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歷史記憶 傳承綿長文脈——“教育與研究”讓博物館有熱度更有深度
【一線講述】
編者按
博物館,不僅是文物的收藏之所,更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公眾在此得以一窺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文化瑰寶,感受文明的厚重與智慧的閃光。其豐富的藏品和翔實的資料也為學者們做研究提供了寶貴素材,推動學術進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聚焦“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這一主題,重點強調了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本期,我們特邀幾位博物館工作者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發揮博物館教育、研究職能,使其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中發揮更大作用。
博物館成為“城市文化會客廳”
講述人:湖南博物院科研管理部主任王宜飛
今年是馬王堆漢墓考古發掘50週年。5月17日,我們首次公開發佈了“辛追夫人”3D數字人形象。跨越兩千多年,辛追夫人端莊凝重的形象再次展示在世人面前。
有人覺得辛追夫人是“東方睡美人”,也有人覺得她長相普通,但無論是何種審美,我們要做的是盡力還原辛追夫人最真實的模樣。早在去年10月,我們就啟動了“辛追夫人”3D數字人項目,利用AI技術,在醫學、影像學、考古學等多學科協作下,全方位還原辛追容貌。
我們特邀中國一流的顱面復原專家,通過現場觀察、X光片及模型測量,反覆計算得出辛追夫人頭骨結構形狀及五官比例關係,製作其生前容貌雕塑。隨後,利用高精度人體三維建模還原其細節特徵,運用動作捕捉技術捕捉真實人體的動作、姿態、表情,不僅把數字人描繪得纖毫畢現,而且讓她“活靈活現”。
辛追夫人是湖南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她的遺體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保存時間最長的濕屍,沉睡了2100多年。對湖南博物院而言,讓辛追夫人在數字世界裏“活”起來,既是湖南博物院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的生動案例,又是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
建設研究型博物館,要不斷拓寬發展邊界,不能閉門造車。這些年,我們依託博物館數字展示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等平臺,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及相關社會機構的合作,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
2020年,湘西永順縣發掘出“列夕動物群”,為人類全面認識遠古海洋世界提供新的窗口。我們依託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利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動植物考古與埋藏學研究工作站,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開展合作,在國外權威期刊上發佈了關於“列夕動物群”的研究成果。
人才是科研中最核心的要素之一。2023年,我們和湖南師範大學聯合申報了拔尖創新人才聯合培養基地,設立了西北大學教學科研實習基地,我們利用高校的學術積澱和研究實力,全面系統地培養文物研究、保護人才。
無數時光留下的禮物,在博物館裏被珍藏。講好文物故事,創新展示形式,努力讓文物“活起來”,讓博物館成為“城市文化會客廳”,讓全社會得到更持久的文化滋養,是我們不變的追求和奮鬥目標。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
講述人:蘇州博物館館長謝曉婷
教育是博物館的重要職能之一。近年來,隨著“博物館熱”的興起,博物館中的教育活動也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如何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博物館教育職能,將文博資源與教育資源緊密融合、建立館校合作長效機制,已經成為新時代博物館教育高品質發展的首要課題。
2021年9月,蘇州博物館西館試運作,設有通史陳列館、蘇作工藝館、蘇色生活館(數字館)、國際合作館和探索體驗館五大場館。秉承“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的指導思想,在西館設計之初,我們就在思考如何突出博物館的教育功能,不僅策劃了針對3至12歲青少年兒童的探索體驗館,還以12項“@蘇博”品牌教育活動為引領,努力為全年齡段觀眾構建“博物館學校”,讓觀眾在開放式、互動式、探索式的體驗中了解蘇州,放眼世界。
我們充分運用展廳中的教學課,開展跨學科教育,啟發觀眾的不同思考。例如在舉辦“羅馬:城市與帝國”特展期間,博物館組織了“聆聽蘇博”活動,將西方音樂與中國古典音樂相結合,讓觀眾深層次感受古羅馬文明和中國古代文明的碰撞與融合。同時,開展少年“唱詩班”招募工作,與蘇州青少年交響樂團等社會團體合作,為青少年打開一扇學習之窗。
