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穿越時空的守護:多維度探索東北地區文物古跡的保護與傳承

發佈時間:2024-06-05 14:35:1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李穎 | 責任編輯:葛蕾

中國網6月5日訊(記者 李穎)近日,國家文物局組織“文物保護在基層(東北行)”活動,記者團跟隨國家文物局走訪了東北多地的博物館與古跡遺址,以多方視角,深入發掘東北地區文物的保護與傳承故事,見證文物保護工作者在新時代的創新與堅守。

政策引領,文物保護的法律基石

近年來,國家及地方政府加大了對文物保護的立法和資金的投入力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修訂和完善,為文物保護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後盾;專項基金的設立,有效支援了基層文物保護單位的維護修繕與科研項目。此外,政府積極推動“文物+旅遊”發展模式,既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又增強了公眾的文化遺産保護意識。

image.png

崇政殿 瀋陽故宮博物院供圖

瀋陽故宮博物院始終堅持“原材料、原工藝、原做法”,盡力恢復歷史原貌。2019年,瀋陽故宮開展太廟建築群修繕工程、油飾彩畫保護修復等;自2018年至今,開展國家文物局可移動文物保護資金項目,如清代紡織品保護與修復、金屬器保護與修復等。

科技創新,文物保護的智慧力量

數字化與科技的賦能,極大地增強了文物保護、修復、研究以及傳播的能力。

image.png

遼寧省博物館白玉豬龍

遼寧省博物館和瀋陽故宮的數字博物館運用了雲計算、AR、VR等先進技術,對文物進行形象的解讀,讓文物“活”起來,使遊客得以跨越時空界限,親歷歷史現場。創新科技也為文物的數字化檔案構建提供了堅實基礎。

image.png

龍形堆石 查海遺址博物館供圖

image.png

新樂遺址 二號房址

新樂遺址與查海遺址的保護工作,側重於環境的系統性管理與多學科綜合研究。通過建立遺址保護區,嚴格控制周邊土地使用與開發,防止人為破壞。同時,聯合考古學、地質學、環境科學等多領域專家,對遺址及其環境進行全面調查,深入探究古代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為遺址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史前文化的研究開闢了新視野。

image.png

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 紅軍泉

image.png

磐石市抗日鬥爭紀念館 楊靖宇雕塑

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與磐石市抗日鬥爭紀念館通過修復歷史遺址、建立紀念館,結合現代教育手段,積極策劃主題展覽與教育活動,利用多媒體技術重現革命歷史場景,不僅保存了珍貴的革命記憶,也成為生動的歷史課堂,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懷與歷史責任感。

社區共融,文物保護的社會動員

image.png

中國工業博物館供圖

image.png

吉林機器局舊址

中國工業博物館與吉林機器局舊址的轉型,是工業遺産活化利用的範例。在保持歷史真實性與完整性的前提下,通過功能轉換和社區參與策略,這些昔日的工業遺跡被賦予了文化展示、公共教育、創意産業等多種功能。將廢棄工廠轉變為講述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場所,不僅保留了工業時代的記憶,更通過舉辦主題展覽、講座等活動,讓公眾直觀感受歷史的溫度,促進了文化與經濟的融合發展。 

image.png

奉國寺大雄殿

奉國寺以其遼代木構建築與彩繪泥塑佛像群藝術聞名。在保護古老建築與藝術品的同時,奉國寺依託歷史文化和獨特的人文、自然景觀,多次舉辦網路公開課、攝影創作、寫生采風等活動,為大眾和傳統文化的交流搭建橋梁。

東北地區的文物保護實踐,是一幅多維度、多層次的精彩畫卷,既有政策法規的堅實保障,也有科技創新的智慧賦能,更有社區民眾的積極參與。守護歷史,不僅是對過去的尊重,更是對未來的責任。在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文物保護的故事,仍在繼續書寫。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