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文化中國行·山河弦歌丨深海探寶!原來它們來自神秘的海底世界!

發佈時間:2024-09-12 10:15:06 | 來源:中國之聲 | 作者: | 責任編輯:秦金月

文物:青花花卉山水圖將軍罐

館藏地點:國家博物館

出水地點:福建平潭

這件高61釐米的青花花卉山水圖將軍罐,是“碗礁一號”沉船出水文物展覽中最大的單件瓷器。它于2005年在福建東海海域的平潭碗礁,隨17000多件瓷器一起被水下考古隊搶救性發掘出來,從而揭開了一段塵封數百年的歷史。罐身飽滿、挺拔向上、氣魄宏偉,因寶珠頂蓋形似將軍的盔帽而得名“將軍罐”。它有著如同寶石般的藍色,頸部腹部多處開光,開光內繪有牡丹、荷花、梅花、山水及花籃等紋飾,是康熙時期景德鎮民窯外銷瓷器最高水準的代表之一。這件精美絕倫的青花將軍罐是如何從暗無天日的海底走進博物館,呈現到公眾面前的呢?

“碗礁一號”沉船出水瓷器展

福建省福州市博物館海絲遺珍——“碗礁一號”沉船出水文物展中,海量的青花瓷正向世人講述著“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裏透分明”的奇特。“碗礁一號”出水文物,除800件在國家博物館珍藏之外,剩下的16000多件都存放于福州市博物館中。福州市博物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林馨舟説,“碗礁一號”沉船遺址位於福州平潭海域,這批遺珍靜靜詮釋著海絲文脈中的古往今來。

“碗礁一號”沉船出水瓷器展

林馨舟:其中大部分是青花瓷,還有少量五彩器、單色釉器,也不乏青花釉裏紅器,可以説這是一座難得的水下瓷器寶庫。這些出水瓷器品質上乘、胎質堅硬、釉色瑩潤、器型多樣、紋飾豐富,它們代表了清早期中國民窯瓷器的最高水準,而且還帶有鮮明的異域特色,有一些明顯是定制化燒造的,體現了中西審美的融合。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繁榮發展的重要見證,“碗礁一號”在水下考古界大名鼎鼎。2005年6月下旬,一位漁民如往常一樣在福建平潭碗礁附近捕魚。隨著幾件花色精美古樸的瓷器出水,一艘沉睡海底數百年的商船終於被喚醒了。當年7月6日,國家文物局批准對其進行搶救性發掘,並將這艘曾經被用來運送瓷器的沉船正式命名為“碗礁一號”。

林馨舟:出水瓷器在海底浸泡了300多年,但經過清洗、脫鹽等處理後,仍舊光亮如新,仿佛我們看到的就是300多年前這批瓷器外銷時的樣子。

經研究認定,這些文物都是清代康熙年間的景德鎮民窯瓷器,更為難得的是,品種繁多的幾萬件文物,居然都出自同一個窯口,這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艘只承載一個窯口産品的沉船。現任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的羊澤林全程參與了“碗礁一號”沉船發掘,那也是他首次參與大型水下考古項目。當時,頻繁的颱風影響了工作進度,也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碗礁一號”沉船水下考古現場

羊澤林:福建7、8、9這三個月基本是颱風的高發季,剛好那一年我們介入到碗礁一號已經是7月初了。我們經歷了四次颱風,最大的影響就是我們撤完之後,海警船都撤掉了,盜撈的又去了,等到颱風過完了,我們再去的時候發現現場又被破壞一空。

這次搶救式發掘持續了120多天,包括青花將軍罐在內的17000多件青花瓷順利出水。

“碗礁一號”沉船水下考古出水瓷器

為了保護更多像碗礁一號這樣的文物不再遭到破壞和流失,國家文物局去年啟動了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時隔20多年後,水下考古隊再次來到有著“中國水下考古搖籃”之稱的連江定海故地重遊。

福建省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出海船隻

今年8月14日傍晚,連江定海古城碼頭,海面上密密麻麻泊滿了漁船。為了前往“白礁Ⅰ號”等沉船遺址開展調查,羊澤林專門來到這裡租船。這次時隔20年的返航意義非凡,為什麼還要租用小船,而不選擇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國考古01”巨無霸呢?

