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免費閱讀應避免陷入“技術至上”的誤區

發佈時間:2024-09-14 10:33:07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許婷 | 責任編輯:姜一平

【面面觀·網路文學的“付費”和“免費”】

2020年年底,免費閱讀App超過付費閱讀平臺,佔據了國內數字閱讀市場的過半份額,這似乎宣告網路文學産業中免費模式“戰勝”了付費模式。但不久之後免費閱讀的擴張速度開始放緩,付費閱讀平臺在用戶數與營收額上則出現了回暖。及至2023年,免費閱讀與付費閱讀從“兩軍對壘”逐步轉變為並行發展、相互借鑒。在行業內,免費閱讀不再被視作對付費閱讀的顛覆與挑戰,而被看成一種補充模式。

免費閱讀為網路文學找到一條全新商業化路徑。在起點中文網開創的VIP付費閱讀制度下,眾多讀者支撐著網文的生存發展,網文作者群體也由此完成了創作的職業化。免費閱讀則跳出了“作者—作品—讀者”這一生産消費鏈,開創了“免費閱讀—觀看廣告”的商業模式,在讀者、作者之外引入了第三方廣告商為平臺與作者提供收益。

“免費”一詞並不新鮮,以廣告獲利的商業模式在中國網路文學的發展初期就已出現,如榕樹下、紅袖添香等文學網站。但這一時期的“免費”,是基於早期網際網路“開放共用”的願景,是目標而非手段。而當下免費閱讀中的“免費”,則是平臺盈利邏輯的産物,與當下“流量經濟”相關,其實現更離不開人工智慧(AI)技術的發展。作為平臺複合商業活動的一個環節,免費閱讀服務於新讀者,並對網路文學創作提出了新要求。

為網路文學帶來更多潛在讀者

免費閱讀與付費閱讀的讀者群體存在很大差異。毫無疑問,網路文學的付費閱讀模式篩選出的是一批願意為看小説花錢的讀者群體,其配套的VIP制度更培育出了網路文學的趣緣社區與“追更”文化,這群讀者知識水準相對較高,但在整個網路文學用戶中佔比較低。由於之前盜版現象猖獗,盜版作品用戶佔據相當大的比重。而在免費閱讀模式下,網站用低價購買剛剛加入或尚未出名的作者創作的類型網文,向用戶提供免費閱讀服務,並通過在閱讀界面投放廣告實現盈利。憑藉比普通盜版網站更好的閱讀體驗與“量大管飽”的類型作品,免費閱讀迅速吸引了大量盜版網文讀者。

同時,免費閱讀在擴張過程中還以“返現賺錢”的方式,招攬了一批此前沒有網文閱讀習慣的用戶。讀者看網文非但不用花錢,還能通過積累閱讀時長、完成閱讀任務等方式獲得收益。

無論是免費看文還是看文賺錢,免費閱讀主要吸引的是注重消費性價比的網際網路用戶。這一群體,源自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擴展與智慧手機、低價智慧終端的普及,並在數據驅動的網際網路經濟中成了最具消費潛力的新力量。

免費閱讀最初吸引的主要是三線城市及其以下地區的中青年群體,他們收入相對不高但競爭壓力與生活成本遠低於一、二線城市居民,閱讀行為較為偶然。相較于付費讀者在閱讀上的較高要求與忠誠度,他們對內容的需求更為廣泛,閱讀注意力相對分散。此時,積澱了二十餘年的網文經典套路或橋段便成為吸引讀者的有效內容。這些情節被綜合地使用在同一本小説中,有時同一橋段還會被反覆改寫、重復使用,這種敘事策略正契合讀者碎片化的閱讀習慣,即“隨看隨停”。讀者可以在日常生活的任意閒暇時刻,從任意章節點開小説,基本在三至五個章節內,就可以獲得一個完整的快感段落;而在下一次點開這本小説時,讀者也無需對小説的主線脈絡有清楚的記憶,就能迅速進入新的段落中。不僅如此,穿插于小説行文中的資訊流廣告也構成了他們“可讀內容”的一部分,當廣告中推薦的商品顯示出較高的性價比時,免費閱讀的讀者也就很容易自然而然地進入其他消費活動之中。

免費閱讀與付費閱讀在讀者上的區別由此明晰。付費閱讀的重心在於“閱讀”,向讀者提供內容獲得付費收益;免費閱讀的重心則在於“免費”,通過免費、返現的手段,吸引對價格敏感的“下沉市場”用戶,將其以數據的形式轉交給廣告商,增加用戶進行其他消費活動的概率——免費閱讀實際是借網文閱讀吸引新消費群體、挖掘新的消費潛力。這正是網際網路時代免費的邏輯,在市場的鏈條中,某一個環節或許是免費的,但其指向終端行為必然是付費的。所以,聚焦“下沉市場”用戶的免費閱讀實際並不會擠佔付費閱讀的市場,恰恰相反,免費閱讀擴大了數字閱讀的增量市場,改變了用戶結構,並在一定程度上為網路文學帶來了更多潛在讀者,圍繞這些新讀者進行的創作則進一步改變了網路文學的內容生態與創作機制。

