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十三五”規劃繪製宏圖 代表委員建言發展新經濟

  • 發佈時間:2016-03-17 15:34:0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要推動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加快成長,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建設共用平臺,做大高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産業集群,打造動力強勁的新引擎。

  什麼是新經濟?如何壯大新經濟?部分代表委員和專家表示,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料將成為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的核心動力,新經濟的壯大將為舊經濟的調整提供時間和空間。“十三五”期間,各項改革政策落地將進一步釋放新經濟活力,為經濟轉型提供更有力的支援。

  新技術新産業方興未艾

  兩會期間,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從不同角度對“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的發展提出建議,並對如何壯大新經濟進行了深入探討。綜合來看,代表委員普遍認為,新經濟具有豐富的內涵,對多個産業的新技術和新業態均有涉及。從認知上看,新經濟既存在於電子資訊、網際網路、智慧製造等領域,也存在於現代農業、新型農業生産等領域。新經濟在發展和興起過程中重在中高端供給。

  “新經濟説到根本就是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涌現出新的增長點。”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要由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在這一變化過程中,新的東西都可以叫“新經濟”。他認為,新經濟不單指網際網路,也包括老經濟模式創新和變革。

  從背景上看,我國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加快,為新經濟的興起打下了紮實基礎。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從農業、醫藥、高鐵到電子資訊,各産業的創新增長均支援著新經濟興起,反映出我國經濟發展新舊動能更替的巨大潛力。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科技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重大變化。我國TD-LTE産業鏈日趨成熟,2015年末4G用戶數超過3.8億;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高速鐵路技術世界領先,高鐵運營總里程達1.9萬公里,佔世界的60%以上;ARJ支線飛機成功實現商業銷售和交付運營;半導體照明技術加快應用推廣,2015年半導體照明産業整體規模達4245億元;第四期“超級稻”創造百畝連片平均畝産1026.7公斤的新紀錄。

  機構人士認為,新經濟側重的産業符合中國資源稟賦結構,在全球經濟範圍內也正處於快速增長期。未來應從人力資本投入、科技投入、産業創新、機構升級、機制完善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援。

  改革創新釋放經濟潛力

  “‘十三五’時期關鍵是找到新動力。新動力從根本上來講,來自於改革和創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賀同新表示。

  機構人士認為,只有新經濟變得更加強大,舊經濟才有調整的時間和空間。未來政策的關鍵點在於加快改革措施落地,釋放新經濟的活力和潛力;將資源配置向新經濟傾斜,而不是過度依賴房地産加杠桿;培養創新型人才,提高新經濟效率。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科技成果轉換引導基金理事長馬蔚華強調,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既是伴隨陣痛的調整過程,也是充滿希望的升級過程。這是解決經濟轉型發展,特別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所在。

  積極的跡象正在出現。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沈艷表示,今年2月新經濟佔整體經濟的規模已達到31.8%。新舊動力力量對比已接近平衡,而且正在發生明顯此消彼長的變化。

  “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但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産品發展卻非常快。”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表示,國際上特別關注製造業的發展,普遍認為經濟復蘇寄希望於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孕育以及突破。

  從國內改革前景上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等均在有序推進。分析人士指出,通過改革,能夠進一步減少干預、放開準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進一步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營造出有利於創業、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從而提升經濟的效益、效率和品質。

  構建發展新經濟頂層設計

  兩會期間,許多代表委員為新經濟建言獻策。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這些提案多圍繞電子資訊産業、生物産業、新能源高端裝備、現代農業等新興産業,對新供給、新服務、新消費和新需求均有所涉及,並對新經濟發展的頂層設計提出構想。

  “科技創新對新動能至關重要。”馬蔚華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科技進步對GDP的貢獻達到60%,這就是動能轉換,將過去依靠人口紅利支援的增長,轉換到更多依靠人才資源、科技創新。為了達到科技創新的目標,除了打通企業科研單位以外,雙創也是一個重要路徑。

  面對如何引導“新經濟”、“網際網路+”發展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表示,工信部在今後的5年當中將會加大力度,以智慧製造為主線,圍繞網際網路與製造業深入融合為切入點,全面提高製造能力,也提高網際網路本身的倍增效應和聚合效應。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表示,應該支援企業盤活現有資源,建設開放共性技術平臺,突破關鍵共性核心技術。她認為,傳統製造業基礎雄厚,提升空間很大。要注重從供給端加大引導,以智慧製造、“網際網路+”和産業鏈升級等推動産業提升,使供給模式由粗放式向精細化、由低端化向高端化發展,形成傳統産業與新興産業梯度發展的態勢。

  “在科技成果産業化培育中,應創造條件鼓勵‘科研-市場-資本’等創新要素的有機結合。”對於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康緣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偉建議,進一步改革科技計劃管理運作機制,破除科研立項、産出與實際需求脫節的問題;進一步改革現行的科技人員績效管理制度,提高科研效率,營造符合科技創新活動的良好體制;積極鼓勵科技人員同企業家的協同創新創業,進一步探索加快科技成果産業化的培育機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