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行業快速擴張,不少陽光私募快速成長,不僅管理規模實現突破,人才和硬體等也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因此,越來越多的私募基金開始謀求進入公募基金領域。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私募基金大佬在“公奔私”後,經歷“高開低走”,欲重返公募大本營。
“目前還在排隊等待中,沒有更多最新進展可以披露。”6月7日,一家在去年已提交公募牌照申請的私募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一年多以來,主投二級市場的證券投資私募基金申請設立公募基金公司未有成功“落地”者,坊間對於監管風向可能存在的變化有諸多猜測。
而根據證監會網站最新進度公示資訊,近日又有一家知名私募基金——上海博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博道投資”)加入了申請公募基金牌照的隊伍中。這是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態要“進一步研究推進符合條件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申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牌照”之後,首家遞交申請的私募機構。
在格上理財研究員徐麗看來,私募基金爭相進入公募業的原因無非就是三方面的考量:産品線擴充、加強品牌效應、提升公司人才使用效率等。
對於監管層目前審批的“糾結”,中投諮詢顧問崔瑜則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政策放開了私募基金設立公募基金的限制,這給資管行業發展帶來更大想像空間的同時,也仍然存在風控、利益輸送等方面的問題,因此監管層向私募基金髮放公募牌照的態度也相對謹慎。
公募“情結”
記者查詢證監會網站最新進度公示資訊了解到,截至6月3日,有31家擬設立公募基金正在靜候待批。最新加入申請隊伍的博道基金于5月27日遞交了申請材料,並於6月3日補正相關材料。這家與莫泰山掌舵的百億級私募機構博道投資同名的公司引起了業界的關注。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私下了解,博道投資不久前的確已遞交申請公募資格的材料。但根據流程,提交申請後,還要經過材料補正、受理、意見反饋、現場檢查等諸多過程。
中國基金業協會私募備案資訊顯示,截至目前,博道投資共備案私募産品95隻。據了解,公司管理規模已達120億元,有相當部分來自機構委託,産品包含權益、固收和量化三大類。
據悉,博道投資董事長莫泰山曾任證監會基金監管部處長;2006年12月,任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副總經理,後任總經理;2010年9月離職後加盟上海重陽投資,出任總裁;2013年5月,創辦博道投資。時隔5年多,莫泰山欲重返公募陣營,申請設立博道基金。
事實上,與莫泰山同樣有著公募“情結”的私募還真不少。去年以來,包括景林資産、鵬揚投資、凱石益正、重陽投資在內的多傢俬募基金都以不同方式挺進公募基金。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私募高管都是公募出身。比如,去年4月上報公募基金設立申請的北京鵬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其總經理楊愛斌原為華夏基金總經理助理、固定收益總監;而去年9月提出申請的上海凱石益正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其董事長陳繼武歷任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經理,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副總經理。
“拿到公募牌照後,私募機構可以改變現有的盈利模式,擴大品牌影響力和客戶群體,也能夠獲得更多的政策優勢,易於開展海外業務。”中投線上研究員呂晴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徐麗也對記者解釋説,私募基金進入公募業主要基於三方面的考慮:第一,産品線擴充,除發行和管理追求絕對收益的私募基金外,還可以有追求相對收益的公募基金,産品線更加多樣、豐富,包括QDII、LOF等;第二,公募基金往往體量較大,私募機構進入公募業有助於直接加大資金量,擴大公司管理規模,加強公司品牌效應;第三,提升公司人才使用效率,不少大型私募具有完善、龐大的投研團隊,建立公募體系,有助於這些人才的匯聚和激勵。
“抬轎”之憂
