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科技行銷之路為何越走越寬廣

  • 發佈時間:2015-07-10 09:36:3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傅江平 萬愛華

  近幾年來,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實施“走出去”戰略帶來了一系列可喜的變化:由該院主持或參與主持的學術交流活動越來越多,由該院承擔的科研和服務項目越來越多,尤其是與兄弟院所在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上均實現了突破性增長,合作區域也從珠三角擴展到全國各地。

  為了探尋深圳市標準院“走出去”戰略中的制勝秘訣,記者專訪了深圳市標準院院長周文。他十分爽快地告訴記者:行銷是方法、實力是基礎、共贏是關鍵。迄今,該院已經與全國絕大多數同類標準化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與兄弟院所已經完成的合作項目達100多個,正進行合作的項目近百個,取得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步增長的好成績。實踐證明,加強兄弟院所之間的合作是振興標準化事業的必由之路。

  標準化技術機構應具備科技行銷思維

  成立於1984年的深圳市標準院雖然比全國大多數標準院所起步晚,但是,地處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的優勢使之早早地被注入改革開放的基因,加上深圳外向型經濟特點,又使之有了較為開闊的國際化視野。

  真正使該院獲得跨越式發展的機遇是2009年深圳推行的“大部制”改革。深圳市標準院積極對接全新的市場監管部門職能,新增了電子商務物聯網、智慧財産權、市場監管輿情、食品安全等一大批業務,將觸角擴大到對政府各部門的服務、對新興産業的服務、對優勢企業的服務,實踐的結果令人欣喜:成功為交通、水務、旅遊等20多個部門研製管理標準,構建了深圳城市管理的先進體系;通過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牽頭組建標準聯盟,成立“事企聯合工作室”等創新舉措,打造了一批“接地氣”的特色服務項目,深受企業好評;通過開展高新技術、金融、生物醫藥新能源、網際網路、以及品牌、低碳、品質、信用等領域的研究服務工作,助力産業競爭力的整體提升。連續五年,深圳市標準院以40%的增長率高歌猛進,一躍成為全國地方標準化院所集群中科研能力最強、員工總數最多、業務領域最廣、參與國際標準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學術機構。如今,“大部制”改革和標準化工作改革在全國推進,該院的先發優勢日益凸顯。

  然而要全面支撐“深圳品質”、“深圳標準”,僅靠政府撥款是遠遠不夠的,怎麼辦?深圳市標準院引入科技行銷理念,向市場要項目,向市場要效益。周文解釋説:科技行銷是以滿足現代消費者對科技的需求為核心的市場行銷方式,雖起源於商界,但其經營理念值得借鑒。經過該院的精心打磨,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科技行銷策略:充分發揮深圳機構改革先發優勢,利用深圳市標準院強大的科研力量,整合其在各領域成熟的科研項目成果,與各地兄弟院所互相借力、深度合作,把深圳市標準院成功“服務政府決策、服務大市場監管、服務産業升級、服務企業發展”的經驗和業務模式複製到全國各地,最終實現資源共用、合作共贏。

  四種合作模式廣受歡迎

  深圳市標準院具有豐富的物聯網RFID演示工程建設經驗並獲得了專利。2013年9月,該院承建的“淄博市物聯技術研究與應用中心”竣工投入使用,這個自動化物流系統模型不僅可以演示物聯網技術在各個環節中的典型應用,還可以根據企業需求提供物聯網技術應用解決方案,深受企業和社會各界的歡迎,淄博市教育局還將這裡列為中小學生的科普教育基地。

  深圳市標準院在開展科技行銷的實踐中摸索出四種合作模式:一是資源互換模式。整體項目資源,包括平臺、培訓、研究成果等等,直接打包複製到外地使用,以滿足外地院所快速完成課題研究任務的需求,如TBT平臺等。二是項目輸入模式。其他機構通過項目委託的方式,將其已承接的課題及項目,交由該院獨立完成,並收取一定的經費,目前孵化中心承擔多個此類項目。三是共同開發模式。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研發符合當地政策需求的産品,由該院提供技術輸出或者整體項目輸出,共同合作申請當地相關課題經費。此種合作模式前期需要雙方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如RFID平臺項目等。四是聯合工作模式。如相關城市標準化政策導向利好,當地院所提升標準化研究能力的意向明顯,可採取聯合工作的模式,兩院(所)人員合署辦公,緊密合作推進各項工作,如電子商務標準化等。

  周文説:無論採取哪種合作模式,成功的關鍵是互利共贏。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強強聯手走向世界

  科技行銷讓深圳市標準院嘗到了合作共贏的甜頭,但是周文院長認為其潛力還遠未挖掘出來。根據科技行銷的理論,該院將在挖掘需求、創新産品、倒逼改革、壯大實力等方面下工夫。未來2-3年,該院將按照“以深圳品質和深圳標準為目標,以研究和服務為支撐,以資訊化和人才隊伍為保障,努力打造一流的標準和品質服務機構”的戰略目標,在標準聯盟培育、標準水準評價、標準組織集聚等領域,提供高品質的技術支撐;爭取更多的國家級技術機構落戶,使之成為國家級技術機構南方基地;借鑒英國BSI等先進標準組織的做法,大力推進標準的實施應用及實施效果評價,完善從標準到認證的工作鏈條;廣納英才,依託高層次專業化人才,利用資訊化手段,整合資源形成大數據,打造高端“智庫”。當這些工作都做好了,深圳市標準院就基本實現了構建“國際一流的標準化技術機構”和打造“標準化科研與服務的第一品牌”的奮鬥目標。

  周文告訴記者,他還有一個夢想,就是以全國地方標準化技術機構為主體,成立一個標準化合作組織,將所有的兄弟院所結成更緊密的命運共同體。通過引入網際網路思維,建立網上合作平臺,加速資訊互通、資源共用、合作共贏、優勢互補、提質升級。當各兄弟院所普遍變得強大之時,就可以強強聯手,全面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全面展示中國的標準化力量。

  這是標準化事業改革的強音,登高望遠,氣勢如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