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良渚申遺成功五週年:看見文明聖地的更多面
2019年7月6日,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實證的良渚古城遺址獲准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五年來,良渚申遺的“後半篇文章”正在寫下。
在良渚古城遺址所在的杭州市余杭區,當地通過持續擦亮“五千年中國看良渚”金名片,在良渚古城遺址及良渚文化的保護研究走向深入的同時,推動其逐漸演化為推動文明互鑒、區域發展的“新引擎”。古老的良渚,也在這一過程中展現出文明聖地更年輕、多元的一面。
文脈賡續全面深入
保護、賡續文脈,好比一條代代接力之路。而為遺址“讓路”,已成為杭州一項跨越四十餘年的“傳統”。
20世紀80年代,人們發現當時的“104國道”穿越莫角山等重要的良渚遺址,後來當地交通部門對此進行改道遷移;2016年,為避免過境交通對良渚古城本體的干擾,當地對老“104國道”經過良渚古城的部分進行封閉廢止,並開展地形環境修復;幾年後,杭州繞城西復線工程繞行6公里,避開良渚古城週邊水利系統工程遺址,確保文物安全。
“讓路”背後,是杭州舉全市之力,寫好良渚古城遺址保護、傳承、利用“文章”。
五年來,杭州率先在全國開創“專職機構+法律法規+政策制度+數字賦能”的大遺址保護管理“文物特區”模式;出臺全國首個大遺址保護地方性專項法規《杭州市良渚遺址保護管理條例》;將良渚新城部分土地出讓金用於良渚遺址保護,以“建新城保古城”創新機制破解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
針對良渚點多面廣帶來的監管難題,當地打造“良渚遺址5000+數智應用平臺”,實現“變化可監測、風險可預警、行為可追溯、保護可提前”的全天候動態化遺址保護閉環。
尋求遺址保護的創新應用是一條長期之路。
“期待未來有一個像ChatGPT的遺産保護機器人,能夠實時感知和獲取遺産保護管理的數據,給我們的管理工作提供建議和預警。”杭州良渚古城遺址世界遺産監測管理中心主任孫海波表示。
文明互鑒美美與共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五年來,良渚也成為一道橋梁,將世界與中國連得更近。
玉文化是良渚刻在中華文明的印記。以玉為題,良渚文化先後與三星堆文化、紅山文化等對話。良渚博物院還聯合9個省市17家文博單位在故宮博物院舉辦“良渚與古代中國——玉器顯示的五千年文明”展。
在與中國其他域文明聯動的同時,良渚也積極對話世界。
6日,“良渚古城·托萊多古城”中西文明對話活動在杭州舉行。“良渚古城的精美玉器和複雜規劃讓我驚嘆不已,而托萊多古城的多元文化和獨特建築風格也讓我流連忘返。通過這樣的交流活動,我們能夠更好地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理解和尊重。”當日,一位西班牙學者表示。
上個月,“良渚古城·雅典衛城”文明對話、“何以文明·遇見良渚”2024全球巡展分別走進希臘和英國。去年,首屆“良渚論壇”成功舉辦,91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名嘉賓參加……
在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長、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考古遺産管理專委會主任委員徐天進看來,文化文明間的交流對話應是一種常態。
“與國內不同區域文明交流,我們希望來展現良渚文化的‘源’和‘流’。良渚文化是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一個點,它和之後的中華文明究竟有何關係,需要一系列的展覽來説明。我們要從不同角度把一條條線串聯起來,讓民眾知道,良渚和我們的今天有著密切的聯繫。”徐天進説。
關於“走出去”,他表示:“接下來,為了讓我們自己更清楚了解良渚文明的特徵,也讓全世界更多人能夠認識良渚、了解良渚,我們也會圍繞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流策劃更多展覽。”
文盛業興賦能發展
傳承的意義更在於激活文化的更大價值,利用文化賦能當下。此理念折射于余杭,是一條具體的“大走廊”。
2022年12月30日,余杭首次提出謀劃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以五千多年的良渚文化為龍頭,將兩千多年的運河文化、一千多年的徑山文化、雙千年古鎮文化、苕溪文化和現代數字文化等串珠成鏈。
中國(良渚)數字文化社區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節點。該社區重點打造“數字技術+文化”産業體系,以遊戲、動漫、影視、短視頻等作為産業核心發展方向。
該社區運營總監馬田思傑介紹,良渚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創業氛圍吸引了諸多企業。目前,這裡已招引300余家企業。
入駐此處的思享無限控股有限公司一直致力於文化出海。近年來,該公司持續探索如何將AIGC與良渚文化相結合,並整合高校、媒體等專家資源,共同推進良渚文化的“線上+線下”傳播。
“讓我們決定留下來的,一方面是良渚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是當地的營商環境,讓我們特別有信心。”該企業副總裁印小可説。
本月,作為良渚文化大走廊首期十大工程之一的良渚5000+藝創園即將開園。這裡集産業辦公、會展活動、文旅消費等功能于一體,旨在打造成為良渚文化大走廊上的標誌性藝創産業平臺和文化藝術交流高地。
良渚文化國際交流中心、徑山茶文化公園……近兩年,在杭州市、浙江省先後將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設納入戰略層面推進的背景下,這條大走廊正在一個個民生、産業標誌性項目的打造中愈發成型,向“文化之廊、生態之廊、共富之廊、發展之廊、合作之廊”目標加速邁進。
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區委書記劉穎表示,余杭將舉全區之力推進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設,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推進“十大工程”為重要載體,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促進共同富裕,切實將文化優勢轉化為高品質發展成果、高品質生活成色。(鮑夢妮)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