寫作重心強調對讀者即時注意力的爭奪

免費閱讀的盈利模式決定了平臺必須盡可能多地提高讀者的閱讀時長,也即“用戶留存”。但正如前文提及的讀者畫像,免費閱讀吸引來的讀者大多閱讀行為較為偶然,閱讀習慣也偏向碎片化。付費閱讀下成長起來的網路文學,通常較少地遇到這樣的難題,因為VIP付費制度將讀者的閱讀習慣培育成消費邏輯與情感邏輯的結合,讀者願意為特定的作品付費,自然習慣於系統化閱讀長篇內容。長達數年地熱情“追更”上百萬字的作品,這正是付費閱讀帶來的獨特“養文”“養作者”模式。相對而言,免費讀者沒有這樣的“忠誠度”,這也就使得免費閱讀平臺對網路文學創作提出了不同要求。

免費閱讀平臺上很少能夠看到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式的傳統網文。與之相反,平臺最受歡迎的作品大多節奏緊湊,由多個精彩凝練的快感情節連綴而成。這對作者的創作構成了新的挑戰。在過去,為了寫一篇受歡迎的長篇網文,作者必須在故事結構上下足功夫,情節環環相扣,才能引得讀者手不釋卷,欲罷不能。怎樣做到“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是每位作者的必修課。然而,免費閱讀對讀者即時注意力的爭奪,便要求作者將寫作的重心轉移到精彩情節、有趣橋段的高效創作上。

當然,免費閱讀自帶的演算法推薦機制對作者創作實現了有效的輔助。免費閱讀平臺為了更好地向讀者進行個性化榜單推薦,通過對讀者搜索、閱讀等使用資訊數據的拆解、重構與二次計算,將能夠引起讀者興趣的各類情節,被提煉凝結成了無數個“快感標簽”。免費閱讀的創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正是圍繞這些標簽進行的。

不過,免費閱讀取消了付費閱讀中讀者支援、供養作者的情感聯結,作者的收益依靠平臺的廣告分成,讀者的用戶黏性亦附著于平臺,這無疑造成了免費閱讀中作者地位的下降。再加上免費閱讀的不少讀者對作品品質要求不高,作品及其作者也就呈現出較強的可替代性。近年來,人工智慧寫作技術取得巨大突破,免費小説平臺也推出AI寫作助手,這固然為作者帶來了相當大的創作便利,但也造成作者群體的恐慌——AI寫作是否會在未來取代絕大多數的網文作者。這一擔憂在圍繞數據進行創作的免費閱讀領域,無疑更容易成為現實。

應將演算法優勢和文學創造相結合

無數實踐證明,搶佔技術先機,固然能快速收割紅利,但沒有優質內容做支撐,運作模式必然無法持久。隨著免費閱讀模式的不斷成熟,平臺也意識到不能單純靠演算法吸引用戶,而開始思考如何將演算法優勢和文學創造結合起來,讓好的故事抵達更多讀者。

值得注意的是,免費閱讀的讀者群體中涌入了大量年輕人。成長于網際網路文化環境中的年輕讀者,對獲取資訊的即時性有著更高的要求。於是,免費閱讀的作者創作在滿足原有不同標簽的快感需求時,開始強調“熱門話題”與“創意設定”。這集中體現在充滿想像力的“腦洞文”等新類型,小説強調情節的創意與時效性,經常與熱點資訊結合,即時更新。在免費閱讀平臺,一些作品憑藉著對當下熱門話題的文學式回應,往往能夠以幾萬字的更新內容,迅速獲取超過百萬人次的閱讀數,這是付費閱讀模式下無法想像的,這也正是免費閱讀的獨特生命力所在。

近兩年在網路文學行業中,正在崛起的短篇網文也與免費閱讀培育出的創作機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大部分免費閱讀平臺,都率先推出了短篇網文頻道。短篇網文以數萬字的篇幅,迅速完成一個快感情節的大綱式寫作,注重故事性和對讀者情緒的調動,這正與免費閱讀注重碎片式閱讀的標簽式創作一致。此外,短篇網文對即時生活的迅速反饋,也與免費閱讀平臺讀者年輕化的變化有關。這也使得免費閱讀平台中的不少作品相較于傳統網文,具有更強的現實觀照力,生活中各類鮮活的現實議題,會迅速轉化為免費閱讀的創作素材,而這正是依託大數據形成的平臺優勢。

令人欣慰的是,在誕生之初曾被批評不培養作家、不培育作品的免費閱讀模式,2023年出現的《十日終焉》,入圍了第三屆網路文學青春榜。之後,免費閱讀又陸續出現不少熱門作品。這些案例證明,仍在成長完善中的免費閱讀,其創作機制有生産好作品的能力,如若把握好內容和技術的支撐關係,也一定能生産出好作品。

(作者:許婷,係江南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光明日報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