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浩然之氣。”新時代,我國書香社會建設取得了怎樣的成效?在推動青少年閱讀方面取得了怎樣的進展?為什麼在新媒體時代仍然需要深度閱讀?本期觀察版圍繞這些話題進行探討。
——編 者
深化全民閱讀活動 推進書香社會建設(人民觀察)
魏玉山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載體,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對於人類文明傳承發展、文明交流互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以高品質文化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續深化全民閱讀活動,推動全民閱讀的品質水準得到顯著提升。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3年,我國成年人各種媒介綜合閱讀率由76.3%提升到81.9%,圖書閱讀率從54.9%提升至59.8%,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從40.3%提升至80.3%,年每人平均紙質圖書和電子書合計閱讀量由6.74本提升至8.15本,0—17周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由77.0%提升至86.2%,年每人平均圖書閱讀量由5.49本升至11.39本。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風尚正在形成。
政策法規日漸完善,為書香社會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書香社會建設影響廣泛深遠,必須把制度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不斷推進制度創新、增加制度供給、完善制度配套、強化制度執行,構建與書香社會建設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民閱讀相關內容先後被寫入黨的十八大報告、二十大報告,被列入“十三五”規劃綱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連續多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此外還被寫入《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等文件。2016年,首個國家級全民閱讀規劃《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印發,明確了“十三五”時期全民閱讀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及時間表、路線圖等。此外,多個省(區、市)發佈了地方性的全民閱讀規劃。正是在相關政策體系的保障下,書香社會建設不斷走向深入。
新時代以來,全民閱讀相關立法工作也在紮實推進。2017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確提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設施,促進優秀公共文化産品的提供和傳播,支援開展全民閱讀。2018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確了公共圖書館在推廣全民閱讀、開展閱讀指導等方面的職責。這兩部法律確立了全民閱讀的法律地位,體現了我國對全民閱讀和書香社會建設的高度重視。在地方層面,2015年1月,我國首部地方全民閱讀法規《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促進全民閱讀的決定》正式實施,同年3月1日,《湖北省全民閱讀促進辦法》正式實施。此外,上海、福建、深圳等地的全民閱讀立法工作也穩步推進,為深化全民閱讀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築牢書香社會建設的物質基礎
建設書香社會,促進全民閱讀,基礎設施建設是重要支撐。新時代以來,我國持續加大閱讀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取得了多方面顯著成就。目前,我國已基本建立起線下線上、遍及城鄉、數量龐大的閱讀基礎設施網路體系,有效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閱讀需求。
公共圖書館建設穩步推進。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在推動、引導、服務全民閱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2年,全國公共圖書館數量由3076個增加到3303個,藏書量由78852萬冊增長到135959萬冊,書刊文獻外借從3.32億冊次提高到6.07億冊次,持證讀者數量、參加圖書館講座人數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長。目前,公共圖書館在城鎮書刊借閱、閱讀活動組織、閱讀推廣等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顯著。
農家書屋服務效能穩步提升。農家書屋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的公共文化五大惠民工程之一,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文化工程。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農家書屋58萬餘家,覆蓋了全國有基本條件的行政村,累計配送圖書超過12億冊,為農村地區群眾提供了在家門口的閱讀服務。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農家書屋建設結合本地特點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進一步提升了農家書屋服務效能。例如,開展主題性和常態化閱讀活動,解決資源閒置問題,提高書屋使用效能;改進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評審制定工作,探索“百姓點單”服務模式,加大農民群眾自主選書比例,有效對接群眾需求;開展農家書屋數字化建設,增加數字化閱讀産品和服務供給;等等。這一系列舉措有效解決了農村群眾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問題,有效保障了農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實體書店穩步發展。新時代以來,各類實體書店轉型升級加速,正在從單純的書刊銷售場所向綜合公共文化空間、公共閱讀空間方向發展,許多書店設置了獨立閱讀區域供讀者使用,定期組織作家簽售、講座等活動,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閱讀中來。中宣部印刷發行局、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聯合發佈的《2021年度全國出版物發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全國共有實體書店100765家。2021年,全國實體書店出版物銷售額2435.92億元,同比上升15.42%。
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全民閱讀活動,為書香社會建設提供重要載體