羊澤林:那種船體量比較大,它的排水量較大,我們福建很多沉船的點,是在一些暗礁的附近,或者是水域比較淺的地方,它其實不是很適合,所以我們平時使用的工作船隻更多的是各種交通運輸船、漁船這種小型的船。

狹窄的漁船擠著近10名水下考古隊員。中午時分,一鍋熱氣騰騰的面就是大家的午餐。飯後,在顛簸的甲板上,隊員們攤開紙殼或草席席地午休。羊澤林説,這就是他們出海的常態,大家一年中至少有200天在戶外奔走。與想像中珊瑚林立、魚蝦暢遊的海底世界不同,水下考古隊員們眼前更多是黑漆漆的一片混沌。

福建水下考古隊出海工作

羊澤林:它雖然是一個黑暗的世界,但我們做考古發掘,永遠不知道這次下去潛水能碰到什麼,能不能發現瓷器?能不能發現沉船?這都是未知的,你會帶著一種比較好奇的心情去探索。

在幽暗的水下時刻會面臨意想不到的危險。水下考古通常是兩名隊員背著六七十斤的工具同時下水作業,因為在海底人的反應要比在陸地上遲鈍許多,隊員們需要在一次下潛的短短半小時內進行清理、編號、測繪、攝影攝像和物件提取等工作。一場猝不及防的風浪,就可能給考古隊員帶來生命危險。

水下考古隊員水下作業

羊澤林:同樣是布探方,我們在陸地上,一個人五分鐘就可以拉完一個5×5米的探方,但是到了水下,同樣的動作兩個人一個小時還幹不完。因為你要考慮水下的能見度,在下面就跟閉著眼睛做事情一樣,基本上靠經驗。

每一艘水底沉船都像是“時空膠囊”,是了解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的絕佳標本。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區段之一,福建海岸線曲折、島礁多、暗流猛,積澱了豐厚的水下文化遺存。經過對平潭、漳州、泉州等重點海域的調查,目前已確認沉船和遺物點近50處。羊澤林説,這些沉寂許久的水下文物遺存一直等待著被發掘。

水下考古隊員潛水作業

最近,羊澤林的辦公室裏又來了年輕的同事陳秋城,小陳明年就要去參加全國第十期水下考古的培訓,這被業界譽為水下考古領域的“黃埔軍校”,大多數學員學成後都成為中堅力量。

2004年全國第二期水下考古培訓合影,羊澤林(第二排右二)

陳秋城:天氣很熱,噪音很大,船又很晃,導致人很暈。這種工作環境其實是很艱苦的,但考古的魅力就在於驚喜。我那時大概畫了100多件圖,繪圖器物描述等都是我做的。希望把接力棒傳下去,這是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如果説陸地考古是用探鏟一層一層發掘歷史,那麼水下考古就是在幽暗的水底一寸一寸地解碼“沉沒的寶藏”。出水的文物跨越時空,見證著古代海上貿易航線的巨輪滾滾,訴説著千百年來文化基因的代代相傳。若問為什麼要進行水下考古?因為這裡不僅有閃耀了千年的遺珠,更有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的見證。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鑄就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明綿延古今,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中國之聲特別策劃《山河弦歌》推出《考古中國》系列,一件文物瑰寶,一段考古故事,我們向歷史深處求索,揭示傳承千年的文明密碼;我們與文化同行,訴説古老文明的現代榮光。


監製丨高岩

編審丨樊新徵 章成霞

記者丨車麗 萬存靈 唐龍波 翁沁彤

播音丨方亮

音頻製作丨周天縱

新媒體編輯丨李瑞

圖片丨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福州市博物館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