部監事,與興業銀行中報顯示出來的“董監高”數量相比,佔比為24%。北京銀行今年以來也有6位“董監高”離任(離任董事改任監事的情況未統計在內,理由是其仍留在“董監高”團隊內),但是由於其中2位是去年提出離任申請今年才真正離任,按照本文統一的統計口徑,以4位計算。

  此外,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也各有5位“董監高”離職。而上市銀行中,民生銀行“董監高”團隊相對穩定,僅有1位高管離職;建行、交行和南京銀行則各有2位“董監高”辭職。

  銀行家去哪兒了?

  從離職原因來看,絕大多數上市銀行“董監高”辭任公告都表示是“工作調動”或“工作安排”,並“確認其與本行董事會無不同意見,亦沒有任何其他事項需要通知本行股東”。此外,身體原因、年齡原因、任期屆滿、個人違紀等原因也是銀行家們辭職的主要理由,而按照組織部門規定辭任也是去年以來較為普遍的情況。

  當然,“工作調動”簡簡單單四個字背後,諸位“董監高”的去向並不相同。國有大行的高管的工作調動,大多新崗位與原崗位性質不變,只是換了東家,還是留在了原有的“朋友圈內”。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同銀行的業務模式相似性還是很高的,高管人才如果從大型或中型銀行離職到其他銀行尋求發展,其多年積累的業務和人脈往往可以對應著職級的提升,以及個人空間的上升,這已經被很多銀行家從傳統銀行到民營銀行的跳槽路線所驗證”,一位股份制銀行有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這種銀行間的跳槽其實在一線更為明顯,我們成功運作的很多次挖角,都是人員在銀行間流動,例如,興業銀行同業業務人員、招商銀行零售業務人員、民生銀行小微企業業務人員比較吃香;國有大行對公業務部門的人更受歡迎,很多時候來自‘特長生銀行’的候選人都可以到新的銀行主抓一個業務部門的工作”,金融獵頭W先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但是,部分工作調動的背後,也包含了銀行家對於“圈外”的嚮往。例如,一家股份制銀行董事的去向就是離開了銀行圈,當然其並沒有跳離整個金融圈,只不過由銀行變成了銀行的合作夥伴。一線業務人員的流失雖然令銀行遺憾,但並不是影響最大的,原本促成網際網路公司與銀行重大創新合作的銀行人才已經從乙方(銀行方)轉變為甲方(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員工的情況對於銀行業務的潛在影響更大。

  “這種情況在銀行向網際網路金融的單項流動中最為突出,很多時候,一些大型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在與銀行的合作中發現了自己想要挖角的人才,這時候公司並不方便直接出面,而是指定我們‘戴帽’招聘”,上述W先生表示,“這類招聘成功的概率很高,雙方相互了解,只是缺乏了催化劑和潤滑劑,我們來負責具體商務條款的溝通,雙方都不傷面子。”

  本報記者此前也曾報道,今年首批試點民營銀行相繼從申報到開業落地,傳統銀行高管的轉型也重合其中。兩位曾經促成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和銀行開創性合作的銀行業人士今年三季度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跳槽,從合作夥伴變成了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名副其實的“自己人”。

  事實上,銀行也在努力嘗試留住人才,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均發佈了員工持股計劃,其涉及範圍就包括管理層和核心員工,部分銀行也曾對推進類似計劃進行了表態,但是從目前的進展來看,還是比較緩慢的。

興業銀行(601166)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