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繡是省級非遺,是晉繡的重要分支,分為平繡和立體繡。這些花鳥魚蟲、山水風景等作品用的都是平繡技法;虎頭鞋、繡花荷包、龍鳳挂件等用的都是立體繡法。”在山西省忻州市代縣代州古城非遺展覽中心,70多歲的高鳳蘭在自己的工作室裏為參觀者細細講解作品。
高鳳蘭是雁繡傳承人,自幼喜歡刺繡。1999年退休後,面對當地刺繡藝術即將面臨失傳的狀況,高鳳蘭和丈夫從縣城回到村裏,走家串戶走訪老藝人,向她們請教針法、繡法、配色配線法,並整理古老繡品和底樣,漸漸地,她成了當地有名的繡娘。2009年,在代縣民間藝術協會、婦聯支援下,高鳳蘭開始舉辦刺繡培訓班。之後,她又成立公司,培訓下崗職工、農村婦女等學習雁繡技藝。2018年,為扶持非遺發展,代縣建立了代州古城非遺展覽中心,高鳳蘭成為首批入駐的傳承人之一。
讓非遺技藝活起來、非遺産業旺起來、非遺産品火起來,高鳳蘭和她背後的繡娘們是個縮影。代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是長城要塞雁門關所在地,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當地非遺項目繁多,不僅有峨口撓閣、雁門民居營造技藝等國家級非遺,還有上陽花社火等100余項省級以下非遺。
“近年來,我們大力扶持非遺文化産業,探索‘非遺+文創’融合路徑,支援非遺項目與創意設計、市場需求相銜接,採取産業化經營發展模式,通過政府推動、示範帶動、市場驅動,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傳承和保護非遺。”忻州市委常委、代縣縣委書記崔崢嶺説。
政府搭臺、市場唱戲。代縣把各類非遺集中起來。走進代州古城非遺展覽中心,木雕、剪紙、古建、面塑等門類的手工藝品讓人目不暇接。這裡雲集了全縣九大類106項非遺項目。有16家企業化運作的縣級非遺工坊入駐。圍繞楊氏古建、雁繡坊刺繡、雁剪閣剪紙、華亭琉璃4家帶動力突出的特色企業,代縣著力培育木雕、刺繡、剪紙、琉璃四大品牌。
隨著長城文化遊的火熱,代縣的非遺工匠們也搶抓機遇,主動對接市場。“雁門關是家鄉地標,到了旅遊旺季,每天約有50名繡娘在雁門關景區內的雁繡非遺工坊展示技藝,遊客最喜歡雁門關主題的雙面繡,簡直供不應求。”高鳳蘭説。
利用市場驅動,代縣建立了“非遺+公司+個人”模式,帶動群眾增收。近年來,全縣累計組織開展木雕、磚雕、剪紙、刺繡等非遺技能培訓80余期,培訓學員6000余人。入駐代州古城非遺展覽中心的16個非遺工坊,為1500名脫貧群眾提供崗位,每人平均增收4000元。
不僅如此,代縣還實施非遺職業教育工程,全力推進非遺進校園。代縣雁繡、面塑、剪紙、楊家將武術等8項非遺項目和高鳳蘭、白曉玲等8名代表性傳承人,走進5所學校的課堂,培育600余名中小學生,全縣“非遺小傳承人”日漸增多。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04日 11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