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6日芒種:仲夏至此始,青梅煮酒香

發佈時間:2023-06-06 09:34:18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周潤健 | 責任編輯:秦金月

新華社天津6月5日電(記者周潤健)蛙叫蟲鳴聲中,芒種款款而至。北京時間6月6日6時18分迎來芒種節氣。此時節,草木蔥蘢,池塘蓮開,北方麥黃,江南梅熟,時光流轉之際,已然到了“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的仲夏。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袁瑾介紹,芒種到來意味著“三夏”大忙季節拉開了帷幕。一時間,夏熟的要收、秋收的要播、春種的要管,忙得不可開交。“麥收如戰場”,這個“忙”,帶著一種與時間爭分奪秒的緊迫感,正所謂“春爭日,夏爭時”。南宋詩人陸游在《時雨》中生動地描繪了這種繁忙景象:“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芒種時節,也意味著江南地區即將進入一段悶熱難耐的連續陰雨期。此時正值梅子黃熟之際,於是綿延的雨季便被稱為“梅雨季”,民間更為形象地稱其為“黃梅天”。南宋詩人趙師秀在《約客》中寫道:“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梅雨淅淅瀝瀝、時大時小,總帶著幾分纏綿悱惻,恰如雨巷中丁香一般帶有綿綿愁怨,無怪乎北宋詞人賀鑄會發出“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般感慨。

袁瑾表示,芒種時節,南方地區還有“青梅煮酒”之俗。此俗是將青梅置於黃酒中,文火微溫,或是溫酒後再投入青梅,新鮮的果味伴著美酒的醇香在口中瀰漫開來,回味無窮。

風吹麥浪,歲月生香。已故知名作家林清玄在《季節十二帖》中將光明與生命的禮讚贈予了芒種這一節氣,曾寫道:“稻子的背負是芒種,麥穗的承擔是芒種,高粱的波浪是芒種,天人菊在野風中盛放是芒種……有時候感覺到那一絲絲落下的陽光,也是芒種。六月的明亮裏,我們能感受到四處流動的光芒。”

作為一個承前啟後的節氣,芒種一頭關聯著夏熟麥子的收穫,一頭關係著秋收稻穀的播種。一收一種之間,時序輪轉,時節更疊。漫漫人生路,願所有人不負努力,不負時光,皆能“芒”有所獲,“種”有所得。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