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下關沱茶始創于1902年。120多年來,下關沱茶一步步發展成為聞名于海內外的“中華老字號”和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其製作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成為大理一張底蘊豐厚的文化名片。大理也成為“世界沱茶原産地”“中國沱茶之鄉”。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公司銀橋廠區
目前,下關沱茶在全國32個省(區、市)擁有50余家經銷商和600余家標準加盟專賣店,産品出口到南韓、馬來西亞、法國、俄羅斯、加拿大等18個國家和地區,是國家邊銷茶定點生産和原料儲備企業,邊銷磚茶主銷雲南、西藏、四川、內蒙古等地。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榮獲2024福布斯中國茶行業系列推選“年度潛力企業”。“下關沱茶”獲評2024福布斯中國茶行業系列推選“年度影響力産品”。
2024福布斯中國年度潛力企業
2024福布斯中國年度影響力産品
聚焦創新能力 提升茶産品的品質
據悉,雲南下關沱茶集團年均開發新品30個以上,擁有專利120余項,主要都是專利成果及核心技術成果,應用於工藝優化與改進設備,提高了産品品質,節約了能源消耗,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目標。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褚九雲介紹,企業聚焦六大技術的提升,致力於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生産效率。讓制茶變得更加精準科學,提升茶産品的品質。
採用普洱茶連線篩分技術,研發了普洱茶篩分流水線設備,改善了車間員工工作現場的噪音和粉塵污染問題;研發普洱茶標準陳化技術,在銀橋新廠區建設了合計4萬平方米,庫容量達萬噸級的普洱茶標準陳化車間;通過空氣能乾燥工藝,改造銀橋新廠區新能源乾燥車間,運用空氣能加溫乾燥的新工藝,解決了普洱茶乾燥不均和安全綠色環保等問題;選用高品質小沱茶生産工藝,自動化程度高,減少了人工操作,提升了品質精度,生産效率顯著提高;探索自動化潮茶技術,實現了潮茶技術的自動化、清潔化、標準化,大大降低人工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産效率及茶葉的均勻程度;發展智慧化揀剔普洱茶半製品非茶類夾雜物技術,實現機械代替人工揀剔(普洱茶原料半製品中非茶類夾雜物)工作的70%,生産效率提高80%,生産成本降低60%的目標。
先進的生産設備
提升工藝技術 推動綠色發展
為實現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清潔化生産目標,推動企業綠色發展,雲南下關沱茶集團在設備技術更新、工藝技術提升、廠區及生産環境改善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全面淘汰低效率、高排放的燃煤鍋爐,在過渡期內引進新型燃油鍋爐,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在建成投産的新廠區取締鍋爐使用,全面使用清潔能源。並通過不斷進行技術攻關,更新設備和提升工藝技術,減少設備噪音、茶塵等廢棄物的産生。全面推行6S管理,規範車間生産環境管理,每天對車間進行清潔清掃。在産品包裝上,也採用傳統筍葉和環保材質包裝,提供可重復使用的標準紙箱給原料供應商進行原料運輸和儲存。同時擴大綠色、有機食品及種植基地認證範圍,進一步強化對原料農殘指標監測和管控力度,減少種植環節農藥使用。此外,還進一步加強廠區的綠化規劃和管理,向實現花園式工廠努力。
園林式廠區
百年沱茶發展新起點 帶動“三茶”統籌發展
2021年,雲南下關沱茶集團銀橋新廠區項目完工,由倉儲陳化區、生産加工區、生活區、國家茶葉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和下關沱茶館五大板塊構成。
下關沱茶館
中國(下關)沱茶研究院
新廠區集全國最大的普洱茶高原倉、雲南最大的綠色食品茶葉加工基地、國家茶葉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中國(下關)沱茶研究院、下關沱茶館等多位一體,初步實現了“清潔化、綠色化、自動化、智慧化、標準化”的現代産業加工體系。
非遺制茶體驗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褚九雲介紹説道,“為弘揚下關沱茶文化,我們把新廠區打造成集“工廠+博物館+茶館”為一體的模式。遊客在這裡可以了解沱茶的歷史文化。儘管機器代替了下關沱茶的部分人工操作,但傳統手工技藝在關鍵步驟中仍有保留。在我們下關沱茶新廠區非遺研究室裏,遊客還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來拼配茶葉,通過現場學習制茶技藝,獲得獨一無二的專屬茶餅。”
作為全國最大的普洱茶高原倉、雲南最大的綠色食品茶葉加工基地。毛茶原料主要來自臨滄、普洱、西雙版納、大理等全省6州市30余縣市,可帶動全省10萬戶40余萬茶農增收。
綠色基地
在過去,下關沱茶通過“茶馬古道”僅輸送至滇西北、西藏和四川等地,現在已出口至18個國家和地區。未來。雲南下關沱茶集團將繼續按照高品質發展要求,繼續推動制茶工藝的創新升級,研發産品的新品類,打造和提升傳承百年的下關沱茶“綠色食品牌”。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