建設書香社會是全社會共同的事業,只有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方參與的閱讀活動吸引人、凝聚人、感染人,讓更多人參與閱讀、熱愛閱讀,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書香社會建設才能發揮作用、取得實效。
新時代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從黨政機關到企事業單位,從城市到鄉村,從線下到線上,從公益性到商業性,每年有數億人次參與到各類閱讀活動中。全民閱讀大會、“書香中國”系列活動、“書香飄萬家——相伴同悅讀 共抒家國情”主題活動等,在全國引起熱烈反響。許多省(區、市)也打造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閱讀活動。例如,北京市的“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廣州市的“廣州讀書月”,湖北省的“長江讀書節”等。全民閱讀植根基層、深入群眾。
伴隨全民閱讀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各種閱讀社會組織和閱讀服務也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各類閱讀社會組織利用自身優勢,向不同讀者群體推薦優秀圖書,推介全民閱讀優秀項目、評選閱讀推廣人、研究制定分級閱讀標準、開展全民閱讀調查等,成為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力量。
各類出版物發行量充足,為書香社會建設提供充沛內容供給
建設書香社會,離不開品質上乘、品種豐富、規模龐大、形態多樣的內容供給。新時代以來,我國出版業以高品質發展為目標,精品圖書頻出,新媒體新産品不斷涌現,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的多層次多樣化閱讀需求。
圖書品種和印數均有較大幅度提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2年,我國圖書品種由41.4萬種(新書24.2萬種)增長到50萬種(新書20.5萬種),圖書總印數由79.2億冊增長到114億冊。其中,主題閱讀得到廣大讀者青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著作選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等著作在全社會暢銷,有效滿足了廣大幹部群眾的理論學習需求。《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名著,以及科技類、少兒類圖書等廣受讀者歡迎。
融合發展紮實推進。微網志、微信、客戶端、短視頻等平臺的快速發展,在有效提升報刊內容傳播速度的同時,也進一步增加了報刊的讀者用戶。新時代以來,線上讀書(聽書)平臺快速發展,正在給受眾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線上讀書(聽書)成為老幼咸宜的閱讀方式。2023年,我國有36.3%的成年國民通過聽書的方式進行閱讀,有4.4%的成年國民通過視頻講書的方式進行閱讀。目前,在我國已形成許多具有相當規模和知名度的讀書(聽書)平臺,聽書和視頻講書等數字化閱讀方式越來越受歡迎。
網路文學異軍突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發佈的《2023中國網路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我國網路文學作品數量達3620萬部,作者規模達2405萬,用戶數量達5.37億。目前,我國在網路文學領域已形成多個有影響力的平臺,網路文學正在向精品化、全球化轉型升級,這形成了新的文學創作方式,為受眾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書香社會建設之所以取得一系列新成就新突破,根本原因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形成了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全面推動全民閱讀的良好局面。書香社會建設契合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待,對於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深入推進書香社會建設,需要進一步強化全民閱讀工作頂層設計,在黨的領導下,統籌協調全國全民閱讀活動,充分發揮專業化社會團體的作用,匯聚社會各界力量,組織常態化的閱讀推廣工作,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同時,持續加大對全民閱讀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援力度,把工作重點放在農村、社區等基層閱讀體系建設上,引導和推動全民閱讀活動和書香社會建設持續走向深入。
(作者為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
讓閱讀點亮青少年精神之光(觀察者説)
吳德剛
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既包括思想觀念的現代化,也包括科學文化素質和社會行為方式的現代化。閱讀使人求真、向善、明智,是傳遞大道、傳承文明的基本途徑,也是以文化人、推動實現人的現代化的重要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的賀信中,向全社會發出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號召,強調“希望孩子們養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關乎知識的獲取、視野的擴展,更影響價值觀的塑造、能力的養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引導廣大青少年參與到閱讀中來。各部門積極行動,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部署開展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全國婦聯等五部門印發《關於開展“書香飄萬家”全國家庭親子閱讀行動的實施意見》,助力全民閱讀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第二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我國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86.2%,較2022年提高了2.0個百分點;每人平均圖書閱讀量為11.39本,較2022年增加了0.25本;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為74.7%,較2022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未成年人整體閱讀水準持續提升。
有真正的好書可讀,是青少年讀好書的前提條件,直接影響其閱讀興趣和習慣。青少年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拔節孕穗期”,高品質出版物承載的人類知識精華,能夠幫助青少年發展思維、塑造認知,滋養自身心理和人格,感悟人類文明的深厚底蘊。建設書香社會,讓青少年愛上讀書、讀有所得、讀有所樂,離不開優質閱讀內容的供給。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出版物數量和品質不斷提升,中宣部組織實施的優秀青少年讀物出版工程等,為青少年閱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優質內容。“中國好書”“有聲讀物精品工程”等評選活動,向社會推薦了一大批讀者喜愛、能讓青少年受益的精品圖書。例如,《寫給青少年的黨史》以黨史為主線,梳理歸納當代青少年關注的60個問題,以生動形象的黨史故事作為切入點,以小見大,由淺入深,激勵廣大青少年從黨史中汲取豐富營養,傳承紅色基因;《成語裏的中國通史》把成語和中國通史緊密聯繫在一起,文史結合,提升青少年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從稚氣小孩到科學巨人》用文學的筆觸,講述科學家的故事;《巴顏喀拉山的孩子》彰顯文學對人與自然、傳統與現代關係的思考;等等。