2023年,基於“博物館學校”的建設理念,以“全年齡覆蓋、全人群覆蓋、全內容覆蓋”為目標,我們成立了“蘇州博物館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共14家,涵蓋了學齡前、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等領域。聯盟成立後,蘇州博物館與各個學校開展深度合作,設計開發了吳門書畫鑒賞研習營、“姑蘇風物”文博系列課程等14項教育項目,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同年,我們以蘇州博物館教育聯盟為平臺,吸引了蘇州全市30所學校師生走進蘇州博物館,開展座談交流、參觀研學、社會實踐等各類活動201場,累計5567位師生參與。
今後,我們將進一步整合教育資源,為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貢獻博物館力量。
打造永不落幕的紅色課堂
講述人: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副館長張江
見證了中國革命波瀾壯闊歲月的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自1959年開館以來,陪伴了無數海內外遊客,走過了65載春秋。如何立足新時代,將靜止、平面的歷史資源轉化為鮮活、立體的生動形象,讓革命歷史“活起來”“火起來”?我們在不斷探索。
激活紅色文化資源,探索沉浸式體驗新業態。2021年起,我們開放夜間演藝項目《那年八一》,再現1927年8月1日的風雲激蕩,19場公演吸引了線上線下40多萬名觀眾觀看。打造了“永遠的七一”沉浸式主題課堂、“起義少年助力計劃”沉浸式研學等精品活動。在不斷的嘗試中,讓人們對南昌起義的理解更加深入。
創新“社會+”辦展模式,提升觀眾參與度。為進一步彰顯紀念館的社會職能,令觀眾從“參觀者”轉變為“策劃者、體驗者、傳播者”,我們創新嘗試“社會+”辦展模式。例如從民間徵集藏品,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革命文物的展示、利用和傳播的全過程。
追尋革命足跡,傳承英烈精神。我們持續追尋南昌起義參加者的腳步,通過舉辦“跨越時空的八一追尋”主題活動、南昌起義參加者新增名錄發佈儀式,讓革命先輩的英烈故事深入人心。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更是對精神的傳承。
創新宣傳方式,吸引年輕群體。在建軍95週年之際,我們策劃推出“八一獻禮”主題教育網路直播活動,並在微信平臺推出“跨越時空的追尋”系列宣傳報道,聯動全國50多家博物館開展“致敬八一”宣傳接力活動,借助新媒體平臺形成聯動效應。
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已成為我館社會職能的重心。我們將積極推動成果轉化,推出更多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原創性的主題展覽,並堅持以科學教育理念為指引開發教育項目,讓更多年輕人通過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了解並銘記歷史。
館校合作探索教育新路徑
講述人:山西博物院公共服務部教育專員孫玥
我在山西博物院工作了十三年,見證了博物館與學校教育合作的不斷深入:從最初的教育人員進校園宣講,到師生走進博物館參觀,再到博物館與學校合作開發課程……館校合作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實、堅定。
山西博物院作為省級綜合性歷史博物館,薈萃了全省文物的精華,是中小學生公益性文化場所與教育陣地,自開放以來就把與學校合作共建納入博物館社會教育的重點工作。
近年來,博物館與學校的合作愈加深入。2020年,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對中小學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教育教學提出更為明確的指導意見。我們整合多年實踐探索經驗,推出山西博物院品牌教育項目“博物教室”,通過多樣化的子項目,如普適教師培訓、雙師工作坊等,實現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其中雙師工作坊最能體現“博物教室”的研發理念,是我們開展館校合作工作的核心一環。
2021年暑期,第一期雙師工作坊成功舉辦,主題為“博物館裏的藝術與創新”。“雙師”即學校教師和博物館教育人員。通過社會招募的方式,有47名來自太原市的中小學教師報名參與,其中有近二分之一是美術教師。博物館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雙師合作的教研方式能夠更好地服務於那些鼓勵創新的藝術課堂,讓孩子們感受鮮活的藝術氣息。
截至2023年,以雙師工作坊為核心的館校合作共建活動已經走進了省內近百所院校,培養種子教師47名,組織開展教育活動近萬場。今年,山西博物院與21所國內外院校簽署合作共建協議,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共同探討博物館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
在這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的時代,博物館教育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為教育者和研究者,我將繼續探索前行,合眾之力,追尋教育真諦。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 記者 趙斌藝、龍軍、趙嘉偉、蘇雁、胡曉軍、李玉蘭、王洋、李建斌 光明日報通訊員 薛斌)
《光明日報》(2024年06月05日 07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