目前,私募基金開展公募業務主要有三種申請模式:第一種是私募基金公司直接申請開展公募業務,但這對私募機構的規模、人力、硬體等要求較高;第二種是私募機構作為股東發起設立公募基金公司,審批流程和條件與現有公募基金公司設立基本一致;第三種是私募基金通過股權收購成為現有公募基金的股東,這一方式可以享受公募現成的團隊和渠道資源,節約後臺建設的時間成本。
據記者了解,去年3月,由蔣錦志掌舵的上海景林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入股長安基金,成為首家通過參與現有基金公司股權的方式進軍公募業的私募機構。而凱石益正和鵬揚投資均採用的是第二種模式,即作為股東發起設立公募基金公司。其中,凱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採用自然人持股的方式,由陳繼武持股96%、李琛持股4%;鵬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則由楊愛斌持股55%、上海華石投資有限公司持股45%;重陽投資擬設立的公募基金“重陽基金”將由上海重陽戰略投資有限公司控股75%,上海重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控股25%。
儘管通向公募牌照有多種途徑,但除了九鼎投資設立的九泰基金、中科招商設立的中科沃土基金以外,鮮有私募機構成功設立公募基金公司,投資二級市場的私募基金更無設立公募公司的案例。
證監會最新進度公示顯示,去年4月2日遞交申請材料的鵬揚投資,最新進度更新于去年6月26日,目前仍處於“第一次反饋意見”階段;去年9月24日遞交申請材料的凱石益正,最新進度更新於今年2月2日,也仍處於“第一次反饋意見”階段;而于去年12月16日遞交申請材料的重陽投資,目前還未顯示證監會的受理資訊。據稱,已于去年底完成現場檢查的鵬揚和凱石只待最後一紙批文。
那麼,私募苦盼的公募牌照緣何“難産”?
對此,一位基金業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監管層可能擔心公私募業務會存在利益輸送的問題,用公募的錢去給私募“抬轎子”。道理很簡單,因為私募的業績提成高。
一家申請公募牌照的私募人士不久前對媒體透露,“所有的現場檢查都完成了,並且提交了要求的文件,但因為私募做公募,監管擔心有利益衝突,可能還要出臺細則文件進一步規範,所以我們還需要等待。”
呂晴也指出,私募設立公募之後,兩者之間可能出現利益輸送的問題,需要進一步規範,監管層可能會設立更獨立、系統的審慎標準。
“隔離”風險
自2013年證監會頒布新《基金法》、《資管機構設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暫行規定》,私募想要跨入公募大門已無政策障礙。根據規定,私募基金申請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除符合《證券投資基金法》相關規定,還應當符合:實繳資本或者實際繳付出資不低於1000萬元;最近3年證券資産管理規模不低於20億元。
6月8日,《國際金融報》記者查詢基金業協會私募分類公示了解到,截至目前,自主發行的私募證券基金中,規模在50億以上的有33家,規模在20億至50億的私募基金有72家之多。
“那些比較大型的私募機構,運營治理結構完善、投研團隊專業成熟,已經具備了公募化的實力。”呂晴稱。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會有更多符合條件的私募向公募牌照發起挑戰。
然而,遲遲未有進展的審批引發了諸多猜測,一度有“關閘”的傳聞四起。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30日,李超表示,將從七方面推進對於私募基金的政策扶持,其中有一條就明確指出,要研究推進符合條件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申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牌照。這給有意逐鹿公募的相關私募機構吃了一顆“定心丸”,而此番博道投資的申請遞交,也暗示私募基金涉足公募管理業務的大門並未關閉。
徐麗告訴記者,對於私募機構設立公募基金公司,保障公平交易、防範利益輸送是監管層一直重點關注和思考的問題。對於有意願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的私募機構而言,建立嚴格的資産和業務隔離制度、保持與監管層及時溝通並接受其指導,是目前解決“利益輸送問題”的有效方法。
對此,濟安金信基金研究中心主任王群航評論稱,相關的擔憂非常現實。他建議,如果做了公募,那麼原先的私募業務就可以轉為專戶。
而據記者從業內了解到,不排除有機構為了獲得公募牌照而放棄私募身份、徹底“私轉公”的可能。有媒體援引鵬揚投資總經理楊愛斌的話稱,申請到公募牌照後會退出私募業務,專心於公募。而其給出的解釋是為了滿足監管的要求和防止利益衝突。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