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北京琉璃渠村老舊窯廠變身文創園區——千年窯火今重燃(護文化遺産 彰時代新義)

發佈時間:2023-03-21 09:17: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作者:賀勇 | 責任編輯:鄭偉
圖為金隅琉璃文化創意産業園內陳列的琉璃脊獸。    本報記者 賀勇攝

近日,在北京市門頭溝區龍泉鎮琉璃渠村的金隅琉璃文化創意産業園內,琉璃燒制技藝非遺傳承人點燃窯火,傳承近千年、一度熄滅10年的窯火重燃。今後,這座窯廠將依照“原汁原味”的傳統工藝進行保護性生産,這不僅可為古建修繕提供原材料,更可會聚手工匠人傳承發展傳統技藝,推動非遺活化利用。

位於琉璃渠村的琉璃製品廠是歷史悠久的琉璃官窯,曾為故宮、天壇、頤和園等眾多古建築以及當代建築燒制琉璃製品,為守護北京老城的亮麗天際線添磚加瓦。“五彩斑斕的琉璃塑造了壯麗的建築景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堪稱‘琉璃之海’的紫禁城,顯示了琉璃建材工藝在明清時期取得的卓越成就。”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説。

2013年,隨著市場需求下降以及環保約束趨嚴,琉璃製品廠關停。2017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出臺,提出推進包括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在內的三大文化帶建設。作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一個重要節點,琉璃渠古窯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更加凸顯。

為此,北京決定恢復傳統琉璃生産技藝,打造金隅琉璃文化創意産業園項目。老廠區蝶變為集非遺文化國際交流及展覽、非遺研學、特色餐飲、民宿、文創辦公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創園區。“我們結合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整體佈局,投資約1.9億元,對原有老舊琉璃廠區進行全新的規劃和全面的改造。”項目實施主體北京金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姜英武介紹。

開窯儀式現場,故宮博物院、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門頭溝區政府與北京金隅集團四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故宮博物院古陶瓷、明清官式建築保護研究工作站落戶園區,四方共同開展傳統琉璃燒制技藝的恢復性研究。

“過去,老師傅選料,先要看土的外觀。原料選好後運進窯廠露天堆放,要經三冬兩夏方可使用。”北京市級琉璃燒制技藝傳承人趙長安介紹自己的經驗。為了留住老手藝,園區對16個舊窯進行了保護修繕,運用古法燒制工藝,實現千年琉璃燒造技藝的復原、傳承與研究。園區還建立了琉璃燒造技藝非遺傳承基地,由琉璃燒制技藝非遺傳承人開展教、幫、帶、傳活動。

記者在現場看到,園區內保留了多個傳統的拱券式倒焰窯,窯磚上已烙下厚厚的黑色痕跡和發亮的堆積釉,這是700餘年燒制歷史留下的印記。窯內一坯一坯瓦件成排碼放,還原了燒窯前古法裝窯的流程。琉璃展廳內還展出了眾多瓦件印章、歷史圖片,琉璃瓦擺出的故宮三大殿屋脊造型懸挂在半空。

除傳統古窯外,園區還保留了一口釉燒隧道窯,地面鋪設的軌道和運送窯車也一併保留,同時還增設藝術展陳裝飾。“整個園區也可以説是一座博物館,隨處可以感受傳統琉璃製作工藝。”園區負責人于海燕説。

“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京西千年窯火重燃,這就是讓文物活起來的一個典範。”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説。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21日   第 11 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