當前,面對青少年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多元化閱讀需求,點燃孩子們的閱讀熱情,需要廣大出版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宣傳工作者等協同發力,把握好青少年的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多能夠打動人心、既有意義又有意思的圖書産品和閱讀體驗。一方面,出版行業應針對青少年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不斷豐富出版物的內容、載體和形式,提高出版品質,引導青少年在廣泛閱讀優秀書籍中思考,在思考中習得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能力。另一方面,隨著數字技術加速發展,以電子書、有聲讀物等為代表的數字閱讀成為青少年獲取知識和資訊的重要途徑。數字時代,要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拓展閱讀空間,加強適宜、優質、多樣、健康的閱讀資源建設,以滿足青少年隨時隨地、有聲有畫、多屏互動式閱讀需求。同時,還應注重利用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科技館等社會公共資源,把青少年讀書行動與開展紅色教育、科學探究、實踐體驗、志願服務等結合起來。近年來,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開展“中華魂”讀書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既讀有字書、又讀“無字書”,不斷提升閱讀育人實效。
最是書香能致遠。著名出版家、中華書局創始人陸費逵曾這樣説,“我們希望國家社會進步,不能不希望教育進步;我們希望教育進步,不能不希望書業進步”。回顧歷史,許多先輩在出版和文化傳播事業上辛勤耕耘,打造了一部部滋養青少年心靈的不朽作品,著就了一篇篇傳世的經典讀物。在閱讀生態發生巨大變化的當下,無論圖書形式、閱讀方式發生怎樣的變化,閱讀的價值與本質都不會變,以閱讀充實生命的夢想也不會變。出版經典、推廣經典、閱讀經典,將更多高品質出版物奉獻給青少年讀者,就一定能用閱讀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為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讓書香充盈網路空間
新媒體時代需要深度閱讀
李桂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伴隨新媒體時代網路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推廣普及,人們獲取資訊、讀取資訊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元,同時,以手機閱讀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閱讀方式正呈現即時性、碎片化、資訊海量化等特徵。有人提出疑問,在新媒體時代,以傳統書本刊物為主要載體的深度閱讀是否會被取代?實際上,新媒體時代的新閱讀方式與傳統的深度閱讀並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關係,而是共存互補、互促共進的關係。在新媒體時代仍然需要深度閱讀。
深度閱讀有助於提升閱讀的自主性和全面性。在新媒體時代,借助演算法推薦、個性化定制等技術,人們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從海量資訊中抓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這在帶來高效便捷閱讀體驗的同時,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將讀者置於“資訊繭房”中,形成技術依賴,甚至由“不作選擇”逐漸變為“不會選擇”,淡化、弱化了自主閱讀的意識和能力,影響了閱讀的全面性。事實上,全面、深度閱讀多領域的優秀著作,也是與不同領域智者對話並共同發現和探究問題的過程。在深度閱讀過程中,讀者邊思考邊閱讀,既能讀進去,又能跳出來,通過有目標、系統化的閱讀,在轉譯、闡釋、構想等思維活動中,將閱讀的過程轉化為高品質資訊讀取和思維觀念再造的過程,在閱讀與思考的統一中逐漸養成勤學善思的良好習慣。
深度閱讀有助於鍛鍊養成科學思維能力和良好心態。新媒體時代的碎片化閱讀,常以簡短的圖文方式,讓讀者在較短時間了解掌握相關資訊。這種閱讀方式,優勢在於能夠較好適應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方便讀者高效利用閱讀時間。然而,面對網際網路平臺海量的資訊推送,這種快速瀏覽的閱讀方式容易將閱讀的重點置於簡單知曉事物本身的層面,難以對某一事物産生和發展的背景、趨勢、影響等作出完整、謹慎、系統的認識理解。深度閱讀一本優質讀物,能夠讓讀者自覺揣摩知識點背後的思想內涵和思維邏輯,從中汲取看待和分析問題的智慧,增強解決問題的本領,同時也有助於養成良好的心態。例如,多用一些時間靜心閱讀優質歷史讀物,能夠讓人在面對暫時的困難和挫折時強化歷史思維能力,自覺運用歷史眼光認識發展規律、把握前進方向、推進實際工作。閱讀優質哲學讀物,能夠讓人在面對矛盾和問題時自覺強化辯證思維能力,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避免産生極端化、片面化認識和行為。
借助新媒體平臺倡導和推廣深度閱讀。一本兼具哲理性、知識性、通俗性的高品質讀物,如果只是束之高閣或是在有限的社會群體中傳播,就難以充分發揮其價值。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網民規模達到10.92億人,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5.7億,佔比首次超過50%。2023年,我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80.3%。如何讓大量優質讀物經由網路平臺“飛入尋常百姓家”,是新媒體時代深化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的重要課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優質圖書經由各類網路平臺進入公眾視野。網路平臺具有即時性、互動性、可視化特徵,讓人們既可以充分交流閱讀某一本書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在“知識帶貨”中與作者和主播進行深度交流,以更加直觀、深切的方式了解優質著作的創作背景、心路歷程以及特點亮點,從而激發受眾深度閱讀的興趣,讓書香充盈網路空間。此外,借助線上聽書等平臺,越來越多的優質讀物以更優惠、更便捷、更環保的方式向廣大讀者推送,實現了優質出版物破圈傳播,有效激發了全民閱讀的乘數效應。
(作者為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05日 第